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82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电源模块、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为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同时与外部主控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外部主控模块的数字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个数字信号逻辑转换芯片,将外部主控模块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PLC的模块电源和强电控制部分设置在一起,科学合理,性能优越,而且体积大大减小。积大大减小。积大大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的设备需要用到PLC控制技术。现有的PLC模块的电源及强电控制部分是分开的,性能不够好,而且体积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化程度高、性能好的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电源模块、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为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同时与外部主控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外部主控模块的数字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个数字信号逻辑转换芯片,将外部主控模块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控制信号。
[0005]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6]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还包括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由所述电源模块供电,用于与外部扩展板电连接。
[0007]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中设置由反向续流二极管,用于在继电器断开时保护继电器。
[0008]所述继电器电路中设置有用于端口保护的压敏电阻。
[0009]所述第三连接器中设置有四个滤波电阻。
[00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PLC的模块电源和强电控制部分设置在一起,科学合理,性能优越,而且体积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0011]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3]图2为电源模块电路图。
[0014]图3为第一连接器的电路图。
[0015]图4为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0016]图5为继电器驱动电路图。
[0017]图6为继电器电路图。
[0018]图7为第二连接器的电路图。
[0019]图8为第三连接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3](实施例1)
[0024]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电源模块、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所述电源模块为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同时与外部主控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外部主控模块的数字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个数字信号逻辑转换芯片,将外部主控模块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器由所述电源模块供电,用于与外部扩展板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中设置由反向续流二极管,用于在继电器断开时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电路中设置有用于端口保护的压敏电阻。所述第三连接器中设置有四个滤波电阻。
[0025]见图1,电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220V交流转换为5V直流以及24V直流,5V直流供本实施例的其他模块使用,24V直流则给外部其他模块供电。输入端为零线火线和地线,F1位保险丝,与NR1,NR2,NR4,NR5构成雷击保护电路,将外部高压嵌位吸收,保护电源模块。安规X电容C1,Y电容C10、C11,共模电感L1组成干扰抗干扰保护电路,其中C1与L1组成差模干扰抑制电路,C10,C11,L1组成共模干扰抑制电路。RC1为整流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TH1为热敏电阻,抑制上电瞬间浪涌电流。C2为初级储能电容,为其后电压变换电路提供较为稳定的母线电压。母线电压通过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3,ZD4,ZD5连接至电源控制芯片高压启动引脚HV,由内部恒流源通过引脚VCC向芯片供电电容C4充电,ZD1问稳压二极管,防止芯片电源引脚超标。R1电阻用于限制通过ZD3,ZD4,ZD5各稳压二极管电流,同时通过ZD3,ZD4,ZD5稳压二极管,当母线电压低于限值时,芯片电源电容C4,将不会被充电,控制芯片PWM输出也不会工作。当母线电压大于最低限值时,C4充电,电压上升。当C4电压升高至PWM启动电压上限时,内部恒流源中断,PWM控制器开始工作,Drv脚输出PWM控制信号,经电阻R5驱动MOS管Q1,控制MOS管通断。Drv输出高电平时,驱动电流经R5至MOS管控制脚,其电压快
速上升,MOS管导通,Drv输出低电平时使MOS管控制引脚经二极管D2快速放电,MOS关断。当MOS导通时,母线电流经变压器初级,MOS,及电阻R17、R18、R19,返回至初级储能电容C2,当MOS管关断,经变压器转换,初级能量转移至次级输出绕组及辅助绕组。MOS管导通时,二极管D3,D50,RC50反向截止,MOS管关断时电流经二极管D3,D50,RC50分别向对应电容充电。部分未能从初级转换至次级或辅助绕组的能量经二极管D1,向C3充电,并有部分返回电压母线,稳定后未能返回母线能量由电阻R4消耗。电源控制芯片PWM输出开始工作后,高压引脚内部恒流源停止工作,电源控制芯片Vcc引脚电压开始下降,此时由于电压转换开始工作,辅助绕组将通过二极管D3及电阻R8向电容C4充电,在Vcc引脚电压下降至PWM启动电压下限之前,如果能建立稳定的输出电压,及辅助绕组能稳定的为Vcc引脚提供工作电压,电源控制芯片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输出端存在异常状态即输出过载或输出短路时,即输出端不能建立稳定的电压,Vcc电压持续下降至PWM启动电压下限之下时,PWM输出停止,同时芯片进入待机状态并持续一段时间,然后高压引脚连接的内部恒流源开始工作,为C4充电,当Vc引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电源模块、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为第一连接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供电;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同时与外部主控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外部主控模块的数字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个数字信号逻辑转换芯片,将外部主控模块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模块电源及强电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鋆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