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66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插秧机的插秧形式单一且秧爪的抓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秧苗送料部件包括用于储存偏生秧和偏熟秧存料装置、用于对偏生秧和偏熟秧进行交错式插秧效果的插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送料部件的秧苗配料过程简洁易操作,还能使秧苗的过程中能自动完成左右来回横横移以切换位置,能够实现秧苗的交错式布局。局。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

技术介绍

[0002]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通过秧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
[0003]插秧机的秧苗因为只能从出秧口处被秧爪抓取,所以大量密集排布在秧苗箱内的秧苗在下方被抓取后,倘若出秧口处堆积的秧苗稀疏,秧爪就很容易产生空抓的现象。
[0004]秧苗的父本会自然条件下进行自动授粉,但是限于各方面的不可控因素,有些父本秧苗未必会在授粉季时向母本授粉,最终会导致稻田的这部分位置无法成秧。
[0005]所以,申请人在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解决方式,该方式将父本秧苗设置成两期不同阶段的类型:一种是偏熟秧,它们能够在早期进行授粉作业;另一种是偏生秧,它们相比于偏熟秧会稍迟进行授粉作业。将两者育秧期间隔设置在7

10天左右,然后它们在育秧期又会具有2

3天的授粉期,当偏熟秧因为自然因素导致无法授粉时,偏生秧还能在之后的7

10天时间段进行二次授粉,对授粉的全面度做了进一步的保险,能够有效避免单种秧苗所产生的授粉不全的现象。
[0006]因此,为了提供能够使得两种父本秧苗进行交错插秧的插秧机,那么就得对其插秧装置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插秧机的插秧形式单一且秧爪的抓取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偏生秧和偏熟秧存料装置、用于对偏生秧和偏熟秧进行交错式插秧效果的插秧装置;
[0010]所述的存料装置包括具有腔室的存料箱,存料箱的中间设有挡板,挡板将腔室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升降滑动设有第一抬升板和第二抬升板,第一抬升板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一抬升杆,第二抬升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抬升杆,存料箱上还转动设有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处于同一高度,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均具有内孔且内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抬升杆螺纹套设在第一抬升环套上,第二抬升杆螺纹涛摄在第二抬升环套上,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上均固态套设有抬升齿轮,存料箱上还固定设有抬升电机及变速器组件,抬升电机及变速器组件的输出轴固定设有一抬升盘,抬升盘的外圈设有部分齿体,抬升盘处于两个抬升齿轮之间,抬升盘转动一个周期过程中其齿体能分别与两个抬升齿轮啮合。
[0011]在上述的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中,所述的插秧装置包括固定架体、横向滑动设置在固定架体上的活动架体、横向滑动设置在活动架体上且倾斜设置的秧箱、设置在固定架体上的若干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秧爪组件、横向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并用于提供各个秧爪组件运作动力的驱动主轴;
[0012]秧爪组件包括爪体支架和中心对称转动设置在爪体支架上的两个秧爪;
[0013]秧箱上横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隔板,相邻两个隔板形成用于存放秧苗的秧室,偏熟秧和偏生秧以交错分布的形式存依次放在各个秧室中;
[0014]活动架体的底部设有挡秧板,秧箱的底部贴在挡秧板上,挡秧板的外端横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出秧口,插秧机的秧爪从出秧口将秧苗抓出,相邻出秧口的间距与相邻隔板的间距相同,且相邻出秧口的间距与插秧机的相邻两组秧爪组件的横向间隔也相同,出秧口的数量与秧室的数量相同,每个出秧口分别对应设置在秧室底部,活动架体上还固定设有用于驱动秧箱在活动架体上横向来回滑动的活动驱动组件,秧箱相对活动架体横向滑动过程中出秧口始终处于其原来的秧室下方并与秧室连通;
[0015]活动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动架体上的旋转驱动元件及变速器组件、固定设置在旋转驱动元件及变速器组件的输出轴端部的凸轮块、横向固定设置在秧箱上的两个对称板,凸轮块位于两个对称板的中间,凸轮块在旋转的过程中能依次顶贴于这两个对称板上以使得秧箱进行横向来回移动;
[0016]固定架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架体相对其进行横向来回运动的切换驱动组件,该切换驱动组件驱使活动架体移动到两个极限位置时同一位置的出秧口分别与相邻两组秧爪组件竖向对准,且切换驱动组件能实现活动架体在这两个极限位置时具有足够秧爪从出秧口将秧苗取出的停滞时间。
[0017]在上述的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中,所属的切换驱动组件包括横向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体且与驱动主轴平行的切换主轴、紧绷套设在驱动主轴和切换主轴上的传输带、固定设置在活动架体上并且与其高度对齐的架板;
