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616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属于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活动压紧板、夹紧螺栓、换热板组、密封胶垫,密封胶垫分为外部密封圈和内部密封条,换热面可以分为流通换热区、两个角孔隔离区和两个角孔流通区,内部密封条只设置在两个角孔隔离区,各角孔隔离区的内部密封条包括角孔密封条和换热密封条,角孔隔离区对应内部密封条形成双道密封面,角孔流通区形成双道支撑面以挤压内部密封条,均匀设置换热板组角孔隔离区和角孔流通区的夹紧距,或者双道密封面和或双道支撑面设置抗变形刚性结构,或者在双道支撑面上设置双道加强圈抵抗相邻角孔隔离区内部密封条的挤压,以此提高换热板的承压能力。高换热板的承压能力。高换热板的承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波纹(金属)换热板组成,板上有四个角孔,供传热的两种液体介质通过,换热板安装在一个有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之间,并用夹紧螺栓夹紧以固定。每张换热板上装有密封胶垫,将相邻换热板之间形成的流体通道密封,并引导流体介质交替的流至各自的通道内,两种流体介质的流体通道分别位于每张换热板的两侧,即它们的流道互相交错间隔的,通过金属换热板进行热交换。
[0003]一些换热工况中,对可拆板式换热器的承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提高可拆板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就要对可拆板式换热器的承压件进行优化改进。其中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可增加厚度或者换用许用应力更高的材料来提升强度。夹紧螺栓可通过增加数量、优化布置、增大直径、换用许用应力更高的材料来满足要求。换热金属板可通过增加厚度来提升强度。
[0004]固定板、活动压紧板一般采用Q235B或者Q345B金属材质,夹紧螺栓一般采用45#或者40Cr材质。固定板、活动压紧板、夹紧螺栓材质价格并不昂贵,采取上述优化改进方案成本可控。换热金属板一般采用304或者316L金属材质,价格昂贵。在一些特殊介质工况中,还需采用254SMO、Ti等材质,成本更加高。若一味地采取增加换热金属板的厚度来提升整体强度,成本会很高,而且增加换热金属板的厚度会降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对于要获得一种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其中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通过增加厚度或者换用许用应力更高的材料来提升强度。夹紧螺栓通过增加数量、优化布置、增加直径、换用许用应力更高的材料来满足要求。而换热金属板则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对其薄弱点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其整体强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主要是从结构设计角度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整体强度,以此适应高压换热工况。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板、活动压紧板、夹紧螺栓、换热板组,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通过夹紧螺栓将换热板组层压在中间,相邻换热板之间构成流体通道,每张换热板的换热面上设置有密封胶垫将所述流体通道密封并引导流体交替的流至各自的流体通道内,每张换热板设置有角孔,流体通过角孔流入和流出各自的流体通道;密封胶垫分为外部密封圈和内部密封条,外部密封圈位于换热面的边缘,换热面可以分为流通换热区、两个角孔隔离区和两个角孔流通区,内部密封条只设置在两个角孔隔离区,让两个角孔隔离区与流通换热区隔离,两个角孔流通区与流通换热区连通,各角孔隔离区的所述内部密封条包括角孔密封条和换热密封条,所述角孔密封条、换热密封条和外部密封圈在所述角孔隔离区隔出角孔隔离区空腔,所述角孔流
通区内的角孔和流通换热区的过渡区域作为角孔空腔流道,在换热板组中相邻两换热板中前一换热板的角孔隔离区空腔与后一换热板的角孔空腔流道位置对应即角孔隔离区空腔和角孔空腔流道互相交错间隔布置,角孔隔离区对应内部密封条形成双道密封面,相邻换热板的角孔流通区形成双道支撑面以挤压内部密封条,均匀设置换热板组角孔隔离区和角孔流通区的夹紧距,或者所述双道密封面和或双道支撑面设置抗变形刚性结构,或者在双道支撑面上设置双道加强圈抵抗相邻角孔隔离区内部密封条的挤压。
[0008]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角孔隔离区空腔与外界连通,将所述角孔密封条或所述换热密封条处发生泄漏而有流体从角孔或流通换热区溢入对应角孔隔离区空腔内时,外界可察觉。
[0009]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角孔隔离区的密封边界成型溢流口,通过所述溢流口将角孔隔离区和外界连通。
[0010]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固定板、活动压紧板与相应的末端换热板间通过末端密封胶垫对对全部角孔四周压紧密封,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角孔设置接口,并在所述接口内设置接口衬套对接角孔,所述接口衬套在所述接口周缘形成翻边,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月亮环,所述月亮环和所述翻边在固定板上的厚度齐平对末端换热板形成的压紧面要覆盖所述角孔隔离区,使换热板在内部密封条处的夹紧距相同;所述活动压紧板与另一末端换热板的设置与所述固定板相同。
