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81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变频电缆,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包括三根主线芯,三芯成缆后绕包内护套,内护套与三芯间充填有填充料,内护套外置有屏蔽层和外护套,屏蔽层与外护套间置有铠装层,所述的铠装层与屏蔽层间以隔离套分离,通过加设铠装层使电缆径向得到保护,同时铠装层对电磁波屏蔽起到互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是指一种变频电缆
技术介绍
一般1.8/3KV及以下变频电机专用变频电缆,每根绝缘线芯成缆后采用总屏蔽,结构可采用铜丝铜带组合屏蔽、铜丝编织屏蔽、铜带屏蔽、铜丝编织铜带屏蔽等,如中国专利03221286.0、200520075394.3、200520075395.8,该屏蔽方式的电缆可抗电磁感应,接地不良和电源线传导干扰,减小电感,防止感应电动势过大。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存在的不足是变频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径向外力作用,由于都没有设置径向机械保护层,使用中电缆径向易损坏,另外,各相线芯间的电磁干扰还可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径向置有机械保护层的变频电缆,这种径向保护层一方面可抗径向受力,另一方面可加强屏蔽效果,主要创新在于在铜丝铜带等构成的屏蔽层外增设一铠装层作为电缆的径向保护层,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变频电缆,包括三根主线芯,三芯成缆后绕包内护套,内护套与三芯间充填有填充料,内护套外置有屏蔽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屏蔽层与外护套间置有铠装层,所述的铠装层与屏蔽层间以隔离套分离。这种铠装层由镀锌钢带制成,钢带铠装主要是作为电缆的径向机械保护层,同时它也起到附加性总屏蔽作用,特别是钢带铠装和铜丝、铜带屏蔽,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屏蔽材料,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三根主线芯由内至外由导体、绝缘层、分屏蔽层、护套管构成,即在动力线芯绝缘外也加设有屏蔽,每根绝缘线芯屏蔽后挤包护套,再成缆,由于导线的互换性,有更好电磁相容性,对抑制各相动力线芯的电磁干扰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抵消高次谐波中的奇次频率,提高变频电机专用电缆的抗干扰性,减少了整个内部系统中的电磁辐射。本专利技术通过加设铠装层使电缆径向得到保护,同时铠装层对电磁波屏蔽起到互补作用,又通过对三根主线芯加设分屏蔽层和护套,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性,减少了整个内部系统中的电磁辐射。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变频电缆,三根主线芯由内至外由导体1、绝缘层2、分屏蔽层3、护套管4构成,三芯成缆后绕包内护套5,内护套5与三芯间充填有填充料10,内护套5外依次置有屏蔽层6、隔离套7、镀锌钢带铠装层8和外护套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变频电缆,包括三根主线芯,三芯成缆后绕包内护套,内护套与三芯间充填有填充料,内护套外置有屏蔽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屏蔽层与外护套间置有铠装层,所述的铠装层与屏蔽层间以隔离套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变频电缆,包括三根主线芯,三芯成缆后绕包内护套,内护套与三芯间充填有填充料,内护套外置有屏蔽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屏蔽层与外护套间置有铠装层,所述的铠装层与屏蔽层间以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刚陈荣华陈俊忠唐小亚薛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方电缆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