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36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包括造瘘管本体,造瘘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轮廓尺寸可进行变化的囊体,造瘘管本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紧邻第二端端部的造瘘管管身为冲洗连接管和造瘘管的交接处,交接处和囊体之间的造瘘管本体由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组成,第一管段的长度和肠道与人体表皮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第二管段的长度与固定造瘘管本体的卡口安装所需的长度保持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方案,造瘘管本体的长度较短,对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活质量。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造瘘管装置的长度较大,由于患者在术后需要携带造瘘装置进行一段时间的术后康复,长度较大的造瘘装置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可以克服上述缺陷。
[0004]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瘘管本体,造瘘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轮廓尺寸可进行变化的囊体,造瘘管本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紧邻第二端端部的造瘘管管身为冲洗连接管和造瘘管的交接处,交接处和囊体之间的造瘘管本体由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组成,第一管段的长度和肠道与人体表皮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第二管段的长度与固定造瘘管本体的卡口安装所需的长度保持一致。
[0005]具体的方案为:还包括用于维持造瘘管本体在使用时管腔不变形的维持部。
[0006]维持部和造瘘管本体可拆卸式装配。
[0007]还包括用于术口缝合时方便对造瘘管本体进行约束的约束部。
[0008]约束部和造瘘管本体可拆卸连接。
[0009]还包括方便造瘘管插入肠道内的导送部。
[0010]导送部和造瘘管本体可拆卸连接。
[0011]维持部由能够插入造瘘管本体的管腔内的第一条形段构成,第一条形段的外径和造瘘管本体的管腔内径相匹配,第一条形段的长度与造瘘管本体的长度相一致,约束部由位于造瘘管本体第二端外侧的第二条形段构成,第二条形段的外径大于造瘘管本体的管腔内径。
[0012]导向部由锥柱状外轮廓的第三条形段构成,第三条形段的外径沿着方向a逐渐增大,方向a为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第三条形段的外径最大端的外径值和第一条形段的外径值相一致,第一条形段位于第二、三条形段之间且三者连为一体。
[0013]第一、二、三条形段由外径为变径的支撑管的不同身段分别构成。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方案,造瘘管本体的长度较短,对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二、三条形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和部件对应关系如下:110

造瘘管本体、120

卡扣、130

囊体、140

充盈接头、150

冲洗接头、210

第一条形段、220

第二条形段、230

第三条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包括造瘘管本体110,造瘘管本体110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轮廓尺寸可进行变化的囊体130,造瘘管本体11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紧邻第二端端部的造瘘管管身为冲洗连接管和造瘘管的交接处,交接处和囊体130之间的造瘘管本体110由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组成,第一管段的长度和肠道与人体表皮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第二管段的长度与固定造瘘管本体110的卡口安装所需的长度保持一致。连接处还为造瘘管本体110和充盈连接管进行连接的交接处,冲洗连接管连接冲洗接头150,充盈连接管连接充盈接头140。冲洗连接管和充盈连接管的长度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长度不宜过长,避免造成后续康复治疗不方便。也不宜过短,避免在手术时产生不方便。紧邻是指两者之间的间距很小,这个值可根据满足手术的要求而定,如5~15mm之间。
[0018]具体的方案为:还包括用于维持造瘘管本体110在使用时管腔不变形的维持部。维持部和造瘘管本体110可拆卸式装配。还包括用于术口缝合时方便对造瘘管本体110进行约束的约束部。约束部和造瘘管本体110可拆卸连接。还包括方便造瘘管插入肠道内的导送部。导送部和造瘘管本体110可拆卸连接。
[0019]详细的操作为:维持部由能够插入造瘘管本体110的管腔内的第一条形段210构成,第一条形段210的外径和造瘘管本体110的管腔内径相匹配,第一条形段210的长度与造瘘管本体110的长度相一致,约束部由位于造瘘管本体110第二端外侧的第二条形段220构成,第二条形段220的外径大于造瘘管本体110的管腔内径。导向部由锥柱状外轮廓的第三条形段230构成,第三条形段230的外径沿着方向a逐渐增大,方向a为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第三条形段230的外径最大端的外径值和第一条形段210的外径值相一致,第一条形段210位于第二、三条形段220、230之间且三者连为一体。第一、二、三条形段由外径为变径的支撑管的不同身段分别构成。另外可在第一条形段210上设置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凹槽,凹槽沿着第一条形段210周向间隔设置。
[0020]造瘘管本体110管腔用于引流肠内容物;囊体130可采用上缘反粘在管腔尖端外壁上,下缘正粘在管腔外壁上,囊体130用于阻断肠内容物且将外套管固定在肠道内,由于囊体130前端无伸出的管腔,因此不会有肠内容物聚集残留;卡扣120由固定件和卡箍组成,用于将造瘘管本体110固定在皮肤上。造瘘管装置上设置有冲洗口,冲洗口用于冲洗管腔内粪便,防止管腔堵塞;冲洗接头150和充盈接头140用于连接注射器;第二端用于连接引流装置或造口袋。第三条形段230为锥柱状,方便插入肠道,支撑管用于支撑造瘘管本体110,避免造瘘管本体110内的腔道挤压变形。
[0021]当患者行直肠癌手术后,需先将造瘘管本体110(不带卡扣120)和内支撑管组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内支撑管的尖端辅助造瘘管本体110经皮肤造口、肠道切口伸入小肠,随后通过充盈接头140接注射器,向囊体130内注入生理盐水,保证囊体130固定在肠道内且不影响肠道的血供,同时起到阻断肠内容物流经吻合口的作用。囊体130固定后,将肠道切口与腹壁内造口的四周进行缝合,由于位于皮肤外造瘘管本体110位于体外的体外段长度较小,因此可通过手持较长的第二条形段220实现对造瘘管本体110的约束,从而配合肠道切口和腹壁造口的贴合,以辅助缝合。接着将卡扣120放置在外套管的体外段,固定在造口皮肤上。最后将内支撑管移除,可在第二端设置外套管体外接头,将外套管体外接头连接引流装置或造口袋。
[0022]在术后护理中,若出现管腔堵塞,可用注射器接冲洗接头150进行冲洗,保证管腔再次通畅。置管期间,肠内容物经管体转流出体外,待吻合口愈合后,只需抽空囊体130,将卡扣120打开,拔出造瘘装置,腹壁造口用纱布封堵,可自行愈合。
[0023]该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不仅可转流粪便,预防吻合口漏,还可以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费用,缩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瘘管本体,造瘘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轮廓尺寸可进行变化的囊体,造瘘管本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紧邻第二端端部的造瘘管管身为冲洗连接管和造瘘管的交接处,交接处和囊体之间的造瘘管本体由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组成,第一管段的长度和肠道与人体表皮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第二管段的长度与固定造瘘管本体的卡口安装所需的长度保持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维持造瘘管本体在使用时管腔不变形的维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维持部和造瘘管本体可拆卸式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术口缝合时方便对造瘘管本体进行约束的约束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约束部和造瘘管本体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迎春杜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创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