实心电线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26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在高频下具有较小电阻值和较低电阻增加速度的实心电线。在实心电线T的结构中,大量单元线S规则混杂。各单元线S重复地延伸到电线的内部和外部,同时绞合方向根据预定区间而变化。因此,所有或大部分单元线彼此交叉,并产生大量的交叉点。这减小了磁力线对单元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高频电流的电阻值以及电阻随频率增加而增大的速度。而且,单元线的规则混杂结构将有利于使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根据编织原理来使大量单元线(unit wire)混杂,从而制造具有实心内部和大量交叉点的实心电线的方法。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单元线”不仅指实心线,而且指通过扭绞大量实心线而获得的绞合线。
技术介绍
电线大致分成实心线和绞合线,各实心线由单个导体构成,而各绞合线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扭绞在一起而获得。绞合线的优点是它比实心线易于弯曲,且它的截面尺寸能够通过改变扭绞在一起的单元线的数目而很容易地进行调节。通常已知的绞合线包括辫编线、聚束线和带状线。通常,当电线用作高频电流的传输线时,缺点是电阻值一直随频率增加。不过,对于绞合线,即使单元线的数目仍保持不变,通过改变单元线的扭绞方式,也可以改变电阻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扭绞在一起而形成的电线,该电线设置成有很小的交流电(AC)导体电阻值,尤其是在高频区域,且该电线设置成使电阻随频率增大而增加的速度较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制成的实心电线,该实心电线的特征在于通过使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形成,因此,各单元线重复地穿过电线的内部延伸,然后在电线的表面部分上延伸。通过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在高频区域具有较低的电阻值,且电阻随频率增加而增大的速度较低。它的详细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如后面所述进行推断。具有上述结构的实心电线通过使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构成,这样,各单元线重复地穿过电线内部延伸,然后在它的表面部分延伸。因此,所有或大部分单元线都彼此交叉。由外部磁力线而在交叉的单元线中感应的电流沿不同方向流动。因此,阻止了电流放大。而且,根据单元线彼此交叉的角度,感应电流可能沿相反方向流动。这时,电流彼此抵消。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构成为具有大量的交叉点。这减小了磁力线对单元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被认为是高频电流的电阻值减小以及电阻随频率增加而增大的速度保持很低值的原因。另一方面,普通绞合线即使在采用相同数目的单元线时也有较小数目的交叉点。而且,在普通绞合线中,相邻单元线可能受到磁力的影响。因此,普通的绞合线不能用于减小高频电流的电阻值或减小电阻的增加速度。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造上述实心电线的方法。也就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使分别缠绕有单元线的大量线筒沿预定轨道运动,同时将单元线从各线筒中抽出,以便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从而制造实心电线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大量保持线筒的线筒载体布置在轨道板上,在该轨道板中形成有引导槽,这样,线筒载体形成多排,通过使线筒载体沿轨道板上的引导槽在预定通路上运动,从而避免线筒载体之间的相互干涉,且在运动步骤中,各线筒载体在引导槽的特定点处执行延迟运动的操作。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有制造上述实心电线的装置。也就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制造实心电线的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线筒载体,各线筒载体保持一个缠绕有单元线的线筒;大量叶轮,各叶轮有多个狭槽,相应线筒载体的引导部分将插入一个狭槽中,该叶轮布置成同步旋转;以及轨道板,在该轨道板中形成有引导槽,以便设定布置在叶轮上的线筒载体的运动通路,其中,插入相应叶轮中的一个狭槽内的线筒载体沿轨道板中的引导槽在预定通路上运动,同时从一个叶轮传送到另一个叶轮,且该装置包括狭槽转变装置,用于在特定叶轮上进行操作,该操作包括使线筒载体从相应叶轮的狭槽中退出和然后使该线筒载体插入同一叶轮的相邻狭槽内。根据该制造方法和装置,线筒载体的运动在引导槽的特定点处被延迟。因此,线筒载体即使在密集布置时,也能够在不相互干涉的情况下沿预定通路运动。这使得构成为具有大量交叉点的实心电线能够机械化制造。机械化使得产品的质量能够很容易地保持稳定。在现有技术中,当线筒载体密集布置时,没有合适的装置能使线筒载体在不相互干涉的情况下运动。因此,很难机械化制造由密集混杂的单元线组成的实心电线。附图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该实心电线的一部分从它的前面看。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实施例的横剖图,其中,该实心电线沿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看。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线筒载体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轨道板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线筒载体和轨道板之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正视图。图7A和7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线筒载体在轨道板上的两个运动通路的正视图。