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的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及电池箱,其中,耐高温线束结构包括:玻纤套管,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连通口;多根铁氟龙线,与多个连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每根铁氟龙线均从一个连通口伸出,每根铁氟龙线均固定设置于玻纤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耐高温线束结构,铁氟龙线包括铁氟龙线,焊接难度低,避免了焊接不牢靠或者无法焊接等现象的发生,由于每根铁氟龙线分别从玻纤套管的一个连通口处穿出,将铁氟龙线焊接在铝排上时,即使铁氟龙线的内部金属裸露,相邻的两根铁氟龙线之间也不会接触,避免了铁氟龙线互相接触而导致的短路打火的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电池箱发生燃烧的概率,增加了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及电池箱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的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及电池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对电池系统的强检类测试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储能系统的安全和品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GB36276、UL9540A等认证,其中主要涉及到过充、针刺、热蔓延、跌落等强检类测试要求,电池箱作为电池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其中电池箱内电池模组上方的采集线是连接电芯与BMS通讯的重要枢纽,目前采集线大多数为铁氟龙线,铁氟龙线通过激光焊与电池模组上方的铝排固定连接,铁氟龙线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200℃,目前储能产品强检测试中一项热蔓延测试中温度会高大500℃,一旦铁氟龙线外部的铁氟龙融化,内部的裸铜会裸露,由于采集线本身的电压为24V,一旦裸铜裸露,铁氟龙线互相接触就会发生短路打火,导致电池箱的燃烧,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
[0003]为了解决铁氟龙线内部的裸铜裸露发生短路打火的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采集线束,该新型采集线束的制作材质为镀锡铜,其耐高温性可达500℃,解决了铁氟龙线的耐高温问题,但是在使用时又出现了焊接不牢靠或者无法焊接等问题,大大增加了焊接的时长和焊接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及电池箱,解决了使用材质为镀锡铜的新型采集线束焊接在铝排上时存在的焊接不牢靠或者无法焊接等现象,缩短了焊接时长,降低了焊接难度。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包括:玻纤套管,其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连通口;多根铁氟龙线,多根所述铁氟龙线与多个所述连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每根所述铁氟龙线均从一个所述连通口伸出,每根所述铁氟龙线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玻纤套管。
[0007]作为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玻纤套管包括第一子玻纤套管和至少两个第二子玻纤套管,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玻纤套管均与所述第一子玻纤套管连通,每根所述铁氟龙线均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子玻纤套管和一个所述第二子玻纤套管设置。
[0008]作为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的优选方案,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玻纤套管平行分布。
[0009]作为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的优选方案,至少一根伸出所述玻纤套管的所述铁氟龙线上设有热敏电阻。
[0010]作为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的优选方案,伸出所述玻纤套管的每根所述铁氟龙线上均套设有第一号码管套。
[0011]作为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铁氟龙线通过布基胶带与所述玻纤套管的两端固定连接。
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如图1所示,该耐高温线束包括玻纤套管1和十四根铁氟龙线2,玻纤套管1上设有十四个间隔分布的连通口,十四根铁氟龙线2与十四个连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每根铁氟龙线2均从一个连通口伸出,每根铁氟龙线2均固定设置于玻纤套管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十四根铁氟龙线2由两根铁氟龙线束组成,每根铁氟龙线束均由七根铁氟龙线2组成,每根铁氟龙线2的直径为0.32mm。在其他实施例中,铁氟龙线2的根数及每根铁氟龙线2的直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限定,还可以为其他个数,此时玻纤套管1上连通口的个数与铁氟龙线2的根数相同且两者呈一一对应设置。
[0026]本实施例提供的耐高温线束结构,铁氟龙线束替代了现有的材质为镀锡铜的新型采集线束,焊接难度降低,焊接时长缩短,焊接强度高,避免了焊接不牢靠或者无法焊接等现象的发生,由于每根铁氟龙线2分别从玻纤套管1的一个连通口穿出,玻纤套管1能够达到很好的阻燃和耐高温的效果,提高铁氟龙线2的安全性,将铁氟龙线2焊接在铝排上时,即使铁氟龙线2的内部金属裸露,相邻的两根铁氟龙线2之间也不会接触,避免了铁氟龙线2互相接触而导致的短路打火的现象的发生,从而更好的排除短路引起的测试失败的问题的产生,降低电池箱发生燃烧的概率,增加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
[0027]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纤套管1包括第一子玻纤套管11和两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两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均与第一子玻纤套管11连通,每根铁氟龙线2均依次贯穿第一子玻纤套管11和一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设置,两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平行分布,每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上分别设有七个连通口,七个连通口沿该第二子玻纤套管12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还可以呈一定的夹角设置,第二子玻纤套管12的个数也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两个,还可以为三个或者多于三个,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些子玻纤套管可以平行分布,也可以呈一定的角度设置。
[002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三根伸出玻纤套管1的铁氟龙线2上设有热敏电阻3,该热敏电阻3用于过热保护其所在的铁氟龙线2。在其他实施例中,设有热敏电阻3的铁氟龙线2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三根,还可以是在一根、两根或者多于三根的铁氟龙线2上设有热敏电阻3,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伸出玻纤套管1的每根铁氟龙线2上均套设有第一号码管套4。铁氟龙线2通过布基胶带与玻纤套管1的两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布基胶带以聚乙烯与纱布纤维的热复合为基材并涂高粘度合成胶水,布基胶带是一种粘合力比较大的高粘胶带,具有较强的剥离力和抗拉力,同时具有耐油脂、耐老化、耐温、防水及防腐蚀的特性,该布基胶带能够使铁氟龙线2牢固地粘接在玻纤套管1上,防止铁氟龙线2相对于玻纤套管1产生移位,保证两者的位置相对固定。
[0030]本实例的玻纤套管1的厚度位于0.9mm
‑
1.1mm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玻纤套管1的厚度还可以为其他值,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31]本实施例的铁氟龙线2用于传输电池模组的温度信号和/或电压信号。
[003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如图1所示,该电池箱包括插接件5和本实施例所述的耐高温线束结构,多根铁氟龙线2的同一端均插接在插接件5上。
[003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耐高温线束结构,具有安全性能高、焊接时长短以及铁氟龙线2与铝排焊接牢固的优点。每根铁氟龙线2上均套设有第二号码管套6,第二号码管套6位于插接件5和玻纤套管1之间。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箱还包括标签7,标签7固定在铁氟龙线2上且位于第二号码管套6与玻纤套管1之间,标签7用于标注每根铁氟龙线束的具体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区分两根铁氟龙线束。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纤套管(1),其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连通口;多根铁氟龙线(2),多根所述铁氟龙线(2)与多个所述连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每根所述铁氟龙线(2)均从一个所述连通口伸出,每根所述铁氟龙线(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玻纤套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套管(1)包括第一子玻纤套管(11)和至少两个第二子玻纤套管(12),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玻纤套管(12)均与所述第一子玻纤套管(11)连通,每根所述铁氟龙线(2)均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子玻纤套管(11)和一个所述第二子玻纤套管(1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玻纤套管(12)平行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伸出所述玻纤套管(1)的所述铁氟龙线(2)上设有热敏电阻(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线束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