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包括淬火箱体和加热箱,所述淬火箱体的内部设有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承接板和起伏件,所述承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多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处贯穿有承接柱,所述承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承接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渗碳淬火技术领域。该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利用将待淬火转杆放置淬火箱体内部的承接组件上,第一电机带动多组齿轮之间啮合传动,使起伏轴表面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对第二限位块进行抵压,从而使多组承接柱之间起伏,分批对待淬火转杆进行支撑,使其充分接触水,增强冷却效果。增强冷却效果。增强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渗碳淬火
,具体为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碳淬火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传统工艺主要有:低温回火、预冷直接淬火、一次加热淬火、渗碳高温回火、二次淬火冷处理、渗碳后感应加热等工序。
[0003]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在加工成成品前都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调质处理,转杆表面热处理时,进行渗碳淬火,物件的一面与水淬箱的底部接触,使得与水的接触面较少,不能充分接触水,冷却效果不好,从而产生淬火变形,变形过大将直接造成报废,给企业造成损失,而且在淬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这部分产生的热量直接外排,但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物料、产品等进行加热作业,加热时需要用到额外的能源,因此,现有的渗碳淬火热处理设备外排的热量相对来说就是一种浪费资源的方式,将这部分热量利用起来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渗碳淬火过程中,物件不能充分接触水,冷却效果不好,从而产生淬火变形,变形过大将直接造成报废,在淬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部分产生的热量直接外排,造成浪费资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包括淬火箱体和加热箱,所述淬火箱体的内部设有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承接板和起伏件,所述承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多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处贯穿有承接柱,所述承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承接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承接柱的上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承接板的内部,所述承接柱的上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淬火箱体的前部固定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设有多组齿轮,多组所述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起伏件包括多组起伏轴,所述起伏轴的表面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的凸端与第二凸轮的凸端相反,所述起伏轴的前端贯穿于淬火箱体的前部,且多组起伏轴的前端分别与多组齿轮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齿轮箱前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箱中部的一组齿轮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淬火箱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旋筒,所述螺旋筒上部的右侧连通有抽气箱,所述抽气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扇。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和内箱之间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抽气箱的上部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淬火箱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淬火箱体内腔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贯穿于淬火箱体的侧壁,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远离搅拌叶的一端均贯穿于淬火箱体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淬火箱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通过在承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多组贯穿孔,贯穿孔处贯穿有承接柱,承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承接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承接柱的上部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承接板的内部,承接柱的上端为半圆形结构,齿轮箱的内部设有多组齿轮,多组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起伏轴的表面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的凸端与第二凸轮的凸端相反,利用将待淬火转杆放置淬火箱体内部的承接组件上,第一电机带动多组齿轮之间啮合传动,使起伏轴表面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对第二限位块进行抵压,从而使多组承接柱之间起伏,分批对待淬火转杆进行支撑,使其充分接触水,增强冷却效果。
[0015](2)、该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通过在淬火箱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旋筒,螺旋筒上部的右侧连通有抽气箱,抽气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扇,加热箱包括外箱和内箱,外箱和内箱之间设有螺旋管,螺旋管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抽气箱的上部连通,利用转杆在淬火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抽气扇抽取,并通过连接管传输至螺旋管处,对加热箱进行供热,实现资源回收利用,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0016](3)、该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通过在淬火箱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淬火箱体内腔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第一转轴的两端贯穿于淬火箱体的侧壁,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远离搅拌叶的一端均贯穿于淬火箱体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利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表面的搅拌叶对冷却液进行搅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使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连接的搅拌叶对冷却液进行搅动,避免冷却液受热不均导致转杆淬火质量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齿轮箱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起伏件的结构右视图。
[0022]图中:1、淬火箱体;2、承接组件;21、承接板;211、贯穿孔;22、起伏件;221、起伏轴;31、第一限位块;32、第二限位块;4、弹簧;51、第一凸轮;52、第二凸轮;6、齿轮箱;61、齿轮;7、第一电机;8、加热箱;81、外箱;82、内箱;9、螺旋筒;10、抽气箱;11、抽气扇;12、螺旋管;13、连接管;141、第一转轴;142、第二转轴;143、第三转轴;151、主动轮;152、从动轮;16、搅拌叶;17、第二电机;18、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包括淬火箱体1和加热箱8,淬火箱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1,淬火箱体1内腔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42和第三转轴143,第一转轴141、第二转轴142和第三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包括淬火箱体(1)和加热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箱体(1)的内部设有承接组件(2),所述承接组件(2)包括承接板(21)和起伏件(22),所述承接板(21)的表面开设有多组贯穿孔(211),所述贯穿孔(211)处贯穿有承接柱(3),所述承接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1),所述承接柱(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32),所述承接柱(3)的上部套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位于承接板(21)的内部,所述承接柱(3)的上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淬火箱体(1)的前部固定连接有齿轮箱(6),所述齿轮箱(6)的内部设有多组齿轮(61),多组所述齿轮(61)之间啮合传动,所述起伏件(22)包括多组起伏轴(221),所述起伏轴(221)的表面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凸轮(51)和第二凸轮(52),所述第一凸轮(51)的凸端与第二凸轮(52)的凸端相反,所述起伏轴(221)的前端贯穿于淬火箱体(1)的前部,且多组起伏轴(221)的前端分别与多组齿轮(6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6)前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齿轮箱(6)中部的一组齿轮(6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制转杆渗碳淬火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箱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旋筒(9),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上大恒精热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