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虫情测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83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虫情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昆虫受振动板的驱动落在皮带上较远位置导致统计不准的问题。一种虫情测报装置,包括诱虫灯、撞击板、漏斗、箱体,撞击板圆周均布在诱虫灯周围,漏斗安装在箱体上且位于诱虫灯下方,箱体内设有与漏斗连通的第一昆虫通道以及与第一昆虫通道连通的第二昆虫通道,第二昆虫通道下方设置有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包括振动板以及位于振动板下端处的挡板,振动板下方设有皮带,皮带位于挡板下方,皮带上方设有补光灯和相机。挡板能够对昆虫进行阻挡,避免昆虫在腾空过程中移动过大距离,落在皮带上距离振动板较远处,随着皮带运行使昆虫从皮带上落下,导致拍照时无法统计到落下的昆虫,造成统计不准确。统计不准确。统计不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虫情测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虫情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虫情测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等一系列新型的植保仪器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农林植保防治工作中,这些仪器的应用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比如诱虫灯、糖醋液、性诱剂等传统的测报手段,弥补了传统的植保防治方法存在的诸多缺陷,如自动化程度低下、数字化效率低、受环境限制大等。以虫情测报系统为例,该系统目前广泛的应用于农业、林业、牧业、蔬菜、茶叶、药材、园林、果园、城镇绿化、检疫等领域。它不仅能自动完成虫情测报的收集、处理、监测、分析等工作,而且还可以将实时的虫情反馈到远程的监控平台上,时效性非常强。
[0003]现有的虫情测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多光谱诱虫灯吸引昆虫后,使其撞击在撞击板上,随后进入杀虫、烘干仓,烘干后的昆虫经振动板分散到皮带上,进行拍照后通过图像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害虫虫体识别。振动板振动的过程中,皮带保持运行,如果昆虫在振动板上获得较大的水平初速度,将会落在皮带上较远处,随着皮带的运行将会从皮带上脱落,造成统计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虫情测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昆虫受振动板的驱动落在皮带上较远位置导致统计不准的问题。
[0005]一种虫情测报装置,包括诱虫灯、撞击板、漏斗、箱体,撞击板圆周均布在诱虫灯周围,漏斗安装在箱体上且位于诱虫灯下方,箱体内设有与漏斗连通的第一昆虫通道以及与第一昆虫通道连通的第二昆虫通道,第二昆虫通道下方设置有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包括倾斜的振动板以及位于振动板下端处的挡板,振动板下方设有皮带,皮带位于挡板下方,皮带上方设有补光灯和相机。本技术使用时,被诱虫灯吸引的昆虫撞在撞击板上并落在漏斗内,经第一昆虫通道和第二昆虫通道落到振动板上,由于振动板为倾斜状态,昆虫在振动板振动时逐渐向振动板的下部移动,落在皮带上,皮带在此过程中缓慢运行,使昆虫在皮带上均匀分布。由于挡板能够对从振动板上落下的昆虫进行阻挡,避免昆虫在腾空过程中在水平方向移动过大距离,落在皮带上距离振动板较远处,随着皮带运行使昆虫从皮带上落下,导致拍照时无法统计到落下的昆虫,造成统计不准确。
[0006]进一步,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三个竖直的第一侧板和一个倾斜设置的底框,所述振动板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穿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且与第一侧板转动连接,振动板下侧面上设有振动电机,第一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箱体固定连接。振动电机为普通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第一侧板能够阻挡昆虫,避免其从振动板上脱落。振动板通过转动轴与第一侧板转动连接,能够以更大的振幅振动,提高分散昆虫的效率。
[0007]进一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第一
侧板下方,所述挡板位于连接板之间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使挡板位于振动板下方,有效地对昆虫进行阻挡。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昆虫通道倾斜设置,第一昆虫通道上连通有竖直的雨水通道,第一昆虫通道内设有第一翻板,第一翻板由第一电机驱动。正常工作时,第一翻板将雨水通道封堵,使得昆虫经第一昆虫通道进入第二昆虫通道;雨雪天气时,第一翻板将第一昆虫通道封堵,使得雨水或雪经雨水通道排出。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昆虫通道竖直设置,第二昆虫通道内设有第二翻板和第三翻板,第二翻板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三翻板由第三电机驱动,第二翻板将第二昆虫通道分为互不连通的杀虫仓和烘干仓,第三翻板位于烘干仓底部,杀虫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电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烘干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电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从第一昆虫通道落入第二昆虫通道的昆虫被第二翻板阻挡,在杀虫仓内停留,第一电加热片对杀虫仓加热,检测杀虫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后,第二电机驱动第二翻板转动,昆虫落入烘干仓,被第三翻板阻挡,第二电加热片对烘干仓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烘干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后,第三电机驱动第三翻板转动,昆虫落到振动板上。第二昆虫通道外壁上设有保温层,第一电加热片、第二电加热片、温度传感器位于保温层与第二昆虫通道之间。
