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61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箱,其为箱体结构;跑轮组件,其与训练箱相连通,跑轮组件和训练箱之间设有感应器;认知任务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在训练箱的侧壁上;以及控制器,其与跑轮组件、认知任务组件和感应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执行认知运动双重训练任务,并且双重任务的训练数据能够通过实验装置进行耦合分析,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实验效率高、实验结果更加精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控制器预设参数并自动记录实验结果,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物实验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脑部综合征,患者往往出现包括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视觉感知、学习记忆和社会认知判断等两种或多种以上的认知障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和负担。在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是引起痴呆的常见疾病。此外,许多临床和实验室证据都表明,慢性脑缺血也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会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给患者自身造成很大的困扰,也会给患者的家人带来一定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反复的训练对认知功能障碍症状的减轻及延缓症状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研究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机制,有利于提高康复训练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3]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动物进行临床前实验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装置功能单一,特别在多任务联合分析过程中,无法实现自动化运行及监控,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往往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实验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实验动物的训练效果。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从而提高多重任务的研究分析效率、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箱,其为箱体结构;跑轮组件,其与训练箱相连通,跑轮组件和训练箱之间设有感应器;认知任务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在训练箱的侧壁上;以及控制器,其与跑轮组件、认知任务组件和感应器通信连接。
[0007]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认知任务组件包括信号指示单元、操作单元、监测单元和正刺激单元。
[0008]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信号指示单元产生光信号、声音信号或图形信号;操作单元为鼻触、触屏或压杆;监测单元为红外探头或图像采集器;正刺激单元为给食器或滴水器。
[0009]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认知任务组件具有多种任务模式。
[0010]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认知任务组件为探鼻组件,探鼻组件包括:弧形面板,其设置在训练箱的侧壁上;多个孔洞,其设置在弧形面板上,每个孔洞内设有信号灯和红外探头;以及给食器,其向训练对象提供食物作为正刺激。
[001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跑轮组件为电动跑轮,控制器设定跑轮组件的工作参数。
[0012]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跑轮组件设置在训练箱内。
[0013]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跑轮组件设置在训练箱外,跑轮组件与训练箱之间设有通道,感应器设置在通道的两端。
[0014]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通道设有电动门,电动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5]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跑轮组件的直径为45cm,宽度为13cm;跑轮组件的材质为金属、木材或有机玻璃;训练箱的尺寸为60cm
×
40cm
×
60cm;材质为有机玻璃。
[0016]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训练箱设有摄像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装置能够同时执行认知运动双重训练任务,并且双重任务的训练数据能够通过实验装置进行耦合分析,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实验效率高、实验结果更加精细。实验结果显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CCI认知功能障碍应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在改善CCI认知功能障碍的同时,海马cAMP/PKA通路亦被激活,海马中EphrinA3表达增加,已知EphrinA3与其受体激活能够启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
[0019]2.本技术的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器预设参数并自动记录实验结果,操作简单方便。
[0020]3.本技术的装置能够通过更换认知任务组件或改变认知任务组件的任务模式,满足不同任务类型和训练目的。
[0021]4.跑轮组件可以设置在训练箱内部或通过通道连接在训练箱外部,使得运动任务和认知任务之间不必发生人为因素的干涉。
[0022]5.本技术在跑轮组件和认知任务组件之间设置感应器,能够感应到实验动物的进入,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从而更精准地对不同任务下的时长和训练效果进行监测。
[0023]上述说明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

训练箱,20

跑轮组件,30

认知任务组件,31

弧形面板,32

孔洞,33

食物出口,40

通道,50

感应器,51

第一感应器,52

第二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9]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
[0030]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面”、“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物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物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的元件将取向在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物件也可以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且应对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作出相应的解释。
[0031]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两个不同的元件或部位,并不是用以限定特定的位置或相对关系。换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也可以彼此互换。
[0032]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其包括训练箱10、跑轮组件20、认知任务组件30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训练箱10为箱体结构,跑轮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箱,其为箱体结构;跑轮组件,其与所述训练箱相连通,所述跑轮组件和所述训练箱之间设有感应器;认知任务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训练箱的侧壁上;以及控制器,其与所述跑轮组件、所述认知任务组件和所述感应器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知任务组件包括信号指示单元、操作单元、监测单元和正刺激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单元产生光信号、声音信号或图形信号;所述操作单元为鼻触、触屏或压杆;所述监测单元为红外探头或图像采集器;所述正刺激单元为给食器或滴水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知任务组件具有多种任务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知任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维军刘宗建陶雪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工人疗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