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68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它包括芯轴内套和金属外套,芯轴内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端部,安装端部内部均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端部内侧均设置有过渡连接部,过渡连接部内侧设置有凹球形中部,凹球形中部内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弹簧,凹球形中部外周设置有蜗杆式旋合齿,凹球形中部外侧设置有金属外套,金属外套内部对应蜗杆式旋合齿处设置有蜗杆式旋合槽,蜗杆式旋合槽外侧设置有橡胶内套,橡胶内套内部上下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刚性止挡,橡胶内套外侧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刚度比小且可调节范围广的优点。比小且可调节范围广的优点。比小且可调节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


[0001]本技术机车车辆连接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对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牵引悬挂元件中有许多既承受直线作用力又承受扭矩的关节部件,目前多采用橡胶关节,利用橡胶的多方向形变和弹力,承受直线作用力和扭矩,产生扭转和扭摆变形,使其不仅具有柔性联接作用,而且还具有缓冲振动冲击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橡胶关节存在使用寿命短、通过迫使金属外套产生一定的变形来调节径向与轴向的刚度比,较为麻烦,而且可调节范围局限性较大;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刚度比小且可调节范围广的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刚度比小且可调节范围广的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它包括芯轴内套和金属外套,所述的芯轴内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端部,所述的安装端部内部均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的安装端部内侧均设置有过渡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内侧设置有凹球形中部,所述的凹球形中部内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弹簧,所述的凹球形中部外周设置有蜗杆式旋合齿,所述的凹球形中部外侧设置有金属外套,所述的金属外套内部对应蜗杆式旋合齿处设置有蜗杆式旋合槽,所述的蜗杆式旋合槽外侧设置有橡胶内套,所述的橡胶内套内部上下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刚性止挡,所述的橡胶内套外侧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孔。
[0005]所述的蜗杆式旋合齿与蜗杆式旋合槽沿轴向相互旋合装配连接。
[0006]所述的刚性止挡为锥台状结构。
[0007]所述的橡胶弹簧为圆角“V”形结构。
[0008]所述的安装通孔为螺纹通孔。
[0009]所述的橡胶内套与金属外套为硫化一体式结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机车车辆所使用的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在使用中,凹球形中部上的蜗杆式旋合齿与金属外套内的蜗杆式旋合槽沿轴向相互旋合装配连接,进而芯轴内套与金属外套装配连接,然后在高压模具中注入橡胶内套并使橡胶内套与金属外套硫化成一体,蜗杆式旋合齿、蜗杆式旋合槽结构使得芯轴内套与金属外套的粘合面积增加,大大提高了可靠性,而且蜗杆式旋合齿、蜗杆式旋合槽是轴向过盈的装配方式,具有轴向自锁功能,可以保证本装置即使在橡胶内套出现裂纹甚至破坏的情况下,芯轴内套也不会从金属外套中脱离而造成事故,更加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采用蜗杆式旋合
齿与蜗杆式旋合槽沿轴向相互旋合装配连接方式,当在其承受轴向载荷时,橡胶内套也受到一定的压缩力,具有较大的轴向刚度,在承受径向载荷时,橡胶内套也承受一定的剪切力,具有相对较小的径向刚度及较小的径/轴刚度比,可通过调节蜗杆式旋合齿的齿数与蜗杆式旋合槽的槽数,可有效调节径/轴刚度比,调节范围广,贯通孔有效降低橡胶关节在受载方向上的拉应变,同时减少了橡胶内套的体积,增加了橡胶内套的自由面,有效的解决了橡胶内套鼓出的现象,降低了橡胶内套的应力,锥台状的刚性止挡可以在载荷较大时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凹球形中部既能承受径向或轴向载荷,又能承受扭转和扭摆载荷,圆角“V”形橡胶弹簧能提供垂、衡、纵三向刚度,控制横向、纵向摆动,提供适宜的牵引力,能有效的降低磨耗,隔离噪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刚度比小且可调节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的正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1、芯轴内套
ꢀꢀ
2、金属外套
ꢀꢀ
3、安装端部
ꢀꢀ
4、安装通孔
ꢀꢀ
5、过渡连接部
ꢀꢀ
6、贯通孔
ꢀꢀ
7、橡胶内套
ꢀꢀ
8、刚性止挡
ꢀꢀ
9、蜗杆式旋合槽
ꢀꢀ
10、凹球形中部
ꢀꢀ
11、蜗杆式旋合齿
ꢀꢀ
12、定位块
ꢀꢀ
13、橡胶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4所示,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它包括芯轴内套1和金属外套2,所述的芯轴内套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端部3,所述的安装端部3内部均设置有安装通孔4,所述的安装端部3内侧均设置有过渡连接部5,所述的过渡连接部5内侧设置有凹球形中部10,所述的凹球形中部10内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12,所述的定位块12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弹簧13,所述的凹球形中部10外周设置有蜗杆式旋合齿11,所述的凹球形中部10外侧设置有金属外套2,所述的金属外套2内部对应蜗杆式旋合齿11处设置有蜗杆式旋合槽9,所述的蜗杆式旋合槽9外侧设置有橡胶内套7,所述的橡胶内套7内部上下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刚性止挡8,所述的橡胶内套7外侧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孔6。
[0019]本技术为机车车辆所使用的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在使用中,凹球形中部10上的蜗杆式旋合齿11与金属外套2内的蜗杆式旋合槽9沿轴向相互旋合装配连接,进而芯轴内套1与金属外套2装配连接,然后在高压模具中注入橡胶内套7并使橡胶内套7与金属外套2硫化成一体,蜗杆式旋合齿11、蜗杆式旋合槽9结构使得芯轴内套1与金属外套2的粘合面积增加,大大提高了可靠性,而且蜗杆式旋合齿11、蜗杆式旋合槽9是轴向过盈的装配方式,具有轴向自锁功能,可以保证本装置即使在橡胶内套7出现裂纹甚至破坏的情况下,芯轴内套1也不会从金属外套2中脱离而造成事故,更加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采用蜗杆式旋合齿11与蜗杆式旋合槽9沿轴向相互旋合装配连接方式,当在其承受轴向载荷时,橡胶内套7也
受到一定的压缩力,具有较大的轴向刚度,在承受径向载荷时,橡胶内套7也承受一定的剪切力,具有相对较小的径向刚度及较小的径/轴刚度比,可通过调节蜗杆式旋合齿11的齿数与蜗杆式旋合槽9的槽数,可有效调节径/轴刚度比,调节范围广,贯通孔6有效降低橡胶关节在受载方向上的拉应变,同时减少了橡胶内套7的体积,增加了橡胶内套7的自由面,有效的解决了橡胶内套7鼓出的现象,降低了橡胶内套7的应力,锥台状的刚性止挡8可以在载荷较大时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凹球形中部10既能承受径向或轴向载荷,又能承受扭转和扭摆载荷,圆角“V”形橡胶弹簧13能提供垂、衡、纵三向刚度,控制横向、纵向摆动,提供适宜的牵引力,能有效的降低磨耗,隔离噪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它包括芯轴内套和金属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内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端部,所述的安装端部内部均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的安装端部内侧均设置有过渡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内侧设置有凹球形中部,所述的凹球形中部内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弹簧,所述的凹球形中部外周设置有蜗杆式旋合齿,所述的凹球形中部外侧设置有金属外套,所述的金属外套内部对应蜗杆式旋合齿处设置有蜗杆式旋合槽,所述的蜗杆式旋合槽外侧设置有橡胶内套,所述的橡胶内套内部上下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刚性止挡,所述的橡胶内套外侧上下两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瑞国马志强徐浩王三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天源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