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046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9
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横向墙体、纵向墙体、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纵梁、结构柱、第一梁墙铰接节点、第二梁墙铰接节点、梁梁铰接节点和梁柱铰接节点;第一梁墙铰接节点设在第一横梁与纵向墙体之间,包括第一搭接件和第一搭接口;第二梁墙铰接节点设在第二横梁与横向墙体之间,包括第二搭接件和第二搭接口;梁梁铰接节点设在第三横梁与纵梁之间,包括第三搭接件和第三搭接口;梁柱铰接节点设在第四横梁与结构柱之间,包括第四搭接件和第四搭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装配式框架结构难以安装,现浇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以及采用临时支撑体系安全风险较高、消耗大量人工和措施性材料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本申请的技术最为接近;一般情况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组成,其中预制柱和预制梁通过湿式节点实现刚性连接,形成框架共同承担竖向和水平作用,使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与现浇框架结构基本等同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但是,当采用这种“等同现浇”的理念进行设计时,为满足梁

柱节点刚性连接的需求,梁端下部纵筋锚固于节点核心区内。当构件截面尺寸较小时,易出现节点区连接钢筋密集导致的难以安装和现浇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问题。另外,在施工阶段,需在预制梁及叠合板底板设置临时支撑。当建筑层高较大,且预制梁重量较高时,其临时支撑体系易属于危大或超危大分项工程,安全风险较高,且在施工过程消耗大量人工和措施性材料,未能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绿色、高效的建造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易出现节点区连接钢筋密集导致的难以安装和现浇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当建筑层高较大时采用临时支撑体系安全风险较高,消耗大量人工和措施性材料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有横向墙体、纵向墙体、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纵梁和结构柱;还包括有第一梁墙铰接节点、第二梁墙铰接节点、梁梁铰接节点和梁柱铰接节点;所述第一梁墙铰接节点设置在第一横梁与纵向墙体之间,将第一横梁与纵向墙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梁墙铰接节点包括有第一搭接件和第一搭接口;所述第一搭接件设置在第一横梁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一搭接口设在纵向墙体的顶面中部、靠近第一横梁一侧;所述第一搭接件对应搭接在第一搭接口中;所述第一搭接口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第二梁墙铰接节点设置在第二横梁与横向墙体之间,将第二横梁与横向墙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梁墙铰接节点包括有第二搭接件和第二搭接口;所述第二搭接件设置在第二横梁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二搭接口设在横向墙体的端面顶部、靠近第二横梁一侧;所述第二搭接件对应搭接在第二搭接口中;所述第二搭接口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梁梁铰接节点设置在第三横梁与纵梁之间,将第三横梁与纵梁铰接连接;所述梁梁铰接节点包括有第三搭接件和第三搭接口;所述第三搭接件设置在第三横梁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三搭接口设在纵梁的两侧面上部;所述第三搭接件对应搭接在第三搭接口中;所述第三搭接口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梁柱铰接节点设置在第四横梁与结构柱之间,将第四横梁与结构柱铰接连接;所述梁柱铰接节点包括有第四搭接件和第四搭接口;所述第四搭
接件设置在第四横梁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四搭接口设在结构柱的侧面上部;所述第四搭接件对应搭接在第四搭接口中;所述第四搭接口中浇筑有混凝土。
[0006]优选的,还包括有刚性节点;所述刚性节点设置在设置在第一横梁与纵向墙体之间和/第二横梁与横向墙体之间和/第三横梁与纵梁之间和/第四横梁与结构柱之间;所述刚性节点为湿式节点,由混泥土浇筑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搭接件为钢板,在第一横梁的每端设置有一块或者两块;所述第一搭接件包括有第一搭接板主体和第一搭接端;所述第一搭接板主体呈矩形,竖向埋在第一横梁中;所述第一搭接端设在第一搭接板主体的外侧边上部,且与第一搭接板主体一体形成;所述第一搭接端搭接在第一搭接口中。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搭接件为钢板,在第二横梁的每端设置有一块或者两块;所述第二搭接件包括有第二搭接板主体和第二搭接端;所述第二搭接板主体呈矩形,竖向埋在第二横梁中;所述第二搭接端设在第二搭接板主体的外侧边上部,且与第二搭接板主体一体成形;所述第二搭接端搭接在第二搭接口中。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搭接件为钢筋混凝土凸块,且与第二横梁一体成形;所述横向墙体的端面上、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搭接块;所述第二搭接口由第一搭接块与位于第一搭接块上部的横向墙体的端面围合成;所述第二搭接件搭接在第一搭接块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搭接件为钢板,在第三横梁的每端设置有一块或者两块;所述第三搭接件包括有第三搭接板主体和第三搭接端;所述第三搭接板主体呈矩形,竖向埋在第三横梁中;所述第三搭接端设在第三搭接板主体的外侧边上部,且与第三搭接板主体一体成形;所述第三搭接端搭接在第三搭接口中。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搭接件为钢筋混凝土搭接端,且与第三横梁一体成形;所述纵梁的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搭接块;所述第三搭接口由第二搭接块与位于第二搭接块上部的纵梁的侧面围合成;所述第三搭接件搭接在第二搭接块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四搭接件为钢板,在第四横梁的每端设置有一块或者两块;所述第四搭接件包括有第四搭接板主体和第四搭接端;所述第四搭接板主体呈矩形,竖向埋在第四横梁中;所述第四搭接端设在第四搭接板主体的外侧边上部,且与第四搭接板主体一体成形;所述第四搭接端搭接在第四搭接口中。
[0013]优选的,所述第四搭接件为钢筋混凝土搭接端,且与第四横梁一体成形;所述结构柱的侧面上、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搭接块;所述第四搭接口由第三搭接块与位于第三搭接块上部的结构柱侧面围合成;所述第四搭接件搭接在第三搭接块上。
[0014]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15]步骤一,横向墙体和纵向墙体的安装。
[0016]步骤二,横向墙体和纵向墙体底部的套筒灌浆。
[0017]步骤三,结构柱的安装。
[0018]步骤四,结构柱底部的套筒灌浆。
[0019]步骤五,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纵梁的安装。
[0020]步骤六,进行第一搭接口、第二搭接口、第三搭接口和第四搭接口处的混凝土浇筑。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节点包括有铰接节点和刚接节点,将竖向结构构件分为竖向抗震构件和竖向抗重力构件;竖向抗震构件是指主要能够承担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力及相应的竖向荷载的构件;竖向抗重力构件指仅承担竖向荷载,其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可忽略的构件,本申请的这种结构形式既满足施工、使用阶段的要求,又满足结构抗震性能要求。
[0023]2、本专利技术优化了关键部位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的连接节点,将关键部位的梁

