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3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涉及汽车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夹具底板、拧紧机构和换枪盘,夹具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拧紧机构包括气动枪和拧紧组件,拧紧组件位于夹具底板下方且与夹具底板连接,气动枪穿设于第一通孔并与拧紧组件中部连接,气动枪可驱动拧紧组件将螺栓拧紧;换枪盘位于夹具底板上端面中部。通过夹具底板、拧紧机构和换枪盘之间的配合使用,夹具底板通过换枪盘与一机械手连接,以带动拧紧机构靠近油底壳,气动枪驱动拧紧组件将螺栓同步拧入油底壳上的螺栓孔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了因每颗螺栓的拧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油底壳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油底壳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油底壳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装配
,特别涉及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变速箱油底壳的装配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即工人手持螺栓拧紧枪将螺栓一颗颗进行拧紧装配,虽然这种方式可行,但是,对于自动化高度集中的大型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可取的;人工进行螺栓拧紧,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人工的操作无法做到统一,导致其对螺栓拧紧时,每颗螺栓的拧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油底壳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保证螺栓拧入深度一致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包括夹具底板、拧紧机构和换枪盘,夹具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拧紧机构包括气动枪和拧紧组件,拧紧组件位于夹具底板下方且与夹具底板连接,气动枪穿设于第一通孔并与拧紧组件中部连接,气动枪可驱动拧紧组件将螺栓拧紧;换枪盘位于夹具底板上端面中部。
[0005]具体的,在拧紧组件上端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夹具底板连接的固定柱,在固定柱上套设有弹簧。
[0006]进一步的,拧紧组件包括上壳和下壳,气动枪竖直设置,且气动枪的下端穿过上壳;上壳与下壳之间围成一空腔,在上壳与下壳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动力传递组件,气动枪的下端与动力传递组件连接,在动力传递组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组件相连接的拧紧套筒,气动枪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使得拧紧套筒将螺栓拧紧。
[0007]动力传递组件包括主动轮、多个从动轮和导向惰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均竖直设置有转动轴,主动轮的转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气动枪和下壳连接,以使气动枪可带动主动轮转动;从动轮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上壳和下壳连接,从动轮的转动轴的下端穿出下壳且穿出下壳的一端与拧紧套筒固定连接;在导向惰轮的中心竖直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于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导向惰轮上绕设有传动带,导向惰轮可辅助相邻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或两从动轮之间与传动带的张紧。
[0008]优选的,在绕设于导向惰轮与其相邻的两从动轮或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传动带呈V字型。
[0009]进一步的,在上壳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油底壳的夹持机构,以防止在拧紧过程中与油底壳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
[0010]具体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上端面的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上壳,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上端面具有螺纹,且第一齿轮的上端面均布有四个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上的螺纹向配合
的螺纹槽,四个滑块通过螺纹槽啮合于螺纹,滑块上活动穿设有水平布置的滑杆,滑杆的一端通过一第一固定块连接于上壳,电机运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以使滑块相对于滑杆移动;滑块上铰接有一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一侧与滑杆连接。
[0011]具体的,连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杆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滑杆的靠近上壳边缘的一端端部,第二固定块的一侧铰接于一呈三角形的连接片的顶角,连接片的其中一底角处铰接有一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块,连接片的另一底角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有挂杆,挂杆上铰接有一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固定块,滑块可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挂杆转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夹具底板、拧紧机构和换枪盘之间的配合使用,夹具底板通过换枪盘与一机械手连接,以带动拧紧机构靠近油底壳,气动枪驱动拧紧组件将螺栓同步拧入油底壳上的螺栓孔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因每颗螺栓的拧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油底壳的质量。
[00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移除下壳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杆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杆组件的夹持状态的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夹具底板1、第一通孔11、气动枪2、换枪盘4、固定柱301、弹簧302、上壳303、下壳304、拧紧套筒305、主动轮306、从动轮307、导向惰轮308、转动轴309、轴承310、固定轴311、传动带312、电机501、第一齿轮502、第二齿轮503、螺纹504、滑块505、滑杆506、第一固定块507、第二固定块508、连接片509、第一连杆510、第二连杆511、挂杆512、第三连杆5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9]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包括夹具底板1、拧紧机构和换枪盘4,夹具底板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拧紧机构包括气动枪2和拧紧组件,拧紧组件位于夹具底板1下方且与夹具底板1连接,气动枪2穿设于第一通孔11并与拧紧组件中部连接,气动枪2可驱动拧紧组件将螺栓拧紧;换枪盘4位于夹具底板1上端面中部,用于与机械手连接,机械手通过换枪盘4带动夹具底板1和拧紧机构向油底壳移动。
[0021]通过夹具底板1、拧紧机构和换枪盘4之间的配合使用,夹具底板1通过换枪盘4与一机械手连接,以带动拧紧机构靠近油底壳,气动枪2驱动拧紧组件将螺栓拧入油底壳上的螺栓孔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了因人工拧入存在螺杆的拧入深度不同而容易造成油底壳损坏的问题。
[0022]具体的,在拧紧组件上端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夹具底板1连接的固定柱301,在固定柱301上套设有弹簧302,以对拧紧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
[0023]参照图2,进一步的,拧紧组件包括上壳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底板(1),所述夹具底板(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拧紧机构,包括气动枪(2)和拧紧组件,所述拧紧组件位于夹具底板(1)下方且与夹具底板(1)连接,所述气动枪(2)穿设于第一通孔(11)并与拧紧组件中部连接;换枪盘(4),位于夹具底板(1)上端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拧紧组件上端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与夹具底板(1)连接的固定柱(301),在所述固定柱(301)上套设有弹簧(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组件包括上壳(303)和下壳(303),所述气动枪(2)竖直设置且下端穿过上壳(303);在所述上壳(303)与下壳(303)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动力传递组件,所述气动枪(2)的下端与动力传递组件连接,在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组件相连接的拧紧套筒(3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油底壳同步预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主动轮(306)、多个从动轮(307)和导向惰轮(308),在所述主动轮(306)和从动轮(307)的中心均竖直设置有转动轴(309),所述主动轮(306)的转动轴(309)两端分别通过轴承(310)与气动枪(2)和下壳(303)连接,所述从动轮(307)的转动轴(30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310)与上壳(303)和下壳(303)连接,所述从动轮(307)的转动轴(309)的下端穿出下壳(303)且该端与拧紧套筒(305)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惰轮(308)的中心竖直设置有固定轴(311),所述固定轴(311)的两端分别于上壳(303)和下壳(3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轮(306)、从动轮(307)和导向惰轮(308)上绕设有传动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杨秋生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锦鹏得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