[0010]进一步,所述箱体内相对地设有两个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包括竖直的上侧板部和倾斜的下侧板部,上侧板部通过支架固定在箱体上,下侧板部位于皮带上方。下侧板部能够对振动板上的昆虫进行限位,避免其从振动板两侧边缘处落下。
[0011]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辊子,两个辊子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箱体内设有皮带驱动电机,皮带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任意一个辊子的转动轴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设有毛刷,毛刷位于所述皮带下方且朝上固定在箱体上。毛刷能够刷掉粘附在皮带上的昆虫,避免其再次被拍照,造成重复计数。
[0013]进一步,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百叶箱,所述诱虫灯、撞击板位于百叶箱内,百叶箱顶部设有光照度传感器和雨雪传感器。雨雪传感器感应到雨雪天气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翻板将第一昆虫通道封堵,使得雨水或雪经雨水通道排出。光照度传感器采集光照信号,使得本技术能够在夜晚工作,白天停止工作。
[0014]进一步,百叶箱顶部圆周均布有三个空心立柱,每个空心立柱上通过抱箍连接有两个安装条,安装条包括两个侧面夹紧条和一个底板,两个侧面夹紧条夹紧所述的撞击板,底板对撞击板进行限位。撞击板为透光材质,沿诱虫灯的径向排布。底板上远离侧面夹紧条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走线管,诱虫灯的电源线穿过走线管、空心立柱,与箱体内的电源连接。夹紧条远离抱箍的一端与限位片固定连接,诱虫灯位于两个限位片之间。
[00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使用时,被诱虫灯吸引的昆虫撞在撞击板上并落在漏斗内,经第一昆虫通道和第二昆虫通道落到振动板上,由于振动板为倾斜状态,昆虫在振动板振动时逐渐向振动板的下部移动,落在皮带上,皮带在此过程中缓慢运行,使昆虫在皮带上均匀分布。由于挡板能够对从振动板上落下的昆虫进行阻挡,避免昆虫在腾空过程中在水平方向移动过大距离,落在皮带上距离振动板较远处,随着皮带运行使昆虫从皮带上落下,导致拍照时无法统计到落下的昆虫,造成统计不准确。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外观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诱虫灯和撞击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振动板和皮带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一侧板和底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安装条和走线管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虫情测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虫灯(1)、撞击板(2)、漏斗(3)、箱体(4),撞击板(2)圆周均布在诱虫灯(1)周围,漏斗(3)安装在箱体(4)上且位于诱虫灯(1)下方,箱体(4)内设有与漏斗(3)连通的第一昆虫通道(5)以及与第一昆虫通道(5)连通的第二昆虫通道(6),第二昆虫通道(6)下方设置有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包括倾斜的振动板(7)以及位于振动板(7)下端处的挡板(8),振动板(7)下方设有皮带(9),皮带(9)上方设有补光灯(10)和相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情测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三个竖直的第一侧板(11)和一个倾斜设置的底框(12),所述振动板(7)固定在转动轴(13)上,转动轴(13)穿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1)且与第一侧板(11)转动连接,振动板(7)下侧面上设有振动电机(14),第一侧板(11)中的至少一个与箱体(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虫情测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1)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位于第一侧板(11)下方,所述挡板(8)位于连接板(15)之间且与连接板(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虫情测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昆虫通道(5)倾斜设置,第一昆虫通道(5)上连通有竖直的雨水通道(16),第一昆虫通道(5)内设有第一翻板,第一翻板由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周在伟杨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