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0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包括背板;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背板上;两组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且分别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固定在所述滑轨组件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下压板和层压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施加的力能够均匀传递到压板上,保证层压效率和效果,能够有足够的力按压地板样品,保证地板样品的粘贴结实度,保证宣传册的质量。保证宣传册的质量。保证宣传册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压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地板样品块与纸板精准结合,具体是一种层压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板宣传册上粘贴很多个地板的不同样式,能够给客户一目了然的了解地板的样式款式。宣传册上的地板款式一般是小块的地板样品粘贴的,目前,粘贴地板样品是人工粘贴,粘贴时需要人工用力按压,才能粘贴结实,一旦人工用力不足,就会出现掉落的现象,影响宣传册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层压模组结构,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施加的力能够均匀传递到压板上,保证层压效率和效果,能够有足够的力按压地板样品,保证地板样品的粘贴结实度,保证宣传册的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包括
[0005]背板;
[0006]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0007]两组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且分别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
[0008]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固定在所述滑轨组件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0009]下压板和层压底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轨组件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导板,所述导板的另一端朝向下设置且该端部固定有压头座板,所述压头座板的下方固定有两个压板连接板,所述下压板固定在所述压板连接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板成L型,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压头座板分别固定在L型的两个端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板连接板呈等腰梯形,所述压头座板固定在所述梯形的上底,所述下压板固定在所述梯形的下底。
[00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压板连接板之间固定有加强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呈L型,L型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0016]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组件包括轨道和滑动设于所述轨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板的尺寸小于所述层压底板的尺寸。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9]1、本技术设置背板,且背板位于层压底板的上方,使得整个施加压力的过程中,力是从上向下传递的,保证施加到地板样品上的压力施加准确,减小消耗;
[0020]2、本技术设置驱动组件,利用丝杆、螺纹块,带动下压组件进行上下升降运动,能够方便的带动下压板升起和下落,使用方便;
[0021]3、本技术设置滑轨组件,减小下压组件升降过程中的摩擦力,也保证运动的直线性;
[0022]4、本技术设置等腰梯形的压板连接板,能够将上方的里均匀的传递到下压板上,保证下压板的施加力是均匀的,保证层压均匀,保证地板样品粘贴结实。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模组侧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模组立体图;
[0025]图3是驱动组件安装示意图;
[0026]图4是下压组件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模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层压模组结构4,包括
[0032]背板41;
[0033]驱动组件42,驱动组件42固定在背板41上;
[0034]两组滑轨组件43,滑轨组件43安装在背板41上,且分别设于驱动组件42的两侧;
[0035]下压组件44,下压组件44固定在滑轨组件43上且与驱动组件42固定连接;
[0036]下压板45和层压底板46。
[0037]驱动组件42带动着下压组件44做升降运动,下压组件44沿着滑轨组件43做直线升降运动减小摩擦力保证运动的直线性,下压板45随着下压组件44上下运动与层压底板46配合实现层压。
[0038]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42包括驱动装置4201,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201采用电机,驱动装置4201通过安装座4202固定在背板41上端,驱动装置4201驱动连接有丝杆4203,丝杆4203上端通过轴承穿设在安装座4202上、下端通过轴承座4206设置在背板41的下部,丝杆4203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4204,升降块4204上固定有安装板4205,安装板4205固定连接连接板4402。电机驱动丝杆4203转动,从而在螺纹的作用下使得升降块4204做升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板4205上下运动。
[0039]进一步地,安装板4205呈L型,L型的一端固定连接升降块4204,另一端固定连接下压组件44的连接板4402,保证两端的连接都是稳定的,加强稳定性。
[0040]进一步地,滑轨组件43包括轨道4301和滑动设于轨道4301上的滑块4302,轨道4301 固定在背板41上,滑块4302固定连接下压组件44的连接块4401,能够保证下压组件44 的直线运动,减小摩擦力。
[0041]如图4所示,下压组件44包括两个连接块4401,两个连接块4401分别固定在两个滑轨组件43的滑块4302上;两个连接块4401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402,连接板4402上固定有两个导板4403,导板4403的另一端朝向下设置且该端部固定有压头座板4404,压头座板 4404的下方固定有两个压板连接板4406,下压板45固定在压板连接板4406上。
[0042]进一步地,导板4403成L型,连接板4402和压头座板4404分别固定在L型的两个端部,使得下压板的施加力方向是向下的,实现层压。
[0043]进一步地,压板连接板4406呈等腰梯形,压头座板4404固定在梯形的上底,下压板45 固定在梯形的下底,压板连接板4406设置成等腰梯形,能够将上方的里均匀的传递到下压板45上,保证下压板45的施加力是均匀的,保证层压均匀。
[0044]进一步地,两个压板连接板4406之间固定有加强板4405,加强整体的强度,也能够进一步均匀力的传递。
[0045]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下压板45的尺寸小于层压底板46的尺寸。
[0046]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41);驱动组件(42),所述驱动组件(42)固定在所述背板(41)上;两组滑轨组件(43),所述滑轨组件(43)安装在所述背板(41)上,且分别设于所述驱动组件(42)的两侧;下压组件(44),所述下压组件(44)固定在所述滑轨组件(43)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42)固定连接;下压板(45)和层压底板(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44)包括两个连接块(4401),两个所述连接块(4401)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轨组件(43)上;两个所述连接块(4401)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402),所述连接板(4402)上固定有导板(4403),所述导板(4403)的另一端朝向下设置且该端部固定有压头座板(4404),所述压头座板(4404)的下方固定有两个压板连接板(4406),所述下压板(45)固定在所述压板连接板(440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4403)成L型,所述连接板(4402)和所述压头座板(4404)分别固定在L型的两个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层压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连接板(4406)呈等腰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航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钰隆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