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83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所述侧板顶部沿厚度方向向内倾斜设置,其包括侧空气隔热层、侧水热层和内空气通道,侧空气隔热层设在侧板内靠近外侧区域,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空气通道;侧水热层设在侧板内靠近内侧区域,包括若干等距布置的水热通道,内空气通道与水热通道等距交错布置,使得侧板内靠近外侧以及内侧区域的通道数量、布置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为集装箱装备供热保温的功能,侧板可通过水热管可为承载物料提供热量,并利用空气隔热层有效保温,满足异位好氧稳定工艺中对温度的要求,并降低所需能耗;侧板可由再生塑料挤塑成型,实现以废治废,在保证使用强度及需求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


[0001]本技术涉及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装备功能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

技术介绍

[0002]存量垃圾是指在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填埋场中进行较长时间稳定处理的生活垃圾。
[0003]目前存量垃圾堆场治理方法分为原位治理和异位治理两大类,原位治理技术是通过强制通入空气、渗滤液营养调配后注入回灌,使垃圾堆体处于准好氧环境,有机垃圾降解速率快速增加,但其稳定化耗时较长(1

3年),无法满足土地置换的迫切需求,且存在投资与运行成本较高、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等问题。为解决原位好氧稳定技术存在的问题,异位好氧稳定技术逐渐兴起。异位治理是对存量垃圾进行开采、异位预处理、筛分以及后续的分选资源化等一系列连续处理的过程,具有快速释放土地空间、材料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优势,而且还可以避免填埋场由于渗滤液持续产生而造成后期维护管理费用。
[0004]但由于目前国内存量垃圾异位治理技术仍以借鉴其他行业如采矿业相应技术为主,露天开挖后敞开运输至露天置场中晾晒,一段时间后进行筛分。而相比于稳定的矿石,未达到稳定化的存量垃圾易产生渗滤液及恶臭异味气体,若仍按照采矿业粗放的开采、运输、贮藏技术,必然会在治理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堆体晾晒效果受天气情况与空气湿度的制约,且往往仅表层含水率有所下降,堆体内部仍有较高含水率且处于缺氧环境,影响到后续的筛分与资源化效果。
[0005]公开号CN11157046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存量生活垃圾异位好氧强化稳定化系统及方法,通过构建挖采物置场在一周内即可实现对存量垃圾含水率高效控制、加速好氧稳定过程,并同步实现二次污染防控。但该技术需额外设置固定床,而由于固定床堆高受限(一般不高于2m),导致固定床所需占地面积较大,受地形影响较大,还存在建造周期较长、投资金额较大,填埋场治理完毕后难以再回收利用等问题,同时开挖出的存量垃圾运输至固定床的过程中渗滤液与恶臭异味气体的二次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
[0006]集装箱由于其标准化易于管理、堆叠放置减少占地面积、运输灵活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用来代替传统挖采物固定床。但由于存量垃圾挖采物稳定化过程需在全密闭环境中进行强制通风并保持恒定适宜温度,因此需通过在集装箱内安装专用功能内衬承载挖采物,并提供密闭环境实现供热保温等功能。
[0007]公开号CN20707256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热内衬,采用双面铝膜编织布材料用做集装箱隔热内衬,同时通过磁性固定部实现和集装箱内壁磁性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但该技术内衬结构复杂,制造与加工繁琐,此外磁性固定不够牢固,内衬在运输过程可能会发生横向与纵向位移,同时作为保温材料的双面铝膜编织布隔热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散热,不适合长时间隔热保温,同时其价格较高、投资金额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存量垃圾挖采物异位好氧稳定技术以工程建设为主,建造构筑物存在周期长、投资大、占地面积大、难以回收再利用等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的集装箱装备,实现存量垃圾挖采物方便快捷高效的全封闭运输与好氧稳定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实现为集装箱装备供热保温的功能,此外该侧板以废治废,在保证使用强度及需求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侧空气隔热层、侧水热层和内空气通道,侧空气隔热层设在侧板内靠近外侧区域,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空气通道;侧水热层设在侧板内靠近内侧区域,包括若干等距布置的水热通道,内空气通道与水热通道等距交错布置,使得侧板内靠近外侧以及内侧区域的通道数量、布置保持一致。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顶部区域沿厚度方向内呈45
°
倾斜,用于与集装箱功能内衬的顶板相应部位进行连接,功能内衬组装完毕后倾斜低端一侧面向内衬载物区,倾斜高端一侧面向集装箱侧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采用再生塑料挤塑成型。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侧空气隔热层与集装箱内衬的顶板顶部空气层的布置相对应,对接后形成完整的外周空气隔热层;所述侧水热层与集装箱内衬的顶板顶部水热层的布置相对应,对接后形成完整的外周水热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侧空气隔热层与侧板外侧相距5

20mm;空气通道长30

80mm、宽10

30mm,空气通道之间间隔5

30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侧水热层与侧板内侧相距5

20mm;内空气通道与水热通道均长30

80mm、宽10

30mm,水热通道之间间隔60

80mm,内空气通道之间间隔60

80mm,相邻水热通道与内空气通道之间间隔5

30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铁丝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的侧板可通过水热通道可为承载物料提供热量,并利用空气隔热层有效保温,满足异位好氧稳定工艺中对温度的要求,并降低所需能耗。
[0018](2)本技术的侧板上内空气通道与水热通道等距交错布置,使得倾斜低端与倾斜高端的通道数量、布置保持一致,保证挤出成型时侧板不易变形,满足使用精度。
[0019](3)本技术的侧板可由再生塑料挤塑成型,实现以废治废,在保证使用强度及需求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3D示意图。
[0023]其中:1、侧空气隔热层;2、空气通道;3、侧水热层;4、水热通道;5、内空气通道;6、铁丝网;7、45
°
倾斜拼接面;8、侧板内侧;9、侧板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本实施例的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功能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包括侧空气隔热层1、侧水热层3、内空气通道5和铁丝网6,其中侧板顶部区域沿厚度方向内呈45
°
倾斜(如图1所示),用于与集装箱功能内衬的顶板相应部位进行连接,功能内衬组装完毕后倾斜低端一侧(下简称侧板内侧8)面向功能内衬载物区,倾斜高端一侧(下简称侧板外侧9)面向集装箱侧壁。
[0026]侧空气隔热层1设置在侧板内靠近外侧区域,由若干等距布置的空气通道2组成,与顶板顶部空气层的布置相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侧空气隔热层、侧水热层和内空气通道,侧空气隔热层设在侧板内靠近外侧区域,包括若干等距设置的空气通道;侧水热层设在侧板内靠近内侧区域,包括若干等距布置的水热通道,内空气通道与水热通道等距交错布置,使得侧板内靠近外侧以及内侧区域的通道数量、布置保持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顶部区域沿厚度方向内呈45
°
倾斜,用于与集装箱功能内衬的顶板相应部位进行连接,功能内衬组装完毕后倾斜低端一侧面向内衬载物区,倾斜高端一侧面向集装箱侧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采用再生塑料挤塑成型。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集装箱内衬的供热保温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空气隔热层与集装箱内衬的顶板顶部空气层的布置相对应,对接后形成完整的外周空气隔热层;所述侧水热层与集装箱内衬的顶板顶部水热层的布置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潘周志陈轶凡吕宜廉郭小境杨智力朱俊伟李平海薛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