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混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04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异形五齿骨架;所述光单元用于传输光信号;所述电单元用于传输电信号,包括四个对绞线对;所述异形五齿骨架具有五个槽位,且各槽位角度不等;其中角度最小的槽位用于放置所述光单元,其余四个槽位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四个对绞线对,所述光单元和所述四个对绞线对围绕所述异形五齿骨架单向绞合,形成缆芯;其中,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不同,所述其余四个槽位的角度大小分别与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相匹配。该方案不仅结构紧凑、稳定、合理,而且可实现最优的数据缆传输性能和光纤的传输性能,满足当前和未来传输需求。满足当前和未来传输需求。满足当前和未来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混合缆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传输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电混合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通信行业一直在持续加快带宽升级,接入网络中LAN接入与光纤接入各约占50%。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为互联网业务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底座;与此同时,创新业务的应用也层出不穷,例如超高清视频、云VR、云游戏、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等,对网络的带宽、时延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驱使着用户对宽带套餐的需求不断向上升级。截止2019年末,国内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4.49亿户,其中百兆和千兆需求的用户数不断上升,接入速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0003]不断升级的带宽带来畅爽的上网体验,但调研发现,很多高带宽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网线本身性能不够,降低了网线应有的承载能力。这在宽带速率较低时,不会造成使用问题;但随着带宽不断提升,网线性能就制约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0004]如何满足LAN接入用户的使用带宽?如何确保LAN用户未来的带宽升级需求?如何让用户在满足现在高带宽的需求下还可以在将来无障碍升级带宽套餐?如何有效减少布线占用空间?这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急需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接入网目前网络带宽需求(传输速率可达1000Mbit)和未来高带宽升级需求(未来传输速率远超过1000Mbit)的家居布线用的光电混合缆,一缆到户,数据电缆满足现阶段高带宽需求,光单元满足未来扩容升级需求,轻松实现电信号和光信号的高效传输,满足全光网入户对高带宽、高速度的传输需求。
[0005]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7]由于网线本身性能不够,降低了网线应有的承载能力,导致很多高带宽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且随着带宽不断提升,大大制约了用户的上网体验,因此急需一种性能优异的光电混合缆来满足当前和未来传输需求。
[0008]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异形五齿骨架;
[0010]所述光单元用于传输光信号;
[0011]所述电单元用于传输电信号,包括四个对绞线对;
[0012]所述异形五齿骨架具有五个槽位,且各槽位角度不等;其中角度最小的槽位用于放置所述光单元,其余四个槽位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四个对绞线对,所述光单元和所述四个对绞线对围绕所述异形五齿骨架单向绞合,形成缆芯;
[0013]其中,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不同,所述其余四个槽位的角度大小分别与
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相匹配。
[0014]优选地,所述光单元包括一根单模光纤2和紧密挤制在所述单模光纤2 外的光纤保护层1。
[0015]优选地,所述单模光纤2采用耐弯曲光纤,具体选用G657A2或G657B3 型号。
[0016]优选地,在所述电单元中,每个对绞线对均对由两根绝缘单线均匀绞合而成,每根绝缘单线包括实芯铜导体6和紧密挤制在所述实芯铜导体6 外的绝缘层7。
[0017]优选地,在所述电单元中,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绝缘直径不同,同一对绞线对中的两根绝缘单线的直径相同。
[0018]优选地,在每个对绞线对中,其中一根绝缘单线采用全色谱识别,另一根绝缘单线采用白色+色条识别。
[0019]优选地,所述缆芯外包设有一层聚酯膜4。
[0020]优选地,所述聚酯膜4外挤制有阻燃护套层3。
[0021]优选地,所述聚酯膜4与所述缆芯之间设有撕裂绳5。
[0022]优选地,在所述异形五齿骨架中,角度最小的槽位对应的两齿顶端均为T字形,以便固定和保护所述光单元
[0023]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技术提供的光电混合缆中设有槽位角度设计不均匀的异形五齿骨架,角度最小的槽位放置光单元,其余四个槽位分别放置电单元中的四个对绞线对,且四个槽位的角度大小分别与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相匹配;光单元和四个对绞线对围绕异形五齿骨架单向绞合形成缆芯。该方案不仅结构紧凑、稳定、合理,而且可实现最优的数据缆传输性能和光纤的传输性能,布线方便、快捷,使用时操作简单,一缆一次布线,既可满足现在的LAN局域网百兆、千兆入户,也可为将来更高的带宽需求——实现网络终端的全光网、高带宽做好布线备份;适宜用于智能家居布线、高端写字楼、商业区布线。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单元中对绞线对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形五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

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2]为满足当前和未来传输需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的光电混合缆,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光单元A、电单元和异形五齿骨架B。所述光单元A用于传输光信号;所述电单元包括四个对绞线对C,用于传输电信号;所述异形五齿骨架B具有五个槽位,且各槽位角度不等,角度最小的槽位用于放置所述光单元A,其余四个槽位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四个对绞线对C,所述光单元A和所述四个对绞线对C 围绕所述异形五齿骨架B单向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外包设有一层聚酯膜4,所述聚酯膜4外挤制有一层阻燃护套层3,所述聚酯膜4与所述缆芯之间还设有一根撕裂绳5。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
[0034]结合图1和图2,所述光单元A包括一根单模光纤2和紧密挤制在所述单模光纤2外的光纤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异形五齿骨架;所述光单元用于传输光信号;所述电单元用于传输电信号,包括四个对绞线对;所述异形五齿骨架具有五个槽位,且各槽位角度不等;其中角度最小的槽位用于放置所述光单元,其余四个槽位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四个对绞线对,所述光单元和所述四个对绞线对围绕所述异形五齿骨架单向绞合,形成缆芯;其中,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不同,所述其余四个槽位的角度大小分别与所述四个对绞线对的对绞节距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包括一根单模光纤(2)和紧密挤制在所述单模光纤(2)外的光纤保护层(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光纤(2)采用耐弯曲光纤,具体选用G657A2或G657B3型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单元中,每个对绞线对均对由两根绝缘单线均匀绞合而成,每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云丽杨岚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睿特富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