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包括底座、罩壳、具有动、静触点的接线座、膜片、压力板、摇板、拉簧、拉板,所述拉板垂直抵靠在摇板上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接线座内而使动、静触点通断。所述动簧片下端面凸设有磁铁座一,所述拉板表面对应向外凸设有磁铁座二,所述磁铁座二上端面凹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磁铁座一穿设到导向通道内且可沿导向通道上下滑移,所述磁铁座一的下端面固定有永磁铁一,所述导向通道的底部固定有永磁铁二,所述永磁铁一与永磁铁二的相对面磁极相同,由此拉板与动簧片之间通过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的磁斥力形成悬浮配合。本结构拉板与动簧片无直接接触也可联动抵推,可避免接触磨损,保证信号输出稳定。号输出稳定。号输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控制器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在水泵上都装设压力控制器,使其在压力达到设定值上限时自动停止工作、压力降到设定值下限时自动启动,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现有的压力控制器包括底座、罩壳、具有动、静触点的接线座、膜片、压力板、摇板、拉簧、拉板,膜片固定在底座内形成感压腔,压力板抵压在膜片上并一端抵靠在接线座上,另一端与接线座抵压有调压机构,摇板铰接在接线座上并通过拉簧连接压力板,拉板抵靠在摇板上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接线座内而使动、静触点通断。当感压腔压力上升,膜片推动压力板翘起,当压力板翘起到一定程度后,拉簧拉动摇板绕铰接点转动,从而推动拉板向上抵推动簧片,使动、静触点分离,断开水泵控制电路。这一过程中,动触点通过动簧片连接在接线座上,拉板直接抵推接触动簧片,长期使用后容易其磨损损坏,从而影响信号的稳定输出,感应不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包括底座、罩壳、具有动、静触点的接线座、膜片、压力板、摇板、拉簧、拉板,所述接线座上固定有动簧片,所述动触点固定在动簧片的一端且位于静触点上方,所述膜片固定在底座内而使得底座与膜片之间形成感压腔,所述压力板抵压在膜片上并一端抵靠在接线座上,另一端与接线座之间抵压有调压机构,所述摇板一端铰接在接线座上,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压力板靠近调压机构的一端,所述拉板垂直抵靠在摇板上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接线座内而使动、静触点通断,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动簧片下端面凸设有磁铁座一,所述拉板表面对应向外凸设有磁铁座二,所述磁铁座二上端面凹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磁铁座一穿设到导向通道内且可沿导向通道上下滑移,所述磁铁座一的下端面固定有永磁铁一,所述导向通道的底部固定有永磁铁二,所述永磁铁一与永磁铁二的相对面磁极相同,由此拉板与动簧片之间通过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的磁斥力形成悬浮配合。
[0007]借由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的磁悬浮作用力来实现拉板与动簧片的联动,当压力到达设定压力值时,拉板沿接线座上移带动与之固定的磁铁座二、永磁铁二同步上移,由于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具有磁斥力,当永磁铁二上移时,磁斥力带动永磁铁一同步上移带动动簧片向上变形,动触点与动触点分离而切断水泵的控制电路。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中,所述调
压机构包括调压弹簧、调压螺钉、调压螺母;所述接线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调压孔,所述调压弹簧一端伸入到调压孔内且另一端抵压在压力板上;所述调压螺钉轴向固定、周向转动地连接在调压孔上,所述调压螺母螺纹连接在调压螺钉上并抵压调压弹簧。可通过旋转调压螺钉带动调压螺母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其对调压弹簧的抵压作用力。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中,所述永磁铁一、永磁铁二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00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中,所述导向通道内壁上凸设有上下延伸的限位条,所述磁铁座一的外壁上对应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嵌设在限位槽内并与之上下滑配。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磁铁座一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偏转,避免感应接触不准,信号输出更为稳定。
[00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中,所述动簧片与磁铁座一、拉板与磁铁座二均一体成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动簧片与拉板之间利用磁悬浮配合结构来取代直接顶触结构实现两者的上下抵推联动,当拉板感压移位时,通过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的磁斥力将位移作用力传递给动簧片,从而实现动静触点的分离、水泵控制电路通断,此过程中拉板与动簧片无直接接触,能有效避免反复接触磨损损坏,保证信号输出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所述拉板与动簧片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0017]图5为磁铁座一、磁铁座二相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参照图1
‑
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包括底座1、罩壳2、具有动、静触点12,11的接线座5、膜片3、压力板4、摇板6、拉簧、拉板10,所述接线座5上固定有动簧片13,所述动触点12固定在动簧片13的一端且位于静触点11上方,所述膜片3固定在底座1内而使得底座1与膜片3之间形成感压腔,所述压力板4抵压在膜片3上并一端抵靠在接线座5上,另一端与接线座5之间抵压有调压机构,所述摇板6一端铰接在接线座5上,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压力板4靠近调压机构的一端,所述拉板10垂直抵靠在摇板6上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接线座5内而使动、静触点12,11通断。所述动簧片13下端面凸设有磁铁座一14,所述拉板10表面对应向外凸设有磁铁座二15,所述动簧片13与磁铁座一14、拉板10与磁铁座二15均一体成型。所述磁铁座二15上端面凹设有导向通道18,所述磁铁座一14穿设到导向通道18内且可沿导向通道18上下滑移,所述磁铁座一14的下端面固定有永磁铁一16,所述导向通道18的底部固定有永磁铁二17,所述永磁铁一16、永磁铁二17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所述永磁铁一16与永磁铁二17的相对面磁极相同,由此拉板10与动簧片13之间
通过永磁铁一16和永磁铁二17的磁斥力形成悬浮配合。
[0020]参照图5,为了保证磁铁座一14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在磁铁座二15内随意偏转,本实施例所述导向通道18内壁上凸设有上下延伸的限位条19,所述磁铁座一14的外壁上对应凹设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条19嵌设在限位槽20内并与之上下滑配。
[0021]参照图1,所述调压机构包括调压弹簧7、调压螺钉9、调压螺母8;所述接线座5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调压孔,所述调压弹簧7一端伸入到调压孔内且另一端抵压在压力板4上;所述调压螺钉9轴向固定、周向转动地连接在调压孔上,所述调压螺母8螺纹连接在调压螺钉9上并抵压调压弹簧7。
[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输出稳定的水泵压力控制器,包括底座、罩壳、具有动、静触点的接线座、膜片、压力板、摇板、拉簧、拉板,所述接线座上固定有动簧片,所述动触点固定在动簧片的一端且位于静触点上方,所述膜片固定在底座内而使得底座与膜片之间形成感压腔,所述压力板抵压在膜片上并一端抵靠在接线座上,另一端与接线座之间抵压有调压机构,所述摇板一端铰接在接线座上,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压力板靠近调压机构的一端,所述拉板垂直抵靠在摇板上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接线座内而使动、静触点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下端面凸设有磁铁座一,所述拉板表面对应向外凸设有磁铁座二,所述磁铁座二上端面凹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磁铁座一穿设到导向通道内且可沿导向通道上下滑移,所述磁铁座一的下端面固定有永磁铁一,所述导向通道的底部固定有永磁铁二,所述永磁铁一与永磁铁二的相对面磁极相同,由此拉板与动簧片之间通过永磁铁一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德,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环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