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双头电源线包括电源线及分别连接于电源线两端的两个插头,其生产过程一般包括组装、注塑及检测等;其中,双头电源线的组装过程又涉及到去外皮、去内皮及铆压等多个工序。
[0003]现有的双头电源线组装设备,一般包括去外皮设备、去内皮设备及铆压设备,各加工设备之间相互独立作业,通过操作人员进行上下料,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大规模批量化生产需求。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能够实现双头电源线在注塑之前的全自动组装,提升了作业效率及产品良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裁线设备、用于带动第一夹具循环流动的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衔接并用于带动第二夹具循环流动的第二输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一侧的头端组装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一侧的尾端组装设备、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所述裁线设备能够裁切出预设长度的电源线;所述第一机械手能够将电源线弯成U形并上料至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机械手能够将所述第一输送线输出的电源线上料至所述第二夹具。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具及所述第二夹具均包括夹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及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的裁线设备(20)、用于带动第一夹具(31)循环流动的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衔接并用于带动第二夹具(32)循环流动的第二输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一侧的头端组装设备(100)、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一侧的尾端组装设备(200)、第一机械手(50)和第二机械手(60);所述裁线设备(20)能够裁切出预设长度的电源线;所述第一机械手(50)能够将电源线弯成U形并上料至所述第一夹具(31);所述第二机械手(60)能够将所述第一输送线输出的电源线上料至所述第二夹具(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31)及所述第二夹具(32)均包括夹具板(33)及位于所述夹具板(33)上的两个第三夹爪机构(34),两个所述第三夹爪机构(34)沿电源线的输送方向间隔且前后错开设置,分别用于固定呈U形的电源线的两直线段;所述第二夹具(32)的两个所述第三夹爪机构(34)之间设置有承载板(11),所述承载板(11)与所述机架(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远离所述裁线设备(20)的一侧设置有接线块(12),所述接线块(12)的顶面开设有两端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裁线设备(20)的切口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机械手(50)设置在位于所述裁线设备(20)与所述接线块(12)之间的所述第一夹具(31)的上方,包括旋转座(51)、连接于所述旋转座(51)上的第一夹爪机构(52)、驱动所述旋转座(51)旋转及升降的旋转座驱动机构(53);所述第一夹爪机构(52)的旋转中心线与两个所述第三夹爪机构(34)的对称中心线共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组装设备(100)及所述尾端组装设备(200)的上游端均设置有定位装置(40);所述定位装置(40)包括定位支架(41)、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架(41)上并开设有定位凹槽(421)的定位支撑块(42)、位于所述定位凹槽(421)的一端并与所述定位支架(41)偏心转动连接的转动件(43)及接近开关(44),所述接近开关(44)位于所述转动件(43)的上方并与所述定位支架(4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组装设备(100)及所述尾端组装设备(200)均包括沿电源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去外皮装置(1)、去内皮装置(5)及铆压装置(7),所述去外皮装置(1)及所述去内皮装置(5)之间设置有极性定位装置(3);所述极性定位装置(3)包括极性定位支架(301)、连接于所述极性定位支架(301)上的内轴(302)、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302)外侧的外轴(303)、用于驱动所述外轴(303)转动的外轴驱动机构(304)、与所述外轴(303)连接的第四夹爪机构(305)及位于所述第四夹爪机构(305)的上方的第一CCD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旺,陈志燿,廖孝君,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