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46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依次设置硬质结扎插管、插管软管、动脉插管粗段、压力器软管、压力器;在动脉插管粗段上设置采血支管,采血支管与采血器的管路连接;压力器上设置压力器支管,压力器支管与抗凝剂注射装置连接;在采血支管和压力器支管上分别设置动脉管夹;硬质结扎插管的材料为硬质硅胶;插管软管和压力器软管的材料均为软质硅胶;硬质结扎插管的材料为硬质硅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采血与血压测量同时进行,安全可靠;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实验效率;测量数据准确。数据准确。数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科研和教学实验的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在医药教育和科研动物实验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在医药教育和科研领域中,动物实验常用到直接血压的测量和采血。
[0003]目前塑料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物血压就不能同时采血,采血只能另外血管插管采血。实验动物动脉插管最早期是采用玻璃质动脉插管,采用玻璃质动脉插管成本高、质地脆硬易碎,不好使用。约90年代以后玻璃质动脉插管逐步被塑料动脉插管替代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所以,目前实验动物的动脉插管大都采用塑料质动脉插管。
[0004]随着医药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动物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长期使用塑料质动脉插管的不足和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动脉插管只能直接测量血压不能同时采血,要采血只能采用另外的血管插管,这样增加了实验手术的难度,操作越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其目的是实现采血与血压测量同时进行。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的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包括动脉插管针头;从所述的动脉插管针头开始,依次设置一段硬质结扎插管、插管软管、动脉插管粗段、压力器软管、压力器;所述的动脉插管针头是将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的端部制成尖端。
[0008]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与插管软管通过结扎栓头连接。
[0009]在所述的动脉插管粗段上设置采血支管,所述的采血支管与采血器的管路连接。
[0010]在所述的采血支管上设置动脉管夹。
[0011]所述的压力器上设置压力器支管,所述的压力器支管与抗凝剂注射装置或低粘度硅油注射装置连接。
[0012]在所述的压力器支管上设置动脉管夹。
[0013]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的材料为硬质硅胶。
[0014]所述的插管软管和压力器软管的材料均为软质硅胶。
[0015]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相同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实验动物动脉插管的模拟实验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模拟动物实验,其技术方案是该方法的步骤为:
[0016]1、将动脉插管的主体套上压力器,将采血支管上的动脉管夹关闭;
[0017]2、打开压力器支管上的动脉管夹,通过压力器支管注入抗凝剂生理盐水或低粘度硅油;抗凝剂生理盐水或低粘度硅油灌满整个动脉插管;然后,将压力器支管上的动脉管夹
关闭;
[0018]3、进行动脉插管术结扎并使管内波动的液面平稳一次,描记一段血压,这时在动脉插管近动脉血管端能观察到血液的搏动;
[0019]4、排出抗凝剂生理盐水或低粘度硅油:慢慢打开压力器支管上的动脉管夹,使抗凝剂生理盐水或低粘度硅油慢慢放出,血液也同时慢慢流入动脉插管粗段;在血液灌满动脉插管粗段时用动脉管夹关闭压力器支管;液面平稳一次描记一段血压;
[0020]5、准备采血:慢慢打开采血支管上的动脉管夹进行采血;采血完毕,关闭采血支管上的动脉管夹;液面平稳一次描记一段血压;
[0021]6、再打开压力器支管上的动脉管夹,向压力器支管推注抗凝剂生理盐水或低粘度硅油,将动脉插管粗段血液压回血管原来位置,血液压回血管后不易凝固损伤。
[0022]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采血与血压测量同时进行,安全可靠;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实验效率;测量数据准确。
附图说明
[0023]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为:
[0026]1、硬质结扎插管,2、结扎栓头,3、插管软管,4、动脉插管粗段,5、采血支管,6、压力器软管,7、压力器,8、压力器支管,9、动脉管夹,动脉插管针头,11、压力器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8]本技术的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具体地是常用在实验动物直接测量动脉血压和采血方面。以家兔为例:如图1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其余实验动物根据实验动物的大小具体情况设计实验动物动脉插管的大小。该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包括动脉插管针头10。
[002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采血与血压测量同时进行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验动物动脉插管,从所述的动脉插管针头10开始,依次设置一段硬质结扎插管1、插管软管3、动脉插管粗段4、压力器软管6、压力器7;所述的动脉插管针头10是将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1的端部制成尖端。
[0031]实验动物动脉插管的头部有一段硬质硅胶,即硬质结扎插管1,这是为了方便动脉插管术,其余为软质硅胶材料。
[0032]压力器7通过压力器信号线11与压力表相连接,用于测量血压。
[0033]上述技术方案使动脉插管不仅能直接测量实验动物血压,还能同时采血,使动物实验更为方便。
[0034]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1与插管软管3通过结扎栓头2连接。
[0035]在所述的动脉插管粗段4上设置采血支管5,所述的采血支管5与采血器的管路连接。
[0036]所述的压力器7上设置压力器支管8,所述的压力器支管8与抗凝剂注射装置或低粘度硅油注射装置连接。
[0037]采用低粘度硅油对血液影响更小。
[0038]管头硬质硅胶之后有个动脉插管粗段4和一个采血支管5、一个压力器支管8。压力器支管8供放出、注入抗凝剂,用以调整控制血液流入在动脉插管的位置;采血支管5供采血用。放血时,要求血液流入动脉插管粗段4,并且血液要漫过整个动脉插管粗段4,这样放血就能避免血液与抗凝剂混淆而造成的采血样本量不准。
[0039]在所述的采血支管5和压力器支管8上分别设置动脉管夹9。
[0040]这两个动脉管夹9分别用于根据需要开启和关闭采血支管5和压力器支管8。
[0041]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1的材料为硬质硅胶。
[0042]所述的插管软管3和压力器软管6的材料均为软质硅胶。
[0043]本技术采用硅胶质动脉插管(硅胶管),硅胶质地柔软,使动脉插管更接近血管,因此对血液成份表达的影响较小,具有抗血细胞聚集、抗凝等作用,使动脉插管血液不易凝等优点。
[0044]动脉插管的各部分具体尺寸为:
[0045]硬质结扎插管1的长度为2cm;插管软管3的长度为2cm;动脉插管粗段4的长度为5cm,直径为Φ0.5cm;压力器软管6的长度为3cm。
[0046]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采血与血压测量同时进行,安全可靠;实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包括动脉插管针头(1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的动脉插管针头(10)开始,依次设置一段硬质结扎插管(1)、插管软管(3)、动脉插管粗段(4)、压力器软管(6)、压力器(7);所述的动脉插管针头(10)是将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1)的端部制成尖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结扎插管(1)与插管软管(3)通过结扎栓头(2)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动脉插管粗段(4)上设置采血支管(5),所述的采血支管(5)与采血器的管路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华陈三送陆莹李伟李慧董娟程礼敏吴明彩刘鑫连立凯曾晓龙樊润林严安桂子刚高璐璐王国光郝伟俞婷婷汪全海徐蕾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