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用的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8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管用的喂药器,注射筒内、位于推管与注射管的所在端之间形成腔体A,推管内往复活动连接有塞体,塞体将推管内分隔成腔体B和腔体C,塞体固定连接有碾药板,碾药板面向注射管固定连接有拉杆,碾药板设有拉杆的端面设有卡条,注射筒位于注射管端面的内壁设有卡槽,推管背向注射管的端面设有吸液管,推管背向注射管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罩盖,推管面向注射管的端面设有单向阀A,塞体上设有单向阀B。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插管用的喂药器,实现插管喂药时一次吸取药液后就能将药片碾碎、与药液混合和对插管进行冲洗多个操作步骤,便于医护人员对插管病人进行喂药。便于医护人员对插管病人进行喂药。便于医护人员对插管病人进行喂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管用的喂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管病人专用喂药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插管用的喂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病情严重的病人会出现昏迷现象,昏迷的病人一般都会进行插管。而插管病人喂药喂食都比较不便。一般还会对昏迷病人插入鼻饲管,这样直接将药液或流食通过鼻饲管进行喂药喂食。目前操作中发现,由于所喂的食物为流食,问题并不大,鼻饲管使用起来相对比较方便。但是在喂药过程中,尤其是很多药都是药片形式,而通过鼻饲管只能对液态的、流体状药进行喂食,导致药片在喂药的时候需要将药片放在专门用于碾压药片的装置内进行碾压成粉、再将药粉转移至容器内加入药液混合,再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后、将混合有药粉的药液通过鼻饲管进行喂药。目前这样的方法不仅操作步骤较多繁琐,而且每次药粉和药液的转移都会导致药粉和药液的残留,致使实际药效达不到医生处方中的用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插管用的喂药器,实现了插管喂药时一次吸取药液后就能将药片碾碎、与药液混合和对插管进行冲洗的多个操作步骤,便于医护人员对插管病人进行喂药;通过碾药板的槽形结构,便于药片放置和碾压尽量避免药粉被碾压至注射筒内壁而导致药粉残留、降低药效;通过碾药板表面所设的丝网层结构,不仅能够使药片碾压磨得颗粒更细小均匀,而且碾压后的药粉可以直接通过丝网层,避免碾药板与推管之间残留的药粉层较厚,而影响推管和碾药板碾压后的药粉颗粒较大;同时也避免药粉接触到注射器内壁;通过碾药板的卡条与注射筒的卡槽实现了对碾药板的固定,从而实现塞体与推管的上下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通过限位凸环所设的轴向槽和限位槽与连接套管的连接片和翻边匹配,以及对应所设的螺纹结构和罩盖与注射筒进行分别螺纹连接,从而便于推管与注射筒之间的上下移动和转动使医护人员对碾药板上的药片进行轻松有效碾压,而且还能对吸液管进行密封封闭和开启、从而实现推管内腔体C内的药液逐次进入腔体B内、腔体A内和注射喂药至插管内。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插管用的喂药器,包括注射筒和匹配的推管,所述注射筒的一端设有注射管、另一端为敞口,所述推管从敞口伸入注射筒内、并沿着注射筒轴向往复活动连接,所述推管为空心管,所述注射筒内、位于推管与注射管的所在端之间形成腔体A,所述推管内沿着推管轴向往复活动连接有匹配的塞体,所述塞体将推管内分隔成面向注射管一侧的腔体B和背向注射管的腔体C,所述塞体面向腔体B的端面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轴心杆,所述轴心杆的一端伸出推管进入腔体A内、并固定连接有碾药板,所述碾药板为网眼板,所述碾药板背向注射管的端面与推管面向注射管的端面匹配,所述碾药板面向注射管的端面对应于注射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伸出注射管的拉杆,所述碾药板设有拉杆的端面、位于拉杆的周围设有径
向设置的卡条,所述注射筒位于注射管的端面的内壁设有用于与卡条匹配固定的卡槽,所述推管背向注射管的端面连通设有吸液管,所述推管背向注射管的端面还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吸液管的罩盖,所述推管面向注射管的端面设有由腔体B向腔体A连通的单向阀A,所述塞体上设有由腔体C向腔体B连通的单向阀B,当推管将碾药板压置于注射筒位于注射管所在端面的时候,所述推管设有吸液管的一端位于注射筒的敞口外。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推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注射筒内壁匹配的密封圈A,所述塞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推管内壁匹配的密封圈B,所述推管面向腔体A一端的端面、对应于轴心杆的穿杆孔内壁设有与轴心杆匹配的密封圈C。
[0006]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密封圈A设于推管的外侧壁靠近面向腔体A的一端。
[0007]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碾药板的底部中心为垂直于轴心杆的平板、所述平板边沿沿着由内向外的方向向推管一侧倾斜、形成凹槽结构,所述碾药板表面均匀分布有通液孔。
[000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碾药板面向推管的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丝网层,所述丝网层的网眼小于通液孔。
[000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丝网层材料为不锈钢金属丝线。
[0010]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碾药板对应于拉杆设有螺纹槽,所述拉杆对应于螺纹槽A设有匹配的外螺纹A。
[0011]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拉杆远离碾药板的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外径小于注射管的内径,并且手持杆的表面均匀设有防滑纹。
[0012]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碾药板的卡条与卡槽接触的时候,所述手持杆伸出注射管。
