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87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中模和下模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所述下模的顶部安装有导柱和模仁,所述导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下模顶部的四角,所述模仁的数量为若干戈且均匀分布在下模的顶部;所述中模卡合设置在四个导柱之间,且中模的中部设置有中模腔且套设在模仁的外围;所述上模的底部与导柱套接且压盖在中模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组合设计,实现三板模压成型,而且中模易于拆装和定位,方便橡胶圈的脱模,省时省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压是压缩模塑的简称,又称压塑,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或是粗坯,放在加热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再经脱模得制品,常用于制造塑料、塑胶、硅胶和橡胶制品。
[0003]在生产橡胶圈时,也需要用到模压模具,但是常规的模具采用上模和下模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结构不利于橡胶圈的脱模,需要工作人员用手从下模的模腔中将粗胚抠出,较为费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不便,生产效率也有待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中模和下模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
[0006]所述下模的顶部安装有导柱和模仁,所述导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下模顶部的四角,所述模仁的数量为若干戈且均匀分布在下模的顶部;
[0007]所述中模卡合设置在四个导柱之间,且中模的中部设置有中模腔且套设在模仁的外围;
[0008]所述上模的底部与导柱套接且压盖在中模的上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中模的四角均为内凹弧面设计,所述导柱靠近中模的一侧为圆角设计,且与中模的内凹弧面紧密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中模腔的数量与模仁的数量相等,且模仁位于中模腔的中心处。
[0011]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底部安装有与中模腔相适配的压块,压块为圆柱形且中部开设有套孔,所述模仁与套孔插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上模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导孔,所述导柱的顶端与导孔滑动插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内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空腔,所述空腔的顶壁通过螺栓与模仁的底部连接固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组合设计,实现三板模压成型,而且中模易于拆装和定位,方便橡胶圈的脱模,省时省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合模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模;2、中模;3、下模;4、导柱;5、模仁;6、导孔;7、空腔;8、中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上模1、中模2和下模3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
[0023]下模3的顶部安装有导柱4和模仁5,导柱4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下模3顶部的四角,模仁5的数量为若干戈且均匀分布在下模3的顶部;
[0024]中模2卡合设置在四个导柱4之间,且中模2的中部设置有中模腔8且套设在模仁5的外围;
[0025]上模1的底部与导柱4套接且压盖在中模2的上表面。
[0026]中模2的四角均为内凹弧面设计,导柱4靠近中模2的一侧为圆角设计,且与中模2的内凹弧面紧密贴合。
[0027]中模腔8的数量与模仁5的数量相等,且模仁5位于中模腔8的中心处。
[0028]上模1的底部安装有与中模腔8相适配的压块,压块为圆柱形且中部开设有套孔,模仁5与套孔插接,便于橡胶圈的压制成型。
[0029]上模1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导孔6,导柱4的顶端与导孔6滑动插接,便于合模。
[0030]下模3的内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空腔7,空腔7的顶壁通过螺栓与模仁5的底部连接固定,便于模仁5的更换和检修。
[0031]本技术通过上模1、中模2和下模3的组合设计,实现三板模压成型,而且中模2易于拆装和定位,方便橡胶圈的脱模,省时省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1)、中模(2)和下模(3)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所述下模(3)的顶部安装有导柱(4)和模仁(5),所述导柱(4)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下模(3)顶部的四角,所述模仁(5)的数量为若干戈且均匀分布在下模(3)的顶部;所述中模(2)卡合设置在四个导柱(4)之间,且中模(2)的中部设置有中模腔(8)且套设在模仁(5)的外围;所述上模(1)的底部与导柱(4)套接且压盖在中模(2)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圈三板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的四角均为内凹弧面设计,所述导柱(4)靠近中模(2)的一侧为圆角设计,且与中模(2)的内凹弧面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德利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