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及预制双皮墙和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93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及预制双皮墙和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中: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双皮墙和竖向插筋结构,预制双皮墙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外叶钢筋网、内叶钢筋网,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形成空腔,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筋和拉筋,多个连接筋分别设置于预制双皮墙的内部两侧,多个拉筋间隔布置在预制双皮墙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节点,采用竖向插筋搭接,施工方便,吊装效率高;竖向插筋的宽度比预制双皮墙的空腔宽度小,现场施工时,方便把竖向插筋插入到墙体的空腔内,插筋的横向钢筋很容易搭接在U型钢筋和拉筋上;左、右墙体采用密拼形式,采用螺旋箍筋连接,不需要支模,构件不出筋,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及预制双皮墙和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地,涉及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及预制双皮墙和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房屋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无疑是建筑业出现的又一春天,符合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能够逐渐打破传统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局限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构件出筋对于工厂生产、运输、吊装、施工都带了很大的问题,这反而违背装配式建筑“快”这个特点,这也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小。现阶段对于降低成本主要分为两种,第一:降PC量,减少预制构件方量,尽量现场作业,减少成本;第二:不出筋,加快现场施工,减少成本。目前还没有对两者方法的结合来达到降低成本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保障装配式建筑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重点。
[0003]目前关于装配式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97397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腔剪力墙的竖向插筋结构及其连接结构,其中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以及由预埋插筋、增强拉筋、梯子筋和竖向钢筋形成的钢筋笼,钢筋笼固定连接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竖向钢筋以及梯子筋和增强拉筋的一部分埋设在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中;预埋插筋的一部分伸入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形成的空腔中,并且与梯子筋中的拉筋和增强拉筋固定连接。这种方法减少PC量,增加现浇量,成本减少,采用竖向插筋,减少上下墙体吊装时打架,缩短施工工期。但是该方案需要在工厂预制时预埋插筋的一部分伸入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形成的空腔中,并且与梯子筋中的拉筋和增强拉筋固定连接,这就使得工厂制作比较麻烦,另外运输过程中由于出筋,竖向插筋很容易变形,上下墙体吊装时竖向插筋很难插入上部墙体,施工困难,影响工期,最后该方案也只解决了上下墙解决出筋问题,但是左右墙出筋问题却没有解决,所以综上所述,需要研发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双皮墙和底部插入所述预制双皮墙空腔内的竖向插筋结构,所述预制双皮墙包括外叶板、内叶板、设置于所述外叶板内部的外叶钢筋网、设置于所述内叶板内部的内叶钢筋网,所述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筋和多个拉筋,多个所述连接筋分别设置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多个所述拉筋间隔布置在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多个所述连接筋和多个所述拉筋均与所述外叶钢筋网和内叶钢筋网分别固定连接;
所述竖向插筋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预制双皮墙空腔的宽度,所述竖向插筋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预制双皮墙顶部的所述连接筋和拉筋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双皮墙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预制双皮墙左右设置,还包括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双皮墙左右密拼的螺旋箍筋,位于所述预制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的所述连接筋均开口朝内对称设置;所述螺旋箍筋旋入左预制双皮墙和右预制双皮墙的连接筋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插筋结构包括两根横向插筋和竖向设置的多个纵向插筋,多个所述纵向插筋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横向插筋的外侧,所述横向插筋和纵向插筋捆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筋为包括底筋部和两个侧边筋部的U型钢筋,两个所述侧边筋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底筋部的两端,所述底筋部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叶钢筋网和内叶钢筋网设置,两个所述侧边筋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叶钢筋网和内叶钢筋网的外侧。
[0009]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预制双皮墙的内部两侧的所述连接筋开口朝内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筋为包括第一横筋部、第二横筋部和纵筋部的Z字形,所述第一横筋部和所述第二横筋部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纵筋部两端的异侧;所述纵筋部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叶钢筋网和内叶钢筋网设置,所述第一横筋部和第二横筋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叶钢筋网和所述内叶钢筋网的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叶钢筋网和所述内叶钢筋网均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捆绑构成的钢筋网;所述纵向钢筋沿所述预制双皮墙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纵向钢筋的高度方向的一端漏出所述预制双皮墙;所述横向钢筋沿所述预制双皮墙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横向钢筋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在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不露出。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双皮墙和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楼板以及上述的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所述叠合楼板包括底部的预制层和上部的现浇层;所述预制层的一端搭接于所述预制双皮墙的顶端,现浇混凝土覆盖于所述预制层上方形成现浇层且填充入所述预制双皮墙的空腔内部,所述现浇混凝土连接叠合楼板和预制双皮墙。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包括至少一个预制双皮墙和底部插入预制双皮墙空腔内的竖向插筋结构,采用竖向插筋搭接,施工方便,吊装效率高;竖向插筋的宽度比预制双皮墙的空腔宽度小,现场施工时,方便把竖向插筋插入到预制双皮墙墙体的空腔内,插筋的横向钢筋很容易搭接在U型钢筋和拉筋上。左、右墙体采用密拼形式,采用螺旋箍筋连接,不需要支模,构件不出筋,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0015](2)、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双皮墙和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底部的预制层和上部的现浇层;预制层的一端搭接于预制双皮墙的顶端,现浇混凝土覆盖于预制层上方形成现浇层且填充入预制双皮墙的空腔内部,现浇混凝土连接叠合楼板和预制双皮墙;该连接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预制双皮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放置竖向插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放置螺旋箍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左预制双皮墙和右预制双皮墙采用密拼形式(即采用螺旋箍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下一层预制双皮墙和上一层预制双皮墙安装的吊装示意图;
[0023]其中,1

外叶板,2

内叶板,3

外叶钢筋网,4

内叶钢筋网,5

U型钢筋,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双皮墙(A)和底部插入所述预制双皮墙空腔内的竖向插筋结构(B),所述预制双皮墙包括外叶板(1)、内叶板(2)、设置于所述外叶板(1)内部的外叶钢筋网(3)、设置于所述内叶板(2)内部的内叶钢筋网(4),所述外叶板(1)和内叶板(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叶板(1)和内叶板(2)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筋(5)和多个拉筋(6),多个所述连接筋(5)分别设置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多个所述拉筋(6)间隔布置在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多个所述连接筋(5)和多个所述拉筋(6)均与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插筋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预制双皮墙空腔的宽度,所述竖向插筋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预制双皮墙顶部的所述连接筋(5)和拉筋(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双皮墙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预制双皮墙左右设置,还包括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双皮墙左右密拼的螺旋箍筋(9),位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的所述连接筋(5)均开口朝内对称设置;所述螺旋箍筋(9)旋入左预制双皮墙和右预制双皮墙的连接筋(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插筋结构(B)包括两根横向插筋(7)和竖向设置的多个纵向插筋(8),多个所述纵向插筋(8)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横向插筋(7)的外侧,所述横向插筋(7)和纵向插筋(8)捆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双皮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5)为包括底筋部和两个侧边筋部的U型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爱星廖智强陈甫亮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