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88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电子烟,包括杆体、烟弹和雾化器,所述杆体包括外管与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外管内,该支架内设有电控制组件,所述外管设有容纳烟弹的容置腔,所述支架的一侧与烟弹连接,该支架的另一侧与雾化器连接,所述电控制组件与烟弹、雾化器电性连接,所述杆体上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巧,两头可设置不同口味的烟油,使用者可根据需求更换烟弹或雾化器;外管设于烟弹和支架的外侧,整体结构密封性好,避免烟油在使用过程中泄露,且烟弹容置于外管内,设计小巧,便于携带和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电子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烟油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一般电子烟结构的口味单一,其在杆体的一侧设置吸嘴供使用者吸食,因此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多口味的需求。即使市场上出现了少数的双头电子烟结构,但是上述双头电子烟结构不够简巧,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亦不便于及时更换或补充烟油;而且,现有的双头电子烟结构密封性较差,在使用时另一端需要被颠倒,因此容易出现烟油泄露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巧、密封型双头电子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头电子烟,包括杆体、烟弹和雾化器,所述杆体包括外管与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外管内,该支架内设有电控制组件,所述外管设有容纳烟弹的容置腔,所述支架的一侧与烟弹连接,该支架的另一侧与雾化器连接,所述电控制组件与烟弹、雾化器电性连接,所述杆体上设有通气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嘴、油杯和底座,所述油杯内设有通气管、第一发热体和第一储油腔,两个所述第一储油腔分别设在通气管的两侧,所述通气管的下侧设有第一雾化室,所述第一发热体安装在第一雾化室内,所述第一雾化室内设有与第一储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孔,所述底座设有第二绝缘圈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在第二绝缘圈内,所述第一发热体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电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第一通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一绝缘圈,所述第一电极设在第一绝缘圈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烟弹包括第二吸嘴和烟弹体,所述第二吸嘴连接在烟弹体的一侧,所述烟弹体内设有通气道、第二发热体和第二储油腔,两个所述第二储油腔分别设在通气道的两侧,所述通气道的下侧设有第二雾化室,所述第二发热体安装在第二雾化室内,所述第二雾化室内设有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的第二进油孔,所述烟弹体底部设有第三绝缘圈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在第三绝缘圈内,所述第二发热体与第三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极与电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烟弹体的外侧设有第二通气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嘴内部的两侧设有出气道,所述通气道设有与出气道连接的连通孔,所述出气道内分别设有用于过滤烟雾的过滤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外管之间设有O型圈,该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磁性体,所述
烟弹设有第二磁性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弹针,所述第三电极与弹针电性连接,所述弹针与电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设有弹针密封硅胶,所述弹针密封硅胶安装在支架的上侧,该弹针密封硅胶用于固定弹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制组件包括电芯和控制板,所述电芯和控制板设在杆体内,所述杆体上安装有按键和指示灯,所述控制板与电芯、按键和指示灯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两侧设有气流传感器和插拔检测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插拔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巧,两头可设置不同口味的烟油,使用者可根据需求更换烟弹或雾化器;外管设于烟弹和支架的外侧,整体结构密封性好,避免烟油在使用过程中泄露,且烟弹容置于外管内,设计小巧,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施例爆炸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烟弹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杆体的剖面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雾化器的剖面图;
[0020]图中,杆体1;外管11;容置腔111;支架12;O型圈121;第一磁性体122;第一绝缘圈123;第一电极124;弹针125;弹针密封硅胶126;
[0021]烟弹2;第二吸嘴21;出气道211;烟弹体22;通气道221;第二储油腔222;第二雾化室223;第二发热体224;第二进油孔225;第二磁性体226;第三绝缘圈227;第三电极228;连通孔229;第二通气孔;
[0022]雾化器3;第一吸嘴31;油杯32;通气管321;第一雾化室322;第一发热体323;第一进油孔324;第二绝缘圈325;第二电极326;底座33;第一通气孔;
[0023]电控制组件4;电芯41;控制板42;按键43;指示灯44;灯罩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请参阅图1

4,一种双头电子烟,包括杆体1、烟弹2和雾化器3,所述杆体1包括外管11和支架12,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11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支架12安装在外管11内,所述支架12内设有电控制组件4,所述外管11设有容纳烟弹2的容置腔111,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减少本实施例的尺寸,便于使用者携带,所述支架12的一侧与烟弹2连接,该支架12的另一侧与雾化器3螺纹连接,所述电控制组件4与烟弹2、雾化器3电性连接,所述杆体1上设有通气孔。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制组件4包括电芯41和控制板42,所述电芯41和控制板42设在杆体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体1上设有与电芯41电连接的TYP

C充电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杆体1上安装有按键43和指示灯44,所述控制板42与电芯41、按键43和指示灯44电性连
接。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2的上下两侧设有气流传感器和插拔检测传感器(图中均未示出),所述气流传感器、插拔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42电性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流的通过,当使用者对烟弹2或雾化器3吸气时,电路接通且控制板42使指示灯44发光,插拔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烟弹2或雾化器3的插入与拔出状态。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2与外管11之间设有O型圈121,所述O型圈121套设在支架12上端的外侧,所述支架12的上端设有第一磁性体122,所述烟弹2设有第二磁性体226,所述烟弹2与支架12之间为磁吸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嘴31、油杯32和底座33,所述油杯32内设有通气管321、第一发热体323和第一储油腔328,两个所述第一储油腔328分别设在通气管321的两侧,所述通气管321的下侧设有第一雾化室322,所述第一发热体323安装在第一雾化室322内,所述第一发热体323选用陶瓷材料,所述第一雾化室322内设有与第一储油腔328连通的第一进油孔324,所述底座33设有第二绝缘圈325和第二电极326,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烟弹和雾化器,所述杆体包括外管与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外管内,该支架内设有电控制组件,所述外管设有容纳烟弹的容置腔,所述支架的一侧与烟弹连接,该支架的另一侧与雾化器连接,所述电控制组件与烟弹、雾化器电性连接,所述杆体上设有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嘴、油杯和底座,所述油杯内设有通气管、第一发热体和第一储油腔,两个所述第一储油腔分别设在通气管的两侧,所述通气管的下侧设有第一雾化室,所述第一发热体安装在第一雾化室内,所述第一雾化室内设有与第一储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孔,所述底座设有第二绝缘圈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在第二绝缘圈内,所述第一发热体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电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第一通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一绝缘圈,所述第一电极设在第一绝缘圈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包括第二吸嘴和烟弹体,所述第二吸嘴连接在烟弹体的一侧,所述烟弹体内设有通气道、第二发热体和第二储油腔,两个所述第二储油腔分别设在通气道的两侧,所述通气道的下侧设有第二雾化室,所述第二发热体安装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麦凯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