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灭菌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262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灭菌新风系统,包括外壳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风道;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机连接架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风机连接架上设置有LED灭菌灯;所述外壳的前方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进风口的风机连接架上设置LED灭菌灯把细菌在进风口处将它杀死,保证空气的质量安全;通过设置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在控制电路模块的作用下,根据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湿度、CO2浓度和PM2.5浓度控制风机的转速和LED灭菌灯照射强度,实现多功能智能化控制;同时还可以与移动终端互联,实现无线互联互控。现无线互联互控。现无线互联互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灭菌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
,特别是涉及可灭菌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新风系统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全热交换类,主要功能是对空气进行热交换,维持室内温度在一定水平;二,深度净化类,主要功能是将空气进行深度净化,保证新风的空气质量。
[0003]目前的新风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现智能联网,并且无灭菌杀毒功能,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可灭菌新风系统,通过在进风口的风机连接架上设置LED灭菌灯把细菌在进风口处将它杀死,保证空气的质量安全;通过设置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在控制电路模块的作用下,根据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湿度、CO2浓度和PM2.5浓度控制风机的转速和LED灭菌灯照射强度,实现多功能智能化控制;同时还可以与移动终端互联,实现无线互联互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可灭菌新风系统,包括外壳和电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外壳内位于风道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放置区;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位于放置区内;
[0007]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机连接架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风机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出光口朝向进风口的LED灭菌灯;
[0008]所述外壳位于进风口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位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前方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温湿度电路模块、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电路模块、PM2.5浓度测量电路模块、无线电路模块和风机驱动电路模块;
[0010]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温湿度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与PM2.5浓度测量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与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风机与风机驱动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电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移动终端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放置区内还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电路控制模块和LED灭菌灯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风道内从进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换热管组和过滤层。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有进风栅格和出风栅格。
[0014]优选的,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
[0015]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进风口上均设置有风机、风机连接架和LED灭菌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该技术通过在进风口的风机连接架上设置LED灭菌灯,把细菌在进风口处将它杀死,保证空气的质量安全。
[0017]2、通过设置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把环境中的温湿度、CO2浓度和PM2.5浓度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在控制电路模块的作用下,根据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湿度、CO2浓度和PM2.5浓度控制风机的转速和LED灭菌灯照射强度,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新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营造更好的空气环境,实现多功能智能化控制。
[0018]3、通过设置无线电路模块与移动终端无线互联,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接收或控制该新风系统,实现远程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图之一;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图之二;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中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电路控制模块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0025]其中:外壳1、电路控制模块2、进风口11、出风口12、风道3、放置区4、风机5、风机连接架51、LED灭菌灯6、继电器7、换热管组8、过滤层9、单片机21、温湿度电路模块22、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电路模块23、PM2.5 浓度测量电路模块24、无线电路模块25、风机驱动电路模块26、温湿度传感器100、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120、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130、液晶显示屏140、进风栅格150、出风栅格1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0]可灭菌新风系统,包括外壳1和电路控制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12;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连通的风道3;所述外壳1内位于风道3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放置区4;所述电路控制模块2位于放置区内;
[0031]所述进风口11的内侧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通过风机5连接51架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风机连接架5上设置有若干个出光口朝向进风口的LED灭菌灯6;通过设置LED灭菌灯6可以把细菌在新风进风口处杀死,保证空气的质量安全,起到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
[0032]所述外壳1位于进风口1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00;所述外壳位1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120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130;所述外壳1的前方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40;所述液晶显示屏140与电路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
[0033]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控制模块2包括单片机21、以及与单片机21电性连接的温湿度电路模块22、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电路模块232、PM2.5浓度测量电路模块24、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灭菌新风系统,包括外壳和电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外壳内位于风道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放置区;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位于放置区内;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机连接架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风机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出光口朝向进风口的LED灭菌灯;所述外壳位于进风口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位于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PM2.5浓度测量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前方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灭菌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温湿度电路模块、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电路模块、PM2.5浓度测量电路模块、无线电路模块和风机驱动电路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温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楠黄浩辉段紫媛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