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9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模块、气室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基座、黑体光源和第一镜片;所述黑体光源和第一镜片均设置在所述光源基座内,所述第一镜片位于所述黑体光源的后方;所述气室模块包括气室基座和气室;所述气室基座为两个;所述气室设置在两个所述气室基座之间,所述气室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室基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基座、第二镜片和红外检测器;所述第二镜片和红外检测器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基座内,所述红外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采用最小死区体积的密封及连接方式,气室拆卸维护方便,并缩短响应时间。短响应时间。短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气体分析技术是一种研究众多、应用广泛的气体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在一定红外光谱范围内杂原子气体的特殊气体振动旋转谱带的共振吸收。每种气体都具有由数量不同的吸收谱带组成的吸收光谱。气体分子对红外线具有特征吸收特性,并遵从Lambert

Beer定律。
[0003]红外气体分析技术主要采用非分散红外线技术(NDIR,Non

dispersiveInfrared),NDIR按实现方法分为微音器、微流量以及基于半导体技术的NDIR红外传感器。随着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发展,NDIR红外传感器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无机械调制装置,采用新型红外传感器及电调制光源,在仪器电路上采用了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使得仪器在体积、功耗、性能、价格上具有以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0004]红外气体检测装置主要为实现NDIR技术,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与稳定性。现有技术中该装置包括:光源模块、气室模块、检测器模块、控温器、密封系统。光源模块用于产生黑体辐射光谱,气室模块用于待测样气的流通,检测器模块用于测量样气吸收后的光谱,控温器用于给检测装置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密封系统用于各个模块模块之间的密封。
[0005]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由于其结构以及密封接头的设计不合理,装置中存有较大的死区体积,待测样品置换时间长,尤其在测量痕量浓度时,死区中的气体很难置换,造成测量结果稳定慢,这些直接影响了“响应时间”指标。
[0006]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待测样品中含有粉尘或油污,造成气室的污染,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采用的是分立元件设计,非模块化设计,气室拆卸清洗难度大,不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采用最小死区体积的密封及连接方式,气室拆卸维护方便,并缩短响应时间。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模块、气室模块和检测模块;
[0009]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基座、黑体光源和第一镜片;
[0010]所述黑体光源和第一镜片均设置在所述光源基座内,所述第一镜片位于所述黑体光源的后方;
[0011]所述气室模块包括气室基座和气室;
[0012]所述气室基座为两个且前后对称设置;
[0013]所述气室设置在两个所述气室基座之间,所述气室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室基座连接;
[0014]所述光源基座与位于前方的所述气室基座连接并与所述气室的前端连通;
[0015]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基座、第二镜片和红外检测器;
[0016]所述检测基座与位于后方的所述气室基座连接并与所述气室的后端连通;
[0017]所述第二镜片和红外检测器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基座内,所述红外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后方。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9]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基座上设置有信号板,所述红外检测器和黑体光源均与所述信号板电性连接。
[0020]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红外检测器后方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信号板电性连接。
[0021]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基座与位于前方的所述气室基座之间压接有第一密封圈。
[0022]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与位于后方的所述气室基座之间压接有第二密封圈。
[0023]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基座的侧端设有第一内卡套接头。
[0024]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基座的侧端设有第二内卡套接头。
[0025]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内设有防静电隔离块。
[0026]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加热块。
[0027]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板与所述检测基座之间压接有第三密封圈。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光源模块、气室模块和检测模块,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各个模块实现自己的零死区体积密封,并且气室模块由于没有镜片的遮挡,方便气室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0033]1、光源模块;11、光源基座;12、黑体光源;13、第一镜片;14、第一内卡套接头;15、加热块;2、气室模块;21、气室基座;22、气室;23、第二内卡套接头;3、检测模块;31、检测基座;32、第二镜片;33、红外检测器;34、温度传感器;35、防静电隔离块;4、信号板;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0035]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模块1、气室模块2和检测模块3;
[0036]所述光源模块1包括光源基座11、黑体光源12和第一镜片13;
[0037]所述黑体光源12和第一镜片13均设置在所述光源基座11内,所述第一镜片13位于所述黑体光源12的后方;
[0038]所述气室模块2包括气室基座21和气室22;
[0039]所述气室基座21为两个且前后对称设置;
[0040]所述气室22设置在两个所述气室基座21之间,所述气室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室基座21连接;
[0041]所述光源基座11与位于前方的所述气室基座21连接并与所述气室22的前端连通;
[0042]所述检测模块3包括检测基座31、第二镜片32和红外检测器33;
[0043]所述检测基座31与位于后方的所述气室基座21连接并与所述气室22的后端连通;
[0044]所述第二镜片32和红外检测器33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基座31内,所述红外检测器33位于所述第二镜片32的后方。
[0045]请参阅图1,所述气室基座21上设置有信号板4,所述红外检测器33和黑体光源12均与所述信号板4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气室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基座、黑体光源和第一镜片;所述黑体光源和第一镜片均设置在所述光源基座内,所述第一镜片位于所述黑体光源的后方;所述气室模块包括气室基座和气室;所述气室基座为两个且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气室设置在两个所述气室基座之间,所述气室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室基座连接;所述光源基座与位于前方的所述气室基座连接并与所述气室的前端连通;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基座、第二镜片和红外检测器;所述检测基座与位于后方的所述气室基座连接并与所述气室的后端连通;所述第二镜片和红外检测器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基座内,所述红外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基座上设置有信号板,所述红外检测器和黑体光源均与所述信号板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伟杰郑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创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