[0013]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推管设有吸液管的端面的外侧面、对应于推管的管壁设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的内壁贴合设有连接套管,所述限位凸环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多个轴向槽,所述轴向槽延伸至推管的管壁,所述轴向槽以推管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限位凸环背向推管的一侧边沿、对应于轴向槽位置处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套管背向推管的一侧边沿、对应于限位槽位置处向外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对应于轴向槽位置处设有匹配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外侧壁和限位凸环的外侧壁设有匹配的外螺纹B,所述罩盖内壁的罩口端以及注射筒内壁的敞口端对应于外螺纹B分别设有匹配的螺纹槽B和螺纹槽C。
[0014]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罩盖内的中心固定设有与吸液管内径匹配的密封堵头。
[0015]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注射筒外侧壁、对应于敞口端的两相对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挡板A,所述推管外侧壁、对应于吸液管所在端的相对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挡板B;当轴向槽对应位于侧挡板B的范围内的时候,所述侧挡板B对应轴向槽设有与连接片匹配的穿片孔;当轴向槽对应位于侧挡板B的一侧、且与侧挡板B部分重叠的时候,所述侧挡板B对应于与轴向槽部分重叠的部分设有于连接片匹配的缺口。
[0016]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挡板A的连线与侧挡板B的连线垂直;或者所述侧挡板A的连线与侧挡板B的连线平行、并且侧挡板B的外侧边沿与轴心的距离大于侧挡
板A的外侧边沿与轴心的距离。
[0017]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推管向下移动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推管面向注射管的一端将碾药板压置于注射筒设有注射管的一端,此时所述塞体移动至推管内与推管设有吸液管的一端贴合、并且推板B与推板A之间设有间距。
[001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卡条匹配固定的卡槽卡接固定。
[001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塞体与轴心杆为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推管包括两个匹配的推管槽单元可拆卸地密封固定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推管槽单元的密封固定连接处位于推管的密封圈A背向注射管的一侧。
[0022]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卡槽面向注射管的一端贯穿连通至注射管内的上口。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专利技术的插管用的喂药器,实现了插管喂药时一次吸取药液后就能将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插管用的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筒(1)和匹配的推管(2),所述注射筒(1)的一端设有注射管(6)、另一端为敞口,所述推管(2)从敞口伸入注射筒(1)内、并沿着注射筒(1)轴向往复活动连接,所述推管(2)为空心管,所述注射筒(1)内、位于推管(2)与注射管(6)的所在端之间形成腔体A(15),所述推管(2)内沿着推管(2)轴向往复活动连接有匹配的塞体(4),所述塞体(4)将推管(2)内分隔成面向注射管(6)一侧的腔体B(17)和背向注射管(6)的腔体C(18),所述塞体(4)面向腔体B(17)的端面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轴心杆(5),所述轴心杆(5)的一端伸出推管(2)进入腔体A(15)内、并固定连接有碾药板(3),所述碾药板(3)为网眼板,所述碾药板(3)背向注射管(6)的端面与推管(2)面向注射管(6)的端面匹配,所述碾药板(3)面向注射管(6)的端面对应于注射管(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伸出注射管(6)的拉杆(7),所述碾药板(3)设有拉杆(7)的端面、位于拉杆(7)的周围设有径向设置的卡条(22),所述注射筒(1)位于注射管(6)的端面的内壁设有用于与卡条(22)匹配固定的卡槽(21),所述推管(2)背向注射管(6)的端面连通设有吸液管(8),所述推管(2)背向注射管(6)的端面还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吸液管(8)的罩盖(9),所述推管(2)面向注射管(6)的端面设有由腔体B(17)向腔体A(15)连通的单向阀A(13),所述塞体(4)上设有由腔体C(18)向腔体B(17)连通的单向阀B(14),当推管(2)将碾药板(3)压置于注射筒(1)位于注射管(6)所在端面的时候,所述推管(2)设有吸液管(8)的一端位于注射筒(1)的敞口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用的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管(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注射筒(1)内壁匹配的密封圈A(10),所述塞体(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推管(2)内壁匹配的密封圈B(11),所述推管(2)面向腔体A(15)一端的端面、对应于轴心杆(5)的穿杆孔内壁设有与轴心杆(5)匹配的密封圈C(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用的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碾药板(3)的底部中心为垂直于轴心杆(5)的平板、所述平板边沿沿着由内向外的方向向推管(2)一侧倾斜、形成凹槽结构,所述碾药板(3)表面均匀分布有通液孔(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管用的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碾药板(3)面向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苏赵菁菁夏惠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