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16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4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其包括铺设路基、铺设水管、浇筑混凝土层和浇筑沥青层四个步骤,在铺设水管步骤中,在靠近路旁建筑的路基上铺设分水管,并将分水管的一端连接到高压水管,分水管上连接有多个沿路基宽度方向排列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壳体、弹性件和承压件,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承压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承压件和壳体,所述承压件受力发生移动时,所述喷头喷出高压水。本申请具有自动洒水,并且是通过行驶通过车辆来启动洒水开关,从而达到既能降尘又能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效果,减少车辆通过时对公路两侧居住的人们造成的粉尘污染的效果。人们造成的粉尘污染的效果。人们造成的粉尘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
[0003]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为了方便出行,往往会将住房建设在公路的两侧,但是车辆通过时会造成扬尘,对公路两侧居住的人们造成粉尘污染,大大的影响了公路两侧居住的人们的生活质量。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车辆通过时对公路两侧居住的人们造成粉尘污染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车辆通过时对公路两侧居住的人们造成粉尘污染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路基:对路基填土推平,并对路基进行夯实;S2、铺设水管:在路基的两侧分别沿公路的延伸方向铺设高压水管,在靠近路旁建筑的路基上铺设分水管,并将分水管的一端连接到高压水管,分水管上连接有多个沿路基宽度方向排列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壳体、弹性件和承压件,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承压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承压件和壳体,所述承压件受力发生移动时,所述喷头喷出高压水;S3、浇筑混凝土层:采用防护膜包裹所述喷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层的浇筑,混凝土层不低于壳体的上端;S4、浇筑沥青层:混凝土层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在混凝土层上浇筑沥青层,所述承压件的上端能够凸出沥青层并与沥青层平滑过渡,沥青层浇筑完成后破除防护膜。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靠近路旁建筑的路基上铺设分水管,将分水管埋在混凝土层下,而喷头的承压件的上端能够凸出沥青层并与沥青层平滑过渡,其他地方埋在混凝土层和沥青层内,不会阻挡车辆的通行。汽车通过时,车轮压在承压件的上端,将承压件压下,使得喷头喷出高压水,对路面洒水,湿润路面的粉尘,同时对一部分扬起的粉尘进行尘降,减少车辆通过时的扬尘量,改善车辆通过时对公路两侧居住的人们造成的粉尘污染情况。车辆通过后,承压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复位过程中喷头继续喷洒高压水,对路面进行降尘,直至承压件恢复原位,喷头停止喷水。当下一辆车行驶通过时,车轮压在承压件的上端,喷头进行下一轮的降尘洒水,本申请的喷头沿路基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提高
车辆通行时压到喷头的概率。在没有车辆通行时,喷头不会喷出高压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的上端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防护套,所述承压件设于所述防护套内,所述防护套的上端压紧所述承压件的上端,所述防护套将所述承压件压到低点。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对壳体的上端和承压件进行防护,便于后续的混凝土和沥青的浇筑,同时能够阻挡混凝土和沥青浇筑到壳体的上端和承压件上。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上端设有一根具有弹性的标记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记杆用于标记防护套的位置,方便找到防护套。
[0012]优选的,浇筑混凝土层前,检查所有的喷头,确保所有的承压件均被所述防护套压到低点;浇筑混凝土层后半个小时内,需要通过标记杆找到防护套,然后破坏防护膜,并使用工具将防护套从壳体上拆卸下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混凝土层时,混凝土可以从喷头的一侧直接推到喷头的另一侧,将喷头埋设在混凝土内,混凝土直接覆盖防护套,喷头不会阻碍到混凝土的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效率。混凝土层浇筑过程中,标记杆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保持立起,对喷头的位置进行标记,在混凝土浇筑完后,使用工具旋转防护套,将防护套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将覆盖在喷头上方的混凝土破除,将承压件露出来,同时能够避免混凝土干燥后将防护套黏结固定。
