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育秧盘。它包括空心杯体和连接空心杯体的连接膜片(1),所述连接膜片(1)将所述各空心杯体上部边缘连接为一体,所述空心杯体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所述空心杯体底部设有排水孔(23),所述各空心杯体交错排列,所述空心杯体由连接为一体的圆台(22)和正棱台(21)构成,所述正棱台(21)位于所述圆台(22)上部,所述连接膜片(1)上空心杯体均为完整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的育秧盘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培养土板结率、提高发芽率、成本低的育秧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育秧苗盘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育秧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育秧盘是由塑料片热塑成型,其是由多个育苗空心杯体和将 各育苗空心杯体上部连接为一体的的连接膜片构成,在育苗空心杯体下 部设有排水孔,空心杯体为圆台形杯体,杯体的上部尺寸大于杯体下部 的尺寸。这样的育秧盘由于空心杯体的形状为圆台形状,杯体的杯壁比 较光滑,培养土因自身重力的影响沿光滑的杯壁向下滑落,培养土的板 结率较高,种子不易发芽,而且培养土的透气性降低,不利于种子育苗 成功。而且由于圆弧形侧壁抗压强度不高,杯体容易损坏,造成不必要 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培养土板结率低、育苗发芽率 高的育秧盘,该育秧盘不易损坏,可以降低育苗的成本。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育秧盘,包括空心杯体和连接空心杯体的 连接膜片,所述连接膜片将所述各空心杯体上部边缘连接为一体,所述 空心杯体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所述空心杯体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 各空心杯体交错排列,所述空心杯体由连接为一体的圆台和正棱台构成, 所述正棱台位于所述圆台上部,所述连接膜片上空心杯体均为完整杯体。本技术的改进的育秧盘还可以是所述正棱台下表面横截面正多边形外接于所述圆台上表面的圆形横 截面。所述正棱台与所述圆台的高度比为l. 5 3。 所述正棱台(21)与所述圆台(22)的高度比为2。 所述各空心杯体之间有间隔。 所述正棱台为正六棱台。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相邻杯体呈蜂巢式排列,相互邻接的三个杯体 之间间隔为三角形或丫形。 所述正棱台为正八棱台。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相邻杯体呈蜂巢式排列,相互邻接的三 个杯体之间间隔为三角形。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育秧盘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由于空心杯体由连接为一体的圆台和正棱台构成,正棱台位于圆 台的上部,连接膜片连接各杯体正棱台的上部边缘,正棱台的各棱边充 当加强筋,各棱边处应力集中,保证培养土不易滑落至杯底,降低培养 土的板结率,提高种子发芽率,进而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同时,由于空 心杯体为交错排列且全部空心杯体均为完整的杯体,使得整体连接膜片 边缘处有较大空隙,方便进行取放整个育秧盘。2. 更进一步由于正棱台下表面横截面外接于圆台上表面的圆形横截 面,这样,杯体内的培养土成型后上大下小,而且在上部正棱台下部形 成台阶,进一步阻止培养土下滑,降低培养土的板结率,提高培养土的 透气性,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培育好的秧苗在拔出时没有阻碍, 更容易拔出、使用更方便。3. 上部为正六棱台的相邻杯体呈蜂巢式排列,相互邻接的三个杯体 之间间隔为三角形或丫形,提高单位面积内杯体设置的数量,节省空间, 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的出芽率。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实施例的主视图2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图1中A部放大图3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图1中A部左视图4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图3中B部剖视图5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另一实施例局部主视图;图6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另一实施例局部左视图;图7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又一实施例局部主视图;图8本技术改进的育秧盘又一实施例局部仰视图。图号说明1…连接膜片 21…正棱台22…圆台 23…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育秧盘,请参考图1至图8,包括交错排列 的空心杯体和连接空心杯体的连接膜片l,连接膜片l将各空心杯体上部 边缘连接为一体,述空心杯体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空心杯体底部设 有排水孔23,空心杯体由连接为一体的圆台22和正棱台21构成,正棱台 21位于圆台22上部。