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纺纱混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92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色纺纱混棉装置,涉及色纺纱混棉装置领域,包括混合箱体,混合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棉装置,进棉装置包括有多个隔断板和移动板,两个隔断板之间形成一个进棉槽,多个隔断板的底端均与移动板活动连接,混合箱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移动板与顶板活动连接,混合箱体的内腔设置有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回混装置的设置,将经过一次混合后的色纺纱再次投至进棉槽,以便进行再次混合,通过混合装置的设置,便于将进入混合箱体内的不同颜色的色纺纱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进棉装置的设置,拉动移动板,不同颜色的色纺纱落入混合箱体的量是相同的,提高了混合的均匀性。高了混合的均匀性。高了混合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纺纱混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色纺纱混棉领域,特别涉及色纺纱混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色纺纱生产工艺过程中,在进行纺纱前要先进行混配,然后经混棉、清花、梳棉和并条等工序。
[0003]现有的色纺纱混棉装置由于混合装置单一,使得混合程序仅仅进行一次,导致混合的不够均匀,且现有的进棉装置为人工进棉,使得不同颜色的色纺纱易堆积在一起,为此,我们提出色纺纱混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色纺纱混棉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色纺纱混棉装置存在的混合装置单一,使得混合程序仅仅进行一次,导致混合的不够均匀,且现有的进棉装置为人工进棉,使得不同颜色的色纺纱易堆积在一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混合箱体,所述混合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棉装置,所述进棉装置包括有多个隔断板和移动板,两个所述隔断板之间形成一个进棉槽,多个所述隔断板的底端均与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板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体的内腔设置有混合装置;
[0006]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有搅拌叶和搅拌轴,所述混合箱体内壁上的凹槽活动设置有搅拌轴的一端,所述搅拌叶的一侧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回混装置;
[0007]所述回混装置包括有输送管、滑棉管道和气泵,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混合箱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气泵设置于输送管内部的顶端,所述滑棉管道的一端设置于进棉槽的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混合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板、支撑板、输出轴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混合箱体的侧壁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混合箱体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便于带动搅拌轴进行工作。
[0009]优选地,所述回混装置还包括有电磁阀和滑棉管道,所述电磁阀的内表面与输送管活动连接,所述滑棉管道的另一端与输送管顶端的内腔相连,所述气泵的一侧与输送管内表面的顶端焊接连接。通过回混装置的设置,将经过一次混合后的色纺纱再次投至进棉槽,以便进行再次混合。
[0010]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有紧固螺栓,所述搅拌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搅拌叶均呈环矩形状,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搅拌叶的一侧与搅拌轴固定连接。通过混合装置的设置,便于将进入混合箱体内的不同颜色的色纺纱进行搅拌混合。
[0011]优选地,所述混合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混合箱体焊接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有蓄电池、吸尘机、提手以及过滤网,所述蓄电池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机的一侧与蓄电池活动连接,所述吸尘机的底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一侧与吸尘机焊接连接,所述提手的一端与吸尘机固定连接,所述提手的另一端与混合箱体的侧壁活动连接。通过清洁装置的设置,便于当混合工作完成后,吸尘机将混合箱体内的残留物质进行清除。
[0012]优选地,所述进棉装置还包括有移动握把,所述移动握把的一端与移动板焊接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宽度大于进棉槽的宽度,所述移动板的长宽均大于通孔的长宽。通过进棉装置的设置,拉动移动板,不同颜色的色纺纱落入混合箱体的量是相同的,提高了混合的均匀性。
[0013]优选地,所述混合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的四侧均与混合箱体焊接连接,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PCL控制箱,所述PCL控制箱的底端与顶板固定连接。通过透明观察窗的设置,便于观察混合箱体内的混合程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通过回混装置的设置,将经过一次混合后的色纺纱再次投至进棉槽,以便进行再次混合,通过混合装置的设置,便于将进入混合箱体内的不同颜色的色纺纱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进棉装置的设置,拉动移动板,不同颜色的色纺纱落入混合箱体的量是相同的,提高了混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色纺纱混棉装置的剖面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色纺纱混棉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色纺纱混棉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色纺纱混棉装置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色纺纱混棉装置的平面图。
[0021]图中:1、混合箱体;11、顶板;12、底板;2、回混装置;21、电磁阀;22、输送管;23、滑棉管道;24、气泵;3、驱动装置;31、固定板;32、支撑板;33、输出轴;34、驱动电机;4、混合装置;41、搅拌叶;42、搅拌轴;43、紧固螺栓;5、清洁装置;51、蓄电池;52、吸尘机;53、提手;54、过滤网;6、进棉装置;61、隔断板;62、移动板;63、移动握把;7、透明观察窗;8、PCL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请参照图1—5所示,本技术为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混合箱体1,混合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棉装置6,进棉装置6包括有多个隔断板61和移动板62,两个隔断板61之间形成一个进棉槽,多个隔断板61的底端均与移动板62活动连接,混合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1,顶板1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移动板62与顶板11活动连接,混合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混合装置4;
[0026]混合装置4包括有搅拌叶41和搅拌轴42,混合箱体1内壁上的凹槽活动设置有搅拌轴42的一端,搅拌叶41的一侧与搅拌轴42固定连接,混合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回混装置2;
[0027]回混装置2包括有输送管22、滑棉管道23和气泵24,输送管22的一端与混合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气泵24设置于输送管22内部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混合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棉装置(6),所述进棉装置(6)包括有多个隔断板(61)和移动板(62),两个所述隔断板(61)之间形成一个进棉槽,多个所述隔断板(61)的底端均与移动板(62)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板(62)与顶板(11)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混合装置(4);所述混合装置(4)包括有搅拌叶(41)和搅拌轴(42),所述混合箱体(1)内壁上的凹槽活动设置有搅拌轴(42)的一端,所述搅拌叶(41)的一侧与搅拌轴(42)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回混装置(2);所述回混装置(2)包括有输送管(22)、滑棉管道(23)和气泵(24),所述输送管(22)的一端与混合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气泵(24)设置于输送管(22)内部的顶端,所述滑棉管道(23)的一端设置于进棉槽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有固定板(31)、支撑板(32)、输出轴(33)以及驱动电机(34),所述输出轴(33)的一端贯穿混合箱体(1)的侧壁与搅拌轴(42)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3)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3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的一侧与混合箱体(1)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顶端与驱动电机(3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底端与固定板(3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混装置(2)还包括有电磁阀(21)和滑棉管道(23),所述电磁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清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中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