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12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包括底座、外壳体、泵盖、出水节、泵水单元以及吊耳。底座和外壳体相互对接,以形成一容纳空腔。外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上置壳体和中间壳体。泵盖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围绕底座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泵水单元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当其启动后,借助于压力差效应将水经由进水孔提升至出水节中。吊耳穿越上置壳体,且与泵盖进行固定。当正式执行潜水泵的吊装操作时,吊装力全部由泵盖来承受,而非结构强度较弱的外壳体。泵盖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外壳体因受到吊耳或吊环拉扯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或扯裂现象,进而确保了潜水泵具有较高的吊装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吊装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吊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0003]出于提高下井操作的便利性方面考虑,在潜水泵的外壳体上均安装有吊耳或吊环,以穿入吊绳。已知,外壳体均为金属钣金件,且厚度一般不超过2mm,由此导致其结构强度较弱,如此一来,当吊绳穿入完毕,正式执行潜水泵的吊装操作时,因受到吊耳或吊环拉扯力的作用外壳体极易发生形变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外壳体被扯裂,潜水泵意外坠落现象,后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潜水泵进行返修。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故,本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的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包括底座、外壳体、泵盖、出水节以及泵水单元。底座和外壳体相互对接,以形成一容纳空腔。外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上置壳体和中间壳体。泵盖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出水节安装、固定于泵盖上,且穿越上置壳体,相对应地,在上置壳体上开设有与出水节外形相适配的第一避让缺口。围绕底座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泵水单元亦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其包括有电机和多级叶轮。当电机启动时,多级叶轮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动作,借助于压力差效应将水经由进水孔提升至出水节中。另外,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还包括有吊耳。吊耳穿越上置壳体,且与泵盖进行固定,相对应地,在上置壳体上开设有与吊耳外形相适配的第二避让缺口。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吊耳借由左置螺钉、右置螺钉以实现与泵盖的可拆卸联接。吊耳包括有吊耳本体、左置外延翼以及右置外延翼。在吊耳本体上开设有用来系吊装绳缆的穿绳孔。左置外延翼、右置外延翼均分别由吊耳本体的左、右侧壁向外延伸而成。在左置外延翼、右置外延翼上分别开设有供左置螺钉、右置螺钉穿越的左置联接通孔、右置联接通孔。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泵盖的顶壁继续向上进行延伸以成型出有左置安装柱、右置安装柱。左置安装柱、右置安装柱一一对应地与左置外延翼、右置外延翼相对位,且在其上分别开设有供左置螺钉进行旋入的左置螺纹孔、供右置螺钉进行旋入的右置螺纹孔。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泵盖的顶壁继续向上延伸以成型出有限位凸台,其布置于左置安装柱和右置安装柱之间。由吊耳本体的底壁向上延伸出有与
限位凸台外形相适配的限位沉槽。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泵盖的顶壁继续向上延伸以成型出有左置连接臂、右置连接臂。左置连接臂同时连接左置安装柱和限位凸台。右置连接臂同时连接限位凸台和右置安装柱。
[0010]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潜水泵,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用来穿入吊装绳的吊耳固定于泵盖上,而非结构强度相对较弱的外壳体上。当吊绳穿入完毕,正式执行潜水泵的吊装操作时,吊装力全部由泵盖来承受。泵盖均为铸造件,自身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外壳体因受到吊耳或吊环拉扯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或扯裂现象,进而确保了潜水泵具有较高的吊装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中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4]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的立体示意图(隐去上置壳体后)。
[0016]图5是本技术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中上置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中泵盖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7是图6的正视图。
[0019]图8是本技术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中吊耳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9是本技术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中吊耳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1]1‑
底座;11

进水孔;2

外壳体;21

上置壳体;211

第一避让缺口;212

第二避让缺口;22

中间壳体;3

泵盖;31

左置安装柱;32

右置安装柱;33

限位凸台;34

左置连接臂;35

右置连接臂;4

出水节;5

泵水单元;51

电机;52

多级叶轮;6

吊耳;61

吊耳本体;611

穿绳孔;612

限位沉槽;62

左置外延翼;63

右置外延翼;7

左置螺钉;8

右置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3、4中所示,可知,其主要由底座1、外壳体2、泵盖3、出水节4、泵水单元5以及吊耳6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底座1和外壳体2相互对接,以形成一容纳空腔。外壳体2包括相互对接的上置壳体21和中间壳体22。泵盖21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出水节4安装、固定于泵盖3上,且穿越上置壳体21,相对应地,在上置壳体21上开设有与出水节4外形相适配的第一避让缺口
211(如图5中所示)。围绕底座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11。泵水单元5亦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其包括有电机51和多级叶轮52。当电机51启动时,多级叶轮52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动作,借助于压力差效应将水经由进水孔11提升至出水节4中。吊耳6穿越上置壳体21,且与泵盖3进行固定,相对应地,在上置壳体21上开设有与吊耳6外形相适配的第二避让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包括底座、外壳体、泵盖、出水节以及泵水单元;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体相互对接,以形成一容纳空腔;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上置壳体和中间壳体;所述泵盖内置于所述容纳空腔中;所述出水节安装、固定于所述泵盖上,且穿越所述上置壳体,相对应地,在所述上置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水节外形相适配的第一避让缺口;围绕所述底座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泵水单元亦内置于所述容纳空腔中,其包括有电机和多级叶轮;当所述电机启动时,所述多级叶轮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动作,借助于压力差效应将水经由所述进水孔提升至所述出水节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吊耳;所述吊耳穿越所述上置壳体,且与所述泵盖进行固定,相对应地,在所述上置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吊耳外形相适配的第二避让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吊装安全性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借由左置螺钉、右置螺钉以实现与所述泵盖的可拆卸联接;所述吊耳包括有吊耳本体、左置外延翼以及右置外延翼;在所述吊耳本体上开设有用来系吊装绳缆的穿绳孔;所述左置外延翼、所述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达斯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