柱节点由刚性连接转换为自适应连接,使其由刚性连接变为铰接连接,解决了竖向与水平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导致难以安装的问题,大幅降低了预制构件安装难度,并提高梁

柱节点区混凝土浇筑质量,有利于提升建造效率和建筑质量。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有横向墙体(1)、纵向墙体(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纵梁(7)和结构柱(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梁墙铰接节点(9)、第二梁墙铰接节点(10)、梁梁铰接节点(11)和梁柱铰接节点(12);所述第一梁墙铰接节点(9)设置在第一横梁(3)与纵向墙体(2)之间,将第一横梁(3)与纵向墙体(2)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梁墙铰接节点(9)包括有第一搭接件(9.1)和第一搭接口(9.2);所述第一搭接件(9.1)设置在第一横梁(3)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一搭接口(9.2)设在纵向墙体(2)的顶面中部、靠近第一横梁(3)一侧;所述第一搭接件(9.1)对应搭接在第一搭接口(9.2)中;所述第一搭接口(9.2)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第二梁墙铰接节点(10)设置在第二横梁(4)与横向墙体(1)之间,将第二横梁(4)与横向墙体(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梁墙铰接节点(10)包括有第二搭接件(10.1)和第二搭接口(10.2);所述第二搭接件(10.1)设置在第二横梁(4)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二搭接口(10.2)设在横向墙体(1)的端面顶部、靠近第二横梁(4)一侧;所述第二搭接件(10.1)对应搭接在第二搭接口(10.2)中;所述第二搭接口(10.2)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梁梁铰接节点(11)设置在第三横梁(5)与纵梁(7)之间,将第三横梁(5)与纵梁(7)铰接连接;所述梁梁铰接节点(11)包括有第三搭接件(11.1)和第三搭接口(11.2);所述第三搭接件(11.1)设置在第三横梁(5)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三搭接口(11.2)设在纵梁(7)的两侧面上部;所述第三搭接件(11.1)对应搭接在第三搭接口(11.2)中;所述第三搭接口(11.2)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梁柱铰接节点(12)设置在第四横梁(6)与结构柱(8)之间,将第四横梁(6)与结构柱(8)铰接连接;所述梁柱铰接节点(12)包括有第四搭接件(12.1)和第四搭接口(12.2);所述第四搭接件(12.1)设置在第四横梁(6)的两端面上部;所述第四搭接口(12.2)设在结构柱(8)的侧面上部;所述第四搭接件(12.1)对应搭接在第四搭接口(12.2)中;所述第四搭接口(12.2)中浇筑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刚性节点;所述刚性节点设置在设置在第一横梁(3)与纵向墙体(2)之间和/第二横梁(4)与横向墙体(1)之间和/第三横梁(5)与纵梁(7)之间和/第四横梁(6)与结构柱(8)之间;所述刚性节点为湿式节点,由混泥土浇筑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件(9.1)为钢板,在第一横梁(3)的每端设置有一块或者两块;所述第一搭接件(9.1)包括有第一搭接板主体(9.1.1)和第一搭接端(9.1.2);所述第一搭接板主体(9.1.1)呈矩形,竖向埋在第一横梁(3)中;所述第一搭接端(9.1.2)设在第一搭接板主体(9.1.1)的外侧边上部,且与第一搭接板主体(9.1.1)一体形成;所述第一搭接端(9.1.2)搭接在第一搭接口(9.2)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自适应竖向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件(10.1)为钢板,在第二横梁(4)的每端设置有一块或者两块;所述第二搭接件(10.1)包括有第二搭接板主体(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雪源李浩周威刘强詹必雄王建龙戴承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