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941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包括: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所述深化过程代表原材料所有零部件的一个加工周期;基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和5G网络,将所述编码信息传输至预设的加工设备内,生成第一加工指令;所述加工设备至少包括智能终端、激光设备和下料设备;获取原材料的就位信息,根据所述就位信息,选择对应的第一加工指令,并将所述第一加工指令传输下料设备,生成第二加工指令;将所述第二加工指令传输至智能终端,在原材料表面打印编码信息,并对原材料进行下料加工,并确定加工信息;根据所述加工信息,确定原材料的追溯信息,并存储所述追溯信息至预设的追溯系统中。追溯系统中。追溯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码、永久追溯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结构零部件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对零部件取自哪张原材的质量的追本溯源就显得极其重要,但目前的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可追溯的时间短:现在加工厂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零部件表面粘贴二维码,加工一旦到抛丸和油漆环节,二维码作为附着在零部件表面的异物就会被去除,之后就再也不能对零部件取自哪张原材再进行追溯了,也很难追溯到对应原材的复试报告;成本高、效率低、极易出错:加工厂每日加工的零部件不计其数,二维码需要大量的打印耗材,粘贴时需要工人一张张粘贴,而且还需要在下料材料冷却后才能粘贴,非常影响进度,工人粘贴时还需要识别零部件和二维码的匹配,容易疲劳,极易出错,发现错误后的纠正措施也很繁琐,信息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丢失;在整个加工环节,二维码因粘贴不牢或磕碰等原因从零部件表面脱落后,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恢复,信息就会丢失,给后续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出现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其中,
[0006]所述深化过程代表原材料所有零部件的一个加工周期;
[0007]基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和5G网络,将所述编码信息传输至预设的加工设备内,生成第一加工指令;其中,
[0008]所述加工设备至少包括智能终端、激光设备和下料设备;
[0009]获取原材料的就位信息,根据所述就位信息,选择对应的第一加工指令,并将所述第一加工指令传输下料设备,生成第二加工指令;
[0010]将所述第二加工指令传输至智能终端,在原材料表面打印编码信息,并对原材料进行下料加工,并确定加工信息;
[0011]根据所述加工信息,确定原材料的追溯信息,并存储所述追溯信息至预设的追溯系统中。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之前,包括:
[0013]根据原材料的入库顺序,确定原材料的入库编号;
[0014]获取原材料上的零部件,并根据不同种类的零部件,生成零部件编号;
[0015]当出现相同种类的零部件时,递增零部件的序号,确定区别零部件序号;
[0016]根据所述入库编号、零部件编号和区别零部件序号,确定唯一标识编号。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包括:
[0018]获取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并将所述信源编码传输至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进行降噪和抗干扰处理,确定处理编码;
[0019]基于编码生成设备,通过所述处理编码,生成对应的编码信息;
[0020]通过深化过程,对原材料上所有的零部件的加工顺序进行排序,并确定零部件的加工顺序序号;
[0021]根据所述加工顺序序号和唯一标识编号,赋予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
[00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获取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并将所述信源编码传输至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进行降噪和抗干扰处理,确定处理编码,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S1:获取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矩阵:
[0024][0025]其中,代表采集到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矩阵,LO代表零部件集合,F代表零部件信源编码的集合,lo1代表获取到的编号为1的零部件,lo2代表获取到的编号为2的零部件,lo
n
代表获取到的编号为n个的零部件;n代表零部件的总个数,Δ1代表第1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Δ2代表第2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Δ
n
代表第n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a代表采集到的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开端数据,a+Δ
n
代表采集到的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终端数据;f(lo1)代表编号为1的零部件在第一个子区间的概率,f(lo2)代表编号为2的零部件在第二个子区间的概率,f(lo
n
)获取到的第n个编号的零部件在第n个子区间的概率;
[0026]步骤S2:将所述信源编码传输至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确定信源编码的连续率,并判断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是否满足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生成判断结果;
[0027]步骤S3:当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不超过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进行降噪和抗干扰处理,确定处理编码;
[0028]步骤S4:当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超过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进行二次降噪和抗干扰处理,并生成异常报表发送至预设的接收端。
[002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S201:基于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采集所述信源编码,计算所述信源编码的离散率:
