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泊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538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泊车系统,包括:泊车机器人:包括承重板、升起装置、轮胎夹持装置及行走装置,用于承载并搬运汽车;环境检测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检测节点,设于各个泊车位处,用于检测车辆停放状态;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的泊车位停放信息,并控制泊车机器人将车辆搬运到指定泊车位;自动巡航模块:用于制定泊车机器人到泊车位行进线路,并避开障碍物,实现自动巡航;液压模块:安装于承重板上,用于控制轮胎夹持装置伸出并相互靠近夹紧车辆轮胎,以及控制升起装置抬起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泊车系统能识别泊车位状态,识别车辆信息,搬起车辆,自动规划行进路线,避开障碍物,将车辆停放到指定泊车位,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泊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泊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泊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车辆的生存空间正在进一步受到挤压,经历长时间的拥堵之后,在停车过程中,车主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找寻车位,并且为了节省空间,帮助停放更多的车辆,相邻停车位之间间距狭小,这增大了发生剐蹭的几率。
[0003]尤其是地形比较复杂的小区内,车位分布情况比较分散,车辆数量较多,且部分小区为设定固定停车位,车辆随意停放,造成小区内车辆停放无序。小区业主在停车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停车位,且小区内路况复杂,岔路较多,容易造成车辆不必要地绕路。且为了节省空间,许多停车场推出了机械式车位,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把车挺进这样的停车位比较困难,且非常容易与车位边沿或相邻车位的车辆间发生剐蹭。
[0004]现有的智能泊车装置多为轨道式,需要预先在停车场内铺设轨道,泊车机器人需要沿预设轨道行进到车位位置,进行车辆的停放。预设轨道比较麻烦,成本高,且车位情况复杂,铺设的轨道会造成停车场路况复杂,使泊车时间增加。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泊车系统,使泊车更加方便快捷且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泊车系统,该智能泊车系统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使小区内泊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同时提高安全性,节省成本。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泊车系统,包括:
[0008]泊车机器人:包括承重板、升起装置、轮胎夹持装置及行走装置,所述承重板用于承载并搬运汽车,所述行走装置安装于所述承重板的下侧,用于带动所述承重板行走,所述轮胎夹持装置与所述升起装置一体设置,用于夹紧汽车轮胎,所述升起装置设于所述承重板上,用于带动车辆升降;
[0009]环境检测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检测节点,所述传感器检测节点设于各个泊车位处,用于检测并反馈各泊车位的车辆停放状态;
[0010]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发送的泊车位停放信息,并控制所述泊车机器人将车辆搬运并停放到指定的泊车位上;
[0011]自动巡航模块:用于制定所述泊车机器人到泊车位的行进线路,并控制所述泊车机器人避开障碍物,实现自动巡航;
[0012]液压模块:安装于所述承重板上,用于控制所述轮胎夹持装置伸出并相互靠近夹紧车辆轮胎,以及控制所述升起装置抬起车辆。
[0013]优选地,所述承重板由四块承重板组件通过多个拼接销拼接而成,各个所述承重板组件相互远离的角部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各个所述驱动轮配合组成所述行走装置,用于
带动所述承重板行走。
[0014]优选地,各个所述承重板组件均为大小相同的矩形板件,所述承重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承重板组件的角部,其配合所述驱动轮动作用于带动所述承重板组件移动。
[0015]优选地,所述液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箱、过滤器、液压泵、多组调速阀以及多组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分别与起重液压缸或伸缩液压缸相连接,所述起重液压缸安装于所述升起装置的下方,所述起重液压缸的推杆可顶起所述升起装置,所述伸缩液压缸用于控制所述轮胎夹持装置的伸缩以及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6]优选地,所述轮胎夹持装置收纳于所述升起装置的两侧,可随所述升起装置一起升降,所述轮胎夹持装置包括两个L型的夹爪,所述夹爪可相对于所述升起装置伸出,且两所述夹爪的间距可调节,以夹紧或松开车辆轮胎。
[0017]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检测节点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单片机和信号发射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感应车位停放情况,并由单片机分析后,将结果由信号发射器发出,由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进行接收处理。
[0018]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器、主控单片机和显示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传感器检测节点发送的车位停放状态信息,并控制所述泊车机器人将车辆搬运到指定的车位。
[0019]优选地,所述环境检测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泊车机器人上的无线探测器和CCD摄像头,所述无线探测器用于检测驶入车辆及障碍物,所述CCD摄像头用于识别车辆的车牌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0020]优选地,所述调速阀及所述电磁换向阀均为三组,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起重液压缸为四个,各所述起重液压缸并联后与一组所述电磁换向阀相接,所述伸缩液压缸包括两组,每组数量为两个,分别并联后与一组所述电磁换向阀相接,所述油箱与所述液压泵间还设置有溢流阀。
[0021]优选地,所述泊车机器人还设置有可拆卸充电的蓄电池。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智能化程度高,配备有环境检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及自动巡航模块,能够对需要停放的车辆及车位状态进行识别,找到合适的泊车位,收到泊车指令后,由泊车机器人无人驾驶下,自动规避障碍及规划路线,将车辆搬运到指定车位进行停放;
[0024]2.快捷安全,通过环境检测模块检测车位及车辆停放环境信息来找到合适的泊车位,进行泊车,相比于传统倒车雷达,快捷便利,缩短了停车距离,提高了泊车安全性,有效防止出现剐蹭;
[0025]3.经济适用,能够统计闲暇车位数量,分配车位,提高车位利用率,且优化了泊车路线,无需预设轨道,节省成本;
[0026]4.泊车机器人的承重板拼接而成,其大小可调节,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长度的车辆泊车使用。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智能泊车系统的框架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中泊车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中液压模块的电气原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承重板;2:升起装置;3:轮胎夹持装置;4:行走装置;5:拼接销;6:万向轮;7:油箱;8:过滤器;9:液压泵;10

1:调速阀A;10

2:调速阀B;10

3:调速阀C;11

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A;11

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11

3: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C;12:起重液压缸;13

1:B组伸缩液压缸;13

2:C组伸缩液压缸;14:溢流阀;15: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泊车机器人:包括承重板、升起装置、轮胎夹持装置及行走装置,所述承重板用于承载并搬运汽车,所述行走装置安装于所述承重板的下侧,用于带动所述承重板行走,所述轮胎夹持装置与所述升起装置一体设置,用于夹紧汽车轮胎,所述升起装置设于所述承重板上,用于带动车辆升降;环境检测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检测节点,所述传感器检测节点设于各个泊车位处,用于检测并反馈各泊车位的车辆停放状态;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发送的泊车位停放信息,并控制所述泊车机器人将车辆搬运并停放到指定的泊车位上;自动巡航模块:用于制定所述泊车机器人到泊车位的行进线路,并控制所述泊车机器人避开障碍物,实现自动巡航;液压模块:安装于所述承重板上,用于控制所述轮胎夹持装置伸出并相互靠近夹紧车辆轮胎,以及控制所述升起装置抬起车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由四块承重板组件通过多个拼接销拼接而成,各个所述承重板组件相互远离的角部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各个所述驱动轮配合组成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承重板行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承重板组件均为大小相同的矩形板件,所述承重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承重板组件的角部,其配合所述驱动轮动作用于带动所述承重板组件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箱、过滤器、液压泵、多组调速阀以及多组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分别与起重液压缸或伸缩液压缸相连接,所述起重液压缸安装于所述升起装置的下方,所述起重液压缸的推杆可顶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程义民孙传聪张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