[0018]切换主轴上开设有一圈封闭性的环状引导槽,该环状引导槽由以此对接的四部分组成,以横向位移作为参考系:第一部分为倾斜弧形的横向位移递增部分,第二部分为圆弧形的第一横向位移不动部分,第三部分为倾斜弧形的横向位移递减部分,第四部分为圆弧形的第二横向位移不动部分;
[0019]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横向总位移相同且轴向角度也相同,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轴向角度相同且处于同一虚拟圆环上;
[0020]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横向总位移与相邻两组秧爪组件的横向间隔相同;
[0021]架板上朝向切换主轴的一侧固定设有引导体,引到体嵌入到环状引导槽内;
[0022]在切换主轴转动一个周期的过程中,随着切换主轴的转动嵌入在环状引导槽内的引导体会依次产生横向右移、静置、横向左移、静置的周期性运作。
[0023]在上述的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中,所述的环状引导槽具有若干个分别以横向平行的形式分布在切换主轴上,引导体与环状引导槽数量相同也以横行平行的方式固定在架板上,各个引导体一一嵌入在各个环状引导槽。
[0024]在上述的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中,所述的活动架体的两侧还设有限位板,秧箱两侧边缘的隔板在移动到两侧极限位置时会被限位板阻挡。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送料部件的秧苗配料过程简洁易操作,还能使秧苗的过程中能自动完成左右来回横横移以切换位置,能够实现秧苗的交错式布局。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插秧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插秧装置的秧箱在切换到第一插秧工位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插秧装置的秧箱在切换到第二插秧工位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活动架体与秧箱的位置结构关系图;
[0030]图5是秧箱相对于活动支架移动到最左侧时的位置结构关系图;
[0031]图6是秧箱相对于活动支架移动到最右侧时的位置结构关系图;
[0032]图7是引导体处于环状引导槽第二部分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引导体处于环状引导槽第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偏生秧和偏熟秧存料装置、用于对偏生秧和偏熟秧进行交错式插秧效果的插秧装置;所述的存料装置包括具有腔室的存料箱(18),存料箱(18)的中间设有挡板,挡板将腔室分为第一腔(19)和第二腔(20),第一腔(19)和第二腔(20)分别升降滑动设有第一抬升板(21)和第二抬升板(22),第一抬升板(21)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一抬升杆,第二抬升板(22)的底部设有第二抬升杆,存料箱(18)上还转动设有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处于同一高度,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均具有内孔且内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抬升杆螺纹套设在第一抬升环套上,第二抬升杆螺纹涛摄在第二抬升环套上,第一抬升环套和第二抬升环套上均固态套设有抬升齿轮(23),存料箱(18)上还固定设有抬升电机及变速器组件(24),抬升电机及变速器组件(24)的输出轴固定设有一抬升盘(25),抬升盘(25)的外圈设有部分齿体(26),抬升盘(25)处于两个抬升齿轮(23)之间,抬升盘(25)转动一个周期过程中其齿体(26)能分别与两个抬升齿轮(23)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插秧机的周期切换式秧苗送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秧装置包括固定架体(1)、横向滑动设置在固定架体(1)上的活动架体(2)、横向滑动设置在活动架体(2)上且倾斜设置的秧箱(3)、设置在固定架体(1)上的若干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秧爪组件、横向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并用于提供各个秧爪组件运作动力的驱动主轴(8);秧爪组件包括爪体支架和中心对称转动设置在爪体支架上的两个秧爪;秧箱(3)上横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隔板(4),相邻两个隔板(4)形成用于存放秧苗的秧室(5),偏熟秧和偏生秧以交错分布的形式存依次放在各个秧室(5)中;活动架体(2)的底部设有挡秧板(6),秧箱(3)的底部贴在挡秧板(6)上,挡秧板(6)的外端横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出秧口(7),插秧机的秧爪从出秧口(7)将秧苗抓出,相邻出秧口(7)的间距与相邻隔板(4)的间距相同,且相邻出秧口(7)的间距与插秧机的相邻两组秧爪组件的横向间隔也相同,出秧口(7)的数量与秧室(5)的数量相同,每个出秧口(7)分别对应设置在秧室(5)底部,活动架体(2)上还固定设有用于驱动秧箱(3)在活动架体(2)上横向来回滑动的活动驱动组件,秧箱(3)相对活动架体(2)横向滑动过程中出秧口(7)始终处于其原来的秧室(5)下方并与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锦大翁晓星黄赟赵晋王建军黄益峰王刚钱钰斌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