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80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以及驱动装置,下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通道、浮动板,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一凹槽内设有摇废块,摇废块上设置有第三通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摇废块移动,浮动板上设置有定位孔,上模组上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底部设有折弯冲头、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折弯冲头与第一通道上下对应设置,第一压头设于折弯冲头一侧,第二压头与第三通道对应错开设置,上模组上设置有多个导正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连接料片摇断,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效率较高,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冲断折弯及摇断过程中均能对产品进行压紧,有效防止的产品变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摇废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摇废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0003]现有的弹片产品与其上连接的辅助产品的加工方法是:将弹片产品料带贴合到辅助产品料带上表面,使弹片产品与辅助产品贴合,之后通过焊设备将辅助产品与弹片产品焊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冲断模具将焊接在一起的弹片产品与辅助产品进行冲断,由于与辅助产品连接的连接料片(废料片)位于弹片产品的底部,进行冲断时,仅能将连接料片与料带连接位置进行冲断,而不能将连接料片清楚掉,后续需要通过人工将连接料片进行摇断;整个过程操作繁琐,人工使用人多,易使弹片产品变形,致使产品报废,而且效率低,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解决当辅助产品焊接到弹片产品上冲断后,不能将连接料片清楚掉,需要通过人工摇断,效率低、易使弹片产品报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摇废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下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多个贯穿的第一通道、以及两个可以上下浮动的浮动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凹槽内活动设有摇废块,所述摇废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摇废块连接,用于驱动摇废块沿垂直料带移动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模组上设置有贯穿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底部设置有多个折弯冲头、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所述折弯冲头与所述第一通道数量一致,且与其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压头与折弯冲头数量一致,且对应设于折弯冲头一侧,所述第二压头数量与所述第三通道数量一致,且与第三通道对应错开设置,所述上模组上设置有多个导正钉,当上模组与下模组合模,所述导正钉穿过料带上的通孔与所述定位孔一一配合。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组与下模组合模,导正钉穿过料带上的通孔与定位孔一一配合,对料带进行定位,同时第一压头压紧料带上的产品中部,折弯冲头将料带上的连接料片一端从料带上进行冲断,并向下折弯到第一通道内,开模后,浮动板将料带抬升,之后料带向右移动既定距离,使折弯后的连接料片与第三通道上下对应,合模时,第二压头压紧料带产品的一端,折弯后的连接料片伸入到第三通道内,驱动装置驱动摇废块来回移动,将连接料片摇断,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效率较高,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同时,冲断折
弯及摇断过程中均能对产品进行压紧,有效防止的产品变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08]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板、及设置在下模板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框、及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通孔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框与下垫板顶面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下垫板上。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固接在所述下垫板上,其输出端连接的连接块穿过下模板底部的通槽与所述摇废块卡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垫板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有底板。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板上连接有浮动柱,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浮动柱配合的第一浮动通孔,所述下垫板上设有与浮动柱配合的第二浮动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数量与第二浮动通孔一致,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所述浮动柱接触。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座板、上夹板、止挡板和脱料板,所述上模座板固接在所述上夹板的顶部,所述止挡板固接在脱料板的顶部,所述折弯冲头固接在所述上夹板上,所述止挡板上设置有供折弯冲头通过的第一冲头通孔,所述脱料板上固设有镶块,所述镶块上设置有供折弯冲头通过的第二冲头通孔,所述镶块上横向贯穿设有通道槽,所述第一压头固设在所述通道槽底部,所述第二压头和导正钉固设在所述脱料板上,所述上模座板与止挡板通过沉头销钉活动连接,所述上夹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孔,所述止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弹簧孔上下对应的第二弹簧孔,所述第一弹簧孔内设置有另一端置于第二弹簧孔内的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一端与上模座板弹性接触,另一端与脱料板弹性接触。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冲头的底面呈凹字形的平面结构。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头的底部呈弧形凸起状。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头的底部呈平面结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摇废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下模组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下模组与支撑板、底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上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上模组的俯视图;
[0023]图7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上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新型摇废模具的下模组与料带、导正钉、折弯冲头、第一压头、第二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包括:上模组1、下模组2、以及驱动装置3。
[0027]下模组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多个贯穿的第一通道,优选设置四个第一通道;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通道21,优选设置四个第二通道21。
[0028]下模组2包括下模板22、及设置在下模板22下方的下垫板23,下模板22上设置有第一通框221、及多个第一通孔222,下垫板23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通孔222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231,第一通孔222与第二通孔231形成所述第一通道,第一通框221与下垫板23顶面形成所述第一凹槽,第二通道21设置在所述下垫板23上。
[0029]第一凹槽内活动设有摇废块4,摇废块4上设置有与第二通道21连通的第三通道41。
[0030]驱动装置3为气缸或液压缸,优选为气缸,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31与摇废块4连接,用于驱动摇废块4沿垂直料带9移动方向来回移动。进一步,驱动装置3固接在下垫板23上,驱动装置3输出端连接的连接块31穿过下模板22底部的通槽223与摇废块4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下模组、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下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多个贯穿的第一通道、以及两个可以上下浮动的浮动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凹槽内活动设有摇废块,所述摇废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摇废块连接,用于驱动摇废块沿垂直料带移动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模组上设置有贯穿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底部设置有多个折弯冲头、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所述折弯冲头与所述第一通道数量一致,且与其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压头与折弯冲头数量一致,且对应设于折弯冲头一侧,所述第二压头数量与所述第三通道数量一致,且与第三通道对应错开设置,所述上模组上设置有多个导正钉,当上模组与下模组合模,所述导正钉穿过料带上的通孔与所述定位孔一一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板、及设置在下模板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框、及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通孔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框与下垫板顶面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下垫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固接在所述下垫板上,其输出端连接的连接块穿过下模板底部的通槽与所述摇废块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摇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力邓晓辉刘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