图8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叶轮和推动器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叶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10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叶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裂口移动操作的起始状态的正视图。图1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裂口移动操作中的状态的正视图,其中,线筒载体的引导部分从叶轮中的裂口退出。图13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裂口移动操作中的情况的正视图,其中,保持使线筒载体的引导部分从叶轮中的裂口退出时的状态。图14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裂口移动操作中的状态的正视图,其中,线筒载体的引导部分插入叶轮中的下一个裂口内。图15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裂口移动操作中的状态的正视图,其中,在线筒载体的引导部分已经插入叶轮中的下一个裂口内之后,重新开始线筒载体的运动。图16是轨道板的正视图,表示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线筒载体的运动通路。图17是轨道板的正视图,表示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线筒载体的运动通路的前半部分。图18是轨道板的正视图,表示实心电线的制造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线筒载体的运动通路的其余部分。图19是表示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在高频下测量电阻的增加速度时所测得的结果的曲线图。图20是表示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在高频下电阻的速度增加的测量值的图表。图21是表示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编织密度的实心电线测量在高频下电阻的增加速度时的结果的曲线图。图2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编织密度的实心电线在高频下电阻的增加速度的测量值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2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T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当从前面看时该实心电线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当沿与实心电线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看时该实心电线的横剖图。在这些附图中,在单元线S之间所示的间隙是为了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单元线S的混杂结构。不过,单元线S彼此紧密接触,该间隙非常小。而且,在使用时,该实心电线的表面通常涂覆有合适的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实心电线的特征在于大量单元线S密集地混杂在一起,以便明显增加单元线S彼此相交的点的数目。单元线S的直径和数目可以根据该实心电线T的用途、制造设备的情况等而任意设置。各单元线S可以是由单个导体构成的实心线,或者是通过将单个实心线r扭绞在一起而获得的绞合线,如图2所示。在后一情况,扭绞在一起的实心线的数目可以合适选择。例如可以采用三个、六个或九个实心线。而且,单元线S的材料并不特别限制。铜或铜合金、铝或铝合金或其它已知电线材料都可以采用。图3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制成的实心电线,该电线的特征在于通过使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形成,因此,各单元线重复地穿过电线的内部延伸,然后在电线的表面部分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1-31 023221/20021.一种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制成的实心电线,该电线的特征在于通过使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形成,因此,各单元线重复地穿过电线的内部延伸,然后在电线的表面部分上延伸。2.一种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制成的实心电线,该电线的特征在于通过使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形成,因此,各单元线重复地穿过电线的内部延伸,然后在电线的表面部分上延伸,因此,对于各单元线,各单元线位于电线内部的比例基本等于该单元线位于表面部分上的比例。3.一种通过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而制成的实心电线,该电线的特征在于单元线扭绞在一起,因此,各单元线重复地穿过电线的内部延伸,然后在电线的表面部分上延伸,因此,扭绞方向根据预定区间而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实心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线彼此交叉的角度基本为直角。5.一种通过使分别缠绕有单元线的大量线筒沿预定轨道运动,同时将单元线从各线筒中抽出,以便将大量单元线混杂在一起,从而制造实心电线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大量保持所述线筒的线筒载体布置在轨道板上,在该轨道板中形成有引导槽,这样,线筒载体形成多排,通过使所述线筒载体沿轨道板上的引导槽在预定通路上运动,从而避免线筒载体之间的相互干涉,且在运动步骤中,各线筒载体在引导槽的特定点处执行延迟运动的操作。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美马博志奥山康夫畠山泰典鱼住忠司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