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21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9
一种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它包括: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痛觉检查针,其特征在于:4个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均设有仿真皮肤、皮下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教育
,确切地说是一种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学中上肢神经损伤,包括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属于神经科疾病,医生常采用痛觉检查来判断有无上肢神经损伤及判断是哪条神经损伤。在医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理论教学,辅以挂图及视频讲解,而技能训练只能到医院在病人身上进行。然而,典型病人太少,近年来由于病人及家属的法律观念的增强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又往往拒绝医学生实习。目前世界医学教育设备中上肢神经损伤检查训练技能训练设备属于空白。由于医学生不能亲自进行实际操作,上肢神经损伤判断检查技术很难掌握,严重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研发一种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仿真模型,用痛觉检查针在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上进行针刺来检查病人的痛觉,损伤的神经的分布区域痛觉必然减退,通过微电脑监测控制器发出语音提示及指示灯的颜色不同,以此判断损伤的上肢神经部位。本成果用于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对医学生和在职医务人员进行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0004]一种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它包括: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痛觉检查针,其特征在于:4个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1、1

2、1

3、1<br/>‑
4)均设有仿真皮肤(2)、皮下组

肌肉层(3)、仿真骨骼(4),仿真皮肤(2)下设置经绝缘层(5)隔离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B1/B2/B3/B4)下层导电金属网公共电极(A),具体制作为第一个模型是正常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1),所述双层导电金属网的下层为公共电极(A),双层导电金属网的上层为导电金属网电极(B

1),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1)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1)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1);第二个模型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2),在正中神经分布区域即手掌桡侧和手指掌面桡侧7/10的仿真皮肤(2)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B

2)与正常神经分布区域即桡神经分布区域(B

3)及尺神经分布区域(B

4)的上层导电金属网(B)之间设置有1mm用于绝缘的间隙(JX),公共电极(A)与导电金属网电极(B

2)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2),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2)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2);第三个模型是桡神经损伤的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3),在桡神经分布区域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B

3)区域与正常神经分布区域即正中神经分布区域(B

2)及尺神经分布区域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B

3)之间设置有1mm的间隙(),公共电极(A)与导电金属网电极(B

3)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3)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3)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3);第四个模型是尺神经损伤的高仿真人体上肢
模型(1

4),在尺神经分布区域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B

4)区域与正常神经分布区域即正中神经分布区域(B

2)及桡神经分布区域(B

3)的上层导电金属网(B)之间设置有1mm的间隙(JX),公共电极(A)与导电金属网电极(B

4)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4)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4)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4);所述微电脑监测控制器是机箱(7)的面板(8)设有电源开关(K)及电源指示灯(L),设有插座(CZ

1、CZ

2、CZ

3、CZ

4),还设置相对应的双色指示灯(L1、L2、L3、L4);机箱(7)内设有直流电源(DC)、语音模块(IC)扬声器(Y);所述痛觉探查针(9)包括针尖(10)笔式针体(11)。
[0005]本技术的优点是:用痛觉检查针在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上进行针刺来检查病人的痛觉,根据微电脑监测控制器发出的痛觉程度的不同语音,和指示灯的颜色不同,以此判断损伤的上肢神经部位。可显著提高医学生和在职医务人员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4条高仿真上肢模型可供四人同时进行技能训练操作,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
[0007]图1 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 为本技术人体上肢手部横断面解剖结构及导电布设置示意图
[0009]图3 为本技术的正常神经人体上肢模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4 为本技术的正中神经损伤的人体上肢模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5 为本技术的尺神经损伤的人体上肢模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6 为本技术的桡神经损伤的人体上肢模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7 为本技术的用痛觉检查针检查痛觉示意图
[0014]图8为本技术的微电脑监测控制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9为本技术的微电脑监测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为本技术的微电脑监测控制电路原理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中高仿真人体手臂模型的皮肤用搪胶或硅橡胶模具成型,皮下组织和肌肉用 PU 发泡制作,骨骼用树脂或塑料制作,其它零部件市场有售。备好各种零部件后根据说明书参照附图装配。先在上肢模具中制作仿真皮肤层(2),然后将仿真手指骨、腕骨及前臂的骨骼等仿真骨骼(4)置于模具中加入PU发泡制作仿真皮下组织

肌肉层(3),取出后按上肢神经分布区域布设双层导电金属网电极()及其绝缘层(3)。第一个模型是正常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1),双层导电金属网的下层为公共电极(A),双层导电布的上层为导电金属网电极(B

1);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1)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1)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1);第二个模型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它包括: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痛觉检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包括4个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1、1

2、1

3、1

4),均设有仿真皮肤(2)、皮下组

肌肉层(3)、仿真骨骼(4),仿真皮肤(2)之下设置经绝缘层(5)隔离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及下层导电金属网公共电极;第一个模型是正常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1),双层导电金属网的下层为公共电极,双层导电金属网的上层为导电金属网电极,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1)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1)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1);第二个模型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2),在正中神经分布区域即手掌桡侧和手指掌面桡侧7/10的仿真皮肤(2)之下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与正常神经分布区域之间,即桡神经分布区域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及尺神经分布区域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之间设置有用于绝缘的1mm间隙,下层导电金属网公共电极与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的上层导电金属网电极分别连接导线(DX)形成电缆线(DL

2),通过该电缆线插头(CT

2)连接微电脑监测控制器的插座(CZ

2);第三个模型是桡神经损伤的高仿真人体上肢模型(1

3),在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猛李文兰孙维艳王尧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东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