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87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实验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包括台面和台面底部固定的纵向调节机构以及台面顶部设计的两组横向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台面上的滑槽设计,结合纵向调节机构和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家兔固定器上的四肢固定单元具备横纵调节的功能,且结合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的正、反螺纹槽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该家兔固定器中的四肢固定单元调整起来极为便利,能够有效适应不同体型的家兔固定。能够有效适应不同体型的家兔固定。能够有效适应不同体型的家兔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辅具
,具体为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家兔实验,一般是使用人工饲养的家兔进行活体实验,主要用于药理试验、生理试验研究等;家兔实验不论是麻醉、采血检测等均需要对家兔实施固定,传统的家兔实验用的家兔固定,基本上是采用线绳进行捆扎固定,其捆绑的松紧度全凭绑绳的长短决定,调整起来极为不便,并且在捆绑家兔时极难控制绑绳最终长度精确性,使得家兔在捆绑后的四肢具备一定活动空间,严重影响家兔固定的稳定性。
[0003]我国公开专利“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授权公告号: CN210962431U;公告日:2020.07.10),该专利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将家兔仰面安置于槽内,使用一个由弹性橡胶构成的固定带配合升降部件对家兔实施按压固定,然而经研究发现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4]一、按压家兔的固定带为两根,且间距无法调整,通过调整升降部件来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得升降台与固定带之间的间距变小,从而对家兔实施固定,然而该类固定方式,无法适应不同大小体积的家兔,由于家兔的体积大小不同,而两个固定带的宽度是无法调试的,从而使得不同体积的家兔在固定时,两根固定带捆绑在家兔身上的位置是不同的,从而导致家兔固定更加。
[0005]二、根据公开专利记载的技术方案,对家兔实施固定,只能对家兔的脖颈部和腰部实施固定,无法对其四肢实施有效的固定,而家兔实验操作时,是需要将家兔仰面固定,而非趴着的,如若无法对家兔的四肢实施有效的固定,则极容易使得家兔在挣扎时伤人,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0006]三、在狭小的空间内将家兔实施挤压固定,使得家兔胸腹位置处于受压状态,且由于空间狭小,对于生理试验解剖操作来讲存在诸多不便。
[0007]应此我们提供一种新型的家兔实验用可调式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使用方便、能适应各种体型家兔固定的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
[0009]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包括台面和台面底部固定的纵向调节机构以及台面顶部设计的两组横向调节机构,所述台面的两侧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计的滑槽;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分别固定在台面底部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两端之间均通过第一限位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中部之间沿第一限位杆的延伸方向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梁后安装有一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转杆两端的螺纹槽上均套装有第一移动滑块;所述第一移动滑块两
端的顶部均一体成型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滑动卡接在滑槽内。
[0010]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位于台面的顶部,且滑动块的底部与连接柱固定连接,两个滑动块的顶部均竖直固定有一支架,两个支架顶端之间分别连接有连接板、第二转杆和两根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二转杆两端的螺纹槽外部均套装有一第二移动滑块,两根第二限位杆分别滑动穿过第二移动滑块的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穿过支架后安装有一第二转盘。
[0011]所述第二移动滑块的底部竖直固定有竖筒,竖筒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竖筒的边侧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插杆的顶端对应限位孔的一侧安装有一弹簧销,所述插杆的底部固定有绑带。
[0012]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其中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之间相互平行,两根第一限位杆分别与台面两侧的滑槽位置对应,且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杆和滑槽之间相互平行。
[0013]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其中第一移动滑块的两端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穿插在第一移动滑块上的穿孔内。
[0014]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其中连接板、第二转杆和两根第二限位杆之间相互平行。
[0015]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其中第一转杆两端的螺纹槽和第二转杆两端的螺纹槽均采用正、反向结构设计,且螺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结构设计,螺纹槽的槽面为光滑面设计,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转杆上的两个第一移动滑块和第二转杆上的两个第二移动滑块,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转动下实现反向移动,使得两组横向调节机构的位置调节以及横向调节机构上的捆绑单元的位置调节更加便利。
[0016]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其中第一移动滑块和第二移动滑块的内侧对应螺纹槽的位置处镶嵌有可转动的滚珠,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移动滑块和第二移动滑块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转动下,顺利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进行移动。
[0017]本技术的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其中插杆的底部为圆弧状结构设计,且插杆的边侧开设有与绑带相匹配的插孔,插孔的边侧通过丝线连接有一插柱销,所述绑带的中部沿绑带的延伸方向等距离开设有与插柱销匹配的通孔,该设计能够使得家兔四肢的捆绑更加便利。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通过台面上的滑槽设计,结合纵向调节机构和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家兔固定器上的四肢固定单元具备横纵调节的功能,且结合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的正、反螺纹槽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该家兔固定器中的四肢固定单元调整起来极为便利,能够有效适应不同体型的家兔固定。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纵向调节机构和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台面;2、纵向调节机构;201、第一连接梁;202、第二连接梁;203、第一限位杆;204、第一转杆;205、第一转盘;206、第一移动滑块;207、连接柱;208、螺纹槽;3、横向调节机构;301、滑动块;302、支架;303、第二转杆;304、连接板;305、紧固螺栓;306、第二限位杆;307、第二移动滑块;308、竖筒;309、插杆;310、限位孔;311、弹簧销;312、绑带;313、第二转盘;314、插孔;315、插柱销;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6]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兔实验可调式固定器,包括台面(1)和台面(1)底部固定的纵向调节机构(2)以及台面(1)顶部设计的两组横向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的两侧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计的滑槽(4);所述纵向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所述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分别固定在台面(1)底部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的两端之间均通过第一限位杆(20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的中部之间沿第一限位杆(203)的延伸方向安装有第一转杆(204),所述第一转杆(204)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梁(202)后安装有一第一转盘(205),所述第一转杆(204)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208);所述第一转杆(204)两端的螺纹槽(208)上均套装有第一移动滑块(206);所述第一移动滑块(206)两端的顶部均一体成型有一连接柱(207),该连接柱(207)滑动卡接在滑槽(4)内;所述横向调节机构(3)包括两个滑动块(301);所述滑动块(301)位于台面(1)的顶部,且滑动块(301)的底部与连接柱(207)固定连接,两个滑动块(301)的顶部均竖直固定有一支架(302),两个支架(302)顶端之间分别连接有连接板(304)、第二转杆(303)和两根第二限位杆(306),所述第二转杆(303)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208),且第二转杆(303)两端的螺纹槽(208)外部均套装有一第二移动滑块(307),两根第二限位杆(306)分别滑动穿过第二移动滑块(307)的两侧,所述连接板(304)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栓(305),所述第二转杆(303)的一端穿过支架(302)后安装有一第二转盘(313);所述第二移动滑块(307)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具宝韦佳佳李骥征尹本敬张荆陈葛程强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