[0011]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采用整体垫板来替换多个角孔的月亮环,所述整体垫板同时和全部角孔处的所述翻边接平拼成一整体压紧面,所述末端换热板通过密封胶垫直接压紧在所述整体压紧面上将多个角孔同时密封。
[0012]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抗变形刚性结构是在所述双道密封面和或双道支撑面上压制纵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多层交错波纹结构,波纹深度还要小于1mm且加强筋的波纹深度小于换热板上换热波纹平均深度的1/4。
[0013]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双道加强圈根据材质分为橡胶双道加强圈和金属双道加强圈,所述橡胶双道加强圈的材质与密封胶垫一致,采用点状断续结构,填充在角孔流通区的双道支撑面两侧的支撑筋内侧,且不干涉所述角孔空腔流道中流体流通,所述支撑筋是指为了形成角孔空腔流道而成型在角孔流通区的凸起结构;所述金属双道加强圈的材质与换热板一致,采用连续波纹结构,沿着双道支撑面的延伸方向延伸,支撑在角孔空腔流通所在的间隙中。
[0014]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橡胶双道加强圈是采用若干橡胶块沿着双道支撑面间隔设置的,所述若干橡胶块采用胶粘的方式粘在换热板上。
[0015]作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金属双道加强圈支撑在相邻换热板的双道支撑面之间,支撑高度与相邻换热板双道支撑面之间的间隙厚度相同,使金属双道加强圈能抵住相邻换热板出双道密封面,金属双道加强圈的宽度不大于双道支撑面的宽度,通过点焊固定在换热板上,金属双道加强圈的材料厚度在0.5mm

1mm之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爆炸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板与密封胶垫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口衬套和月亮环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口衬套和整体垫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板组夹紧距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密封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板组中外部密封的层间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板组中内部密封的层间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道密封面和双道支撑面纵向加强筋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层纵向加强筋示意图;
[0026]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三层纵向加强筋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道支撑面上橡胶双道加强圈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橡胶双道加强圈的截面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S型金属双道加强圈在双道支撑面上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板、活动压紧板、夹紧螺栓、换热板组,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通过夹紧螺栓将换热板组层压在中间,相邻换热板之间构成流体通道,每张换热板的换热面上设置有密封胶垫将所述流体通道密封并引导流体交替的流至各自的流体通道内,每张换热板设置有角孔,流体通过角孔流入和流出各自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垫分为外部密封圈和内部密封条,外部密封圈位于换热面的边缘,换热面可以分为流通换热区、两个角孔隔离区和两个角孔流通区,内部密封条只设置在两个角孔隔离区,让两个角孔隔离区与流通换热区隔离,两个角孔流通区与流通换热区连通,各角孔隔离区的所述内部密封条包括角孔密封条和换热密封条,所述角孔密封条、换热密封条和外部密封圈在所述角孔隔离区隔出角孔隔离区空腔,所述角孔流通区内的角孔和流通换热区的过渡区域作为角孔空腔流道,在换热板组中相邻两换热板中前一换热板的角孔隔离区空腔与后一换热板的角孔空腔流道位置对应即角孔隔离区空腔和角孔空腔流道互相交错间隔布置,角孔隔离区对应内部密封条形成双道密封面,相邻换热板的角孔流通区形成双道支撑面以挤压内部密封条,均匀设置换热板组角孔隔离区和角孔流通区的夹紧距,或者所述双道密封面和或双道支撑面设置抗变形刚性结构,或者在双道支撑面上设置双道加强圈抵抗相邻角孔隔离区内部密封条的挤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孔隔离区空腔与外界连通,将所述角孔密封条或所述换热密封条处发生泄漏而有流体从角孔或流通换热区溢入对应角孔隔离区空腔内时,外界可察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孔隔离区的密封边界成型溢流口,通过所述溢流口将角孔隔离区和外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活动压紧板与相应的末端换热板间通过末端密封胶垫对对全部角孔四周压紧密封,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角孔设置接口,并在所述接口内设置接口衬套5对接角孔,所述接口衬套5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君明周浩军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