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8965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乳酸菌剂由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菌粉、鼠李糖乳杆菌X253菌粉、低聚果糖、麦芽糊精份及乳糖醇等混匀即得,可用于制备食品、保健品或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胃肠液的耐受及肠道上皮细胞粘附性好,可辅助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恢复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并缓解抗生素治疗带来的口腔异味等不良反应。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涉及一种乳酸菌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杆菌在我国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80%,已经证实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癌,胃溃疡等)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患者口腔异味及慢性胃炎,症状表现为口臭、上腹饱胀、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及呕吐等,还有15~2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性溃疡的一些相关现象,比如饥饿痛及餐后痛等,影响进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0003]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仍以抗生素三联法治疗为主,即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联用或是铋盐结合两种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虽然三联法治疗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抗生素会引起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出现特殊的口气、胃肠道不适,腹部胀痛、恶心难受、腹泻及便秘等一系列消化道病症,甚至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出现耐药性菌株等更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治疗反复性。
[0004]诸多研究表明,将含双歧杆菌及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胃肠道细菌感染的辅助治疗方案疗效突出。通过益生菌恢复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益生菌不仅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和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还能部分替代抗菌药物,具有使用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针对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特异性菌种的选择及益生菌间的复配仍是极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以达到辅助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并缓解抗生素治疗带来的口腔异味不良反应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上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的一种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上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在制备食品、保健品、药物、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以重量份数计,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
[0010]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2~3份、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2~3份、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菌粉3~4份、鼠李糖乳杆菌X253菌粉3~4份、低聚果糖10~40份、麦芽糊精10~40份及乳糖醇10~20份。
[0011]作为一种限定,所述原料还包括风味粉2~5份。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风味粉为水果粉。
[0013]其中,风味粉包括水果粉蔬菜粉等,起调味作用,增加产品风味。
[0014]水果粉为速溶水果粉,是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组分,取果肉榨得果汁后,分离果汁与果渣,用3倍体积的25%乙醇除杂,得滤汁,将滤汁浓缩结晶后研磨得果汁粉;取果渣干燥粉碎得果渣粉,取果汁粉与果渣粉混匀过筛即得水果粉。
[0015]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和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的含菌量均≥1
×
108cfu/g;所述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菌粉和鼠李糖乳杆菌X253菌粉的含量均≥0.8
×
108cfu/g。
[0016]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株已于2011年3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691,拉丁文名称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N1115,其在专利号为201110357058.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首次公开;
[0017]植物乳杆菌N3117菌株已于2014年12月0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0133,拉丁文名称是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3117。
[0018]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是从婴儿或幼儿肠道菌群中分离筛选出来的,该菌株已于2019年8月2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403,拉丁文名称是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其在申请号为202010259210.8的在线专利申请文件中首次公开。
[0019]鼠李糖乳杆菌X253是从我国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筛选出来的,该菌株己于2019年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404,拉丁文名称是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在申请号为202010258772.0的在线专利申请文件中首次公开;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取所有原料混匀即得。
[0021]将制得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通过灌装机灌装、密封,获得2g/条的单独包装乳酸菌剂;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储藏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防止高温,仓库温度不高于30℃。
[0022]作为一种限定,所述原料是经粉碎、过筛所得。
[0023]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上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在制备食品、保健品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应用时将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添加入所制备产品的原料中使用。
[0024]所述食品为乳制品、调制乳粉、复合益生菌或饮品。
[0025]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片剂、丸剂或粉末。
[00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通过合理配比,筛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特异性菌种,将副干酪乳杆菌N1115、植物乳杆菌N3117、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和鼠李糖乳杆菌X253四种乳酸菌以特定比例配比,充分利用菌种间的协同增效相互作用;相较于使用单一菌种,抗幽门螺旋杆菌效果显著增强,能够辅助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并缓解抗生素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口腔异味,且胃肠液的耐受及肠道上皮细胞粘附性好;
[0028]本专利技术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风味独特具有丰富的口感;原料来源
广、易获得,制备工艺步骤简单,适于大范围工业生产;
[0029]本专利技术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适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群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实施例1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的制备方法
[0032]本实施例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0033]1)菌粉的制备
[0034]I)取240g酪蛋白胨、240g牛肉膏、120g酵母膏、480g葡萄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 2~3份、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 2~3份、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菌粉3~4份、鼠李糖乳杆菌X253菌粉3~4份、低聚果糖10~40份、麦芽糊精10~40份及乳糖醇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风味粉2~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粉为水果粉。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即食型乳酸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莉张栋袁庆彬王世杰薛玉玲荀一萍封肖颖杨婉秋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