整体的育秧盘是由塑料片吸塑成型的,即是将平展 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技术使之吸附于模具表面,冷 却后成型脱模即可得到需要的育秧盘,模具为与空心杯体内腔形状和与 连接膜片形状对应凹陷形状结合形状。连接膜片l将各杯体的上部边缘连 接为一体,且整体育秧盘边缘处均是完整的杯体,由于育秧盘上空心杯 体为交错排列,而整体连接膜片l上空心杯体均是完整的,因此育秧盘边 缘接近处两个位置对应的空心杯体之间夹有的空隙,空隙至少为半个空 心杯体所占空间大小,这样连接膜片边缘无杯体的空隙处方便于挪动时有着力点,如用手可以很方便的拿起育秧盘。这样,制造、运输和使用 比较方便。空心杯体的上部尺寸大于下部的尺寸,当育苗完成后,需要拔出秧苗时这样的形状有利于拔出秧苗。空心杯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23, 排水孔23用于浇水后排除多余的水分。而空心杯体是由连接为一体的圆 台22和正棱台21构成,且圆台22的上部连接正棱台21,连接膜片l将各正 棱台21的上部边缘连接为一体形成空心杯体和连接空心杯体的连接膜片 l构成的秧盘整体。由于上部的正棱台21的各棱边均可以作为加强筋,各 棱边位置处应力比较集中,培养土不易沿正棱台21的侧壁滑落,降低培 养土的板结率,提高培养土的透气性,种子发芽率提高,提高育苗的效 率。请参考图l、图2、图5和图7,正棱台21的下表面为正多边形,而圆 台22的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棱台21下表面的正多边形外接于圆台 22上表面的圆形。这样就在正棱台21与圆台22衔接处产生一个水平的台 阶,而且台阶位于正棱台21的底部。这样的结构由于形成水平的台阶进 一步阻止培养土下滑,进一步降低培养土的板结率。本技术的改进的育秧盘,可以是正棱台21的高度与圆台22的高 度之比为l. 5 3之间,而杯体的高度根据秧苗种类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 高度。因为如果正棱台21与圆台22的高度比设置过小,则培养土的板结 率降低效果不明显,但是如果正棱台21与圆台22的高度比设置过大,由 于正棱台21棱边较长,应力集中明显,育苗后,拔出秧苗比较困难,容 易将秧苗拔断。现使用正棱台21与圆台22的高度比分别为0.5、 1.5、 2、 2.5、 3和5的秧苗盘各5片,每片上设有500个空心杯体,每个杯体中放置 相同数目的种子,使用相同的培养土,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下育苗,结 果显示上述高度比对应的培养土的板结率分别为60%、 50%、 45%、 42 %、 37%和30%,相应的出芽率为75%、 82%、 84%、 87%、 91%和94 %,但是,在拔出秧苗时,秧苗的折断率分别为2%、 2.9%、 3.5%、 5.8 %、 6.9%和10%,从上述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综合考虑培养土板结率、出芽率和秧苗折断率,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当正棱台21与圆台 22高度比为2时育秧效率最好。各空心杯体间隔或交错设置,这样的结构 可以保证各空心杯体中的秧苗有良好的透气性。本技术的改进的育秧盘,正棱台21可以是正六棱台、也可以是 正八棱台,还可以是正十棱台。请参考图1和图2,空心杯体的上部正棱 台21为正六棱台。各杯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可以是任意交错的排列。进一 步优选的方案为各杯体呈蜂巢形排列,每相互邻接的三个杯体之间间隔 可以为三角形,也可以是丫形。请参考图1和图2,每相邻的三个空心杯 体之间间隔为三角形,各杯体的上端的正六棱台之间不接触,这样的结 构保证每个杯体周围均有六个三角形空隙作为通气孔,提高培养土的透 气性,提高种子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育秧盘,包括空心杯体和连接空心杯体的连接膜片(1),所述连接膜片(1)将所述各空心杯体上部边缘连接为一体,所述空心杯体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所述空心杯体底部设有排水孔(23),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空心杯体交错排列,所述空心杯体由连接为一体的圆台(22)和正棱台(21)构成,所述正棱台(21)位于所述圆台(22)上部,所述连接膜片(1)上空心杯体均为完整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育秧盘,包括空心杯体和连接空心杯体的连接膜片(1),所述连接膜片(1)将所述各空心杯体上部边缘连接为一体,所述空心杯体上部尺寸大于下部尺寸,所述空心杯体底部设有排水孔(23),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空心杯体交错排列,所述空心杯体由连接为一体的圆台(22)和正棱台(21)构成,所述正棱台(21)位于所述圆台(22)上部,所述连接膜片(1)上空心杯体均为完整杯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棱台 (21)下表面横截面正多边形外接于所述圆台(22)上表面的圆形横截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棱台 (21)与所述圆台(22)的高度比为1.5 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式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科腾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