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236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包括桌台,所述桌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且实用性强,与传统的软管矫正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针对不同软管的口径大小进行间距调节,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使用上能够避免了因软管的口径而造成需要更换机器,能够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工作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工作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割矫正
,具体为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金属软管是现代工业设备连接管线中的重要组成部件,金属软管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规格从3mm到150mm,小口径金属软管(内径3mm

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软管在加工切割时容易对管口造成一定的损害,这样极大地影响了软罐的使用,针对不同的场合软管所生产出来的口径也是不一的,因此如何根据实际的软管口径和进行改观矫正时的间距显得至关重要,在传统的软罐矫正技术上其矫正软管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调整,这样在实际使用时不仅极大地浪费了时间,更是消耗了太多的资源,无形中增加了资金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包括桌台,所述桌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移动块的内部且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皮带轮,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矫正轮,所述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矫正轮,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矫正轮,所述桌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气缸,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滑块与第二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杆,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五号矫正轮,所述第二固定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七号矫正轮,所述第二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台,所述第三固定台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滑槽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U形块,所述U形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七固定杆,所述第七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六号矫正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桌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
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管块,所述桌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箱,所述中空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外侧且位于移动块正下方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固定杆,三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四号矫正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桌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桌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均与第一气缸、丝杆、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电机电性连接。
[0010]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且实用性强,与传统的软管矫正相比本技术能够针对不同软管的口径大小进行间距调节,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使用上能够避免了因软管的口径而造成需要更换机器,能够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移动台的内部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第二固定台的部分内部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第二固定台的部分内部示意图。
[0018]图中:1、桌台;2、支撑腿;3、控制面板;4、支撑台;5、第一气缸;6、推管块;7、中空箱;8、第一固定台;9、移动块;10、第一限位杆;11、丝杆;12、一号矫正轮;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台;15、第一滑槽;16、第二固定杆;17、第二滑槽;18、第七固定杆;19、第三固定台;20、第二气缸;21、U形块;22、滑板;23、弹簧;24、第三气缸;25、滑块;26、第二限位杆;27、电机;28、主动轮;29、皮带;30、从动轮;31、皮带轮;32、二号矫正轮;33、三号矫正轮;34、四号矫正轮;35、五号矫正轮;36、六号矫正轮;37、七号矫正轮;38、第三固定杆;39、第四固定杆;40、第五固定杆;41、第六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包括桌台1,桌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8,第一固定台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10,两个第一限位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第一固定台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11,丝杆11与移动块9转动连接,移动块9的内部设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主动轮28通过皮带29传动连接有从动轮30,移动块9的内部且位于主动轮28
和从动轮30之间设有皮带轮31,主动轮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6,第二固定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矫正轮12,皮带轮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39,第四固定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矫正轮32,从动轮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40,第五固定杆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矫正轮33,桌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14,第二固定台1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5,两个第一滑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气缸24,两个第三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5,第一滑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26,滑块25与第二限位杆26滑动连接,滑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杆41,第六固定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五号矫正轮35,第二固定台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杆38,第三固定杆3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七号矫正轮37,第二固定台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台19,第三固定台19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滑槽17的正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密度抗疲劳金属材料软管切割用矫正装置,包括桌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8),所述第一固定台(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10),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所述第一固定台(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与移动块(9)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9)的内部设有电机(27),所述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所述主动轮(28)通过皮带(29)传动连接有从动轮(30),所述移动块(9)的内部且位于主动轮(28)和从动轮(30)之间设有皮带轮(31),所述主动轮(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6),所述第二固定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矫正轮(12),所述皮带轮(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39),所述第四固定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矫正轮(32),所述从动轮(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40),所述第五固定杆(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矫正轮(33);所述桌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14),所述第二固定台(1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5),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气缸(24),两个所述第三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5),所述第一滑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26),所述滑块(25)与第二限位杆(26)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杆(41),所述第六固定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五号矫正轮(35),所述第二固定台(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秦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嘉益华禹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