[0031][0032]其中,Q(F
n
)代表对应n个信源编码的离散率,lo
i
代表获取到的第i个的零部件的编号,i=1,2,...n,n代表零部件的总个数;a代表获取到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开端数据,a+Δ
n
代表到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终端数据;F
n
代表零部件信源编码的集合中零部件个数为n的信源编码集合;f(lo
i
)获取到的编号为i的零部件处于第i个子区间的概率;
[0033]步骤S202:根据所述离散率,确定所述离散度的连续率:
[0034][0035]其中,所述σ代表信源编码的总体标准差,H(F
n
)代表零部件信源编码的集合中零部件个数为n的信源编码集合的连续率;
[0036]步骤S203:判断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是否满足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区间,并生成判断结果:
[0037][0038]其中,R代表判断结果,R=0代表信源编码的连续率不在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区间内,other代表H(F
n
)不在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区间内或者其他异常情况;R=1代表信源编码的连续率在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区间内,U代表预设的连续阈值区间。
[003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基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和5G网络,将所述编码信息传输至预设的加工设备内,生成加工指令,包括:
[0040]获取所述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编码信息沿5G网络传输至预设的大数据平台,识别深化过程的加工流程;其中,
[0041]所述加工流程包括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深化过程代表原材料所有零部件的一个加工周期;基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和5G网络,将所述编码信息传输至预设的加工设备内,生成第一加工指令;其中,所述加工设备至少包括智能终端、激光设备和下料设备;获取原材料的就位信息,根据所述就位信息,选择对应的第一加工指令,并将所述第一加工指令传输下料设备,生成第二加工指令;将所述第二加工指令传输至智能终端,在原材料表面打印编码信息,并对原材料进行下料加工,并确定加工信息;根据所述加工信息,确定原材料的追溯信息,并存储所述追溯信息至预设的追溯系统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之前,包括:根据原材料的入库顺序,确定原材料的入库编号;获取原材料上的零部件,并根据不同种类的零部件,生成零部件编号;当出现相同种类的零部件时,递增零部件的序号,确定区别零部件序号;根据所述入库编号、零部件编号和区别零部件序号,确定唯一标识编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深化过程中,赋予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包括:获取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并将所述信源编码传输至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进行降噪和抗干扰处理,确定处理编码;基于编码生成设备,通过所述处理编码,生成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深化过程,对原材料上所有的零部件的加工顺序进行排序,并确定零部件的加工顺序序号;根据所述加工顺序序号和唯一标识编号,赋予所有零部件对应的编码信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并将所述信源编码传输至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进行降噪和抗干扰处理,确定处理编码,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原材料中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矩阵:其中,代表采集到的所有零部件的信源编码矩阵,LO代表零部件集合,F代表零部件信源编码的集合,lo1代表获取到的编号为1的零部件,lo2代表获取到的编号为2的零部件,lo
n
代表获取到的编号为n个的零部件;n代表零部件的总个数,Δ1代表第1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Δ2代表第2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Δ
n
代表第n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a代表采集到的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开端数据,a+Δ
n
代表采集到的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终
端数据;f(lo1)代表编号为1的零部件在第一个子区间的概率,f(lo2)代表编号为2的零部件在第二个子区间的概率,f(lo
n
)获取到的第n个编号的零部件在第n个子区间的概率;步骤S2:将所述信源编码传输至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确定信源编码的连续率,并判断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是否满足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生成判断结果;步骤S3:当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不超过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进行降噪和抗干扰处理,确定处理编码;步骤S4:当所述信源编码的连续率超过编码生成设备预设的连续阈值,进行二次降噪和抗干扰处理,并生成异常报表发送至预设的接收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打码对原材料永久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基于预设的编码生成设备,采集所述信源编码,计算所述信源编码的离散率:其中,Q(F
n
)代表对应n个信源编码的离散率,lo
i
代表获取到的第i个的零部件的编号,i=1,2,

n,n代表零部件的总个数;a代表获取到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开端数据,a+Δ
n
代表到信源编码的区间(a,a+Δ
n
)的终端数据;F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会云韩朋戚建民王强张鹏飞李相锦倪超张剑曹莉立穆扬杨松赵亚东尉芳高文冬康乐张凯靳运凯李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