[0014]优选的,浇筑沥青层前,先用工具将所述防护套安装到所述壳体上,并通过所述防护套将承压件往下压,使得所述防护套的上端的高度与设计的沥青层的高度相等,再使用防护膜包裹防护套的上端,然后再进行沥青层的浇筑,沥青层浇筑完成后半个小时内,需要通过标记杆找到防护套,然后破坏防护膜,并使用工具将防护套从壳体上拆卸下来,避免沥青干燥将防护套黏结固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沥青层时,沥青可以从喷头的一侧直接推到喷头的另一侧,将喷头埋设在沥青内,沥青直接覆盖防护套,喷头不会阻碍到沥青的浇筑,提高沥青的浇筑效率。沥青层浇筑过程中,标记杆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保持立起,对喷头的位置进行标记,在沥青浇筑完后,使用工具旋转防护套,将防护套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将覆盖在喷头上方的沥青破除,将承压件露出来,同时能够避免沥青干燥后将防护套黏结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喷头还包括限位环、封板和连杆,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分水管的内腔,所述限位环固定于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封板设于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承压件的一侧并能够封闭所述限位环的内环,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封板和承压件,所述承压件滑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环与承压件之间,所述承压件上设有喷水通道。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和封板的配合能够实现喷头的开启和关闭,承压件受力往下滑动使得封板与限位环脱离接触,喷头开启,高压水从高压水管进入到分水管的内腔,然后经过封板与内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再通过限位环,最后从喷水通道中喷出;承压件的受力消失后,承压件的弹性件的作用力下复位,在复位过程中高压水持续从喷水通道中喷出,直至承压件恢复到原位,封板重新将限位环的内环封闭,喷头停止喷水。
[0018]优选的,所述承压件的上端呈半球状,所述承压件的下端呈圆柱状,所述承压件的
下端滑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承压件的下端的外壁紧贴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喷水通道设于所述承压件的下端的外壁,所述喷水通道呈螺旋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壳体不高于混凝土层,所以高压水喷射时需要与地面有一定角度才能实现较大的喷洒范围,螺旋状的喷水通道能够使得高压水的喷射方向与路面的夹角更小,实现更大的高压水的喷洒范围。螺旋状的喷水通道与壳体的上端面的接触位置为喷水口,在承压件的滑动过程中,喷水通道与壳体的接触位置不同,使得高压水的喷射位置和喷射方向不同,从而高压水的覆盖范围更广,实现更好的改善粉尘污染的效果。
[0020]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喷头的距离为200m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多数汽车的轮胎的宽度在150mm

300mm之间,200mm的间距使得大多数汽车在通过时都能够压住承压件,使得喷头喷出高压水。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洒水的方式对靠近路旁建筑的公路进行降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路基(11):对路基(11)填土推平,并对路基(11)进行夯实;S2、铺设水管:在路基(11)的两侧分别沿公路(1)的延伸方向铺设高压水管(4),在靠近路旁建筑(2)的路基(11)上铺设分水管(5),并将分水管(5)的一端连接到高压水管(4),分水管(5)上连接有多个沿路基(11)宽度方向排列的喷头(3),所述喷头(3)包括壳体(31)、弹性件(33)和承压件(32),所述壳体(31)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水管(5),所述壳体(3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承压件(32),所述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承压件(32)和壳体(31),所述承压件(32)受力发生移动时,所述喷头(3)喷出高压水;S3、浇筑混凝土层(12):采用防护膜包裹所述喷头(3),然后再进行混凝土层(12)的浇筑,混凝土层(12)不低于壳体(31)的上端;S4、浇筑沥青层(13):混凝土层(12)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在混凝土层(12)上浇筑沥青层(13),所述承压件(32)的上端能够凸出沥青层(13)并与沥青层(13)平滑过渡,沥青层(13)浇筑完成后破除防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上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31)的上端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防护套,所述承压件(32)设于所述防护套内,所述防护套的上端压紧所述承压件(32)的上端,所述防护套将所述承压件(32)压到低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的上端设有一根具有弹性的标记杆(37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混凝土层(12)前,检查所有的喷头(3),确保所有的承压件(32)均被所述防护套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曾毅李日辉崔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