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和层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57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安装门板和顶钩的电梯和层门。电梯包括上框架(221)、门吊架(223)和安装在门吊架(223)上的层门(210)。层门(210)具有门板(10)和设置在门板(10)的上端部并预先与门板10一体形成的顶钩(11)。而且,顶钩(11)的钩部(11b)与上框架(221)的折返部(221a)隔开规定的间隔(L3)地相对。对。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和层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和层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的电梯要求防止在火灾时来自层站的火焰通过层门进入井道。作为用于提高这种电梯的耐火性能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层门与吊架之间设置多个屏蔽板的技术。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在层门和屏蔽板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屏蔽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下立起来的直立部,并且由上框架的直立部和屏蔽板的直立部形成搭叠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

1533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表示顶钩的屏蔽板和门板被构成为不同的部件。而且,在将门板固定在门吊架上时,顶钩与门板一起固定在门吊架上。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在进行门板倾斜的调整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顶钩的尺寸调整,门板和顶钩的设置作业变得非常复杂。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了上述问题,能够容易地设置门板和顶钩的电梯和层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本目标,电梯包括:上框架,该上框架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中的轿厢停止的层站的出入口的上下方向的上部;门吊架,该门吊架可移动地支承在上框架上;以及层门,该层门安装在门吊架上。层门具有:可开闭地覆盖出入口的门板;以及顶钩,该顶钩设置在门板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并预先与门板一体形成。顶钩中的朝上下方向的下方突出的钩部与上框架中的朝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折返部隔开规定的间隔相对。
[0008]此外,层门可应用上述层门。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和层门,能够容易地设置门板和顶钩。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从井道侧观察实施方式例的层门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B―B线剖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例的层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参照图1~图4说明实施方式例的电梯和层门。另外,在各图中,对共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
[0012]1.实施方式例1

1.电梯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说明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图1是示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例的简要结构图。
[0013]如图1所示,本例的电梯1在形成于建筑结构物200内的井道110内进行升降动作。电梯1包括用于装载人、货物的轿厢120、绳索130、对重140和曳引机100。井道110形成在建筑结构物200内,机房160设置在其顶部。
[0014]曳引机100配置在机房160中。反绳轮150设置在曳引机100的附近。而且,绳索130卷绕在曳引机100上,绳索130安装在反绳轮150上。
[0015]轿厢120连接到绳索130的一端。此外,对重140连接到绳索130的另一端。而且,轿厢120通过绳索130连接到对重140。而且,通过对曳引机100进行驱动,从而轿厢120和对重140在井道110内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升降。
[0016]在建筑结构物200的各层中的轿厢120停止的层站201,设置有用于使人或物进出轿厢120的出入口202。在该出入口202设置有层门210、层站侧门单元212和层站侧门地坎213。
[0017]1‑
2.层门和层站侧门单元的结构例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4说明层门210和层站侧门单元212。图2是从井道110侧观察层门210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B―B线剖视图。
[0018]如图2所示,将层站侧门单元212设置在出入口202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此外,在出入口202的上下方向的下端部设置层站侧门地坎213。层站侧门地坎213沿着层门210的开闭方向延伸。
[0019]层门210可开闭地支承于层站侧门单元212和层站侧门地坎213。当轿厢120停止时,层门210与设置在轿厢120上的轿厢侧门123(参照图1)相对。而且,层门210与轿厢侧门123一起开闭。
[0020]层站侧门单元212具有上框架221、门导轨222、门吊架223和未图示出的传动带等。上框架221固定到出入口202的上端部。如图3所示,在上框架221的上下方向的下端部形成有折返部221a。折返部221a在上框架221的下端部形成在井道110侧的端部。折返部221a从上框架221的下端部大致垂直地弯曲。而且,折返部221a朝沿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
[0021]门导轨222固定在上框架221上。门导轨222沿着层门210的开闭方向延伸。在门吊架223上可旋转地设置有移动滚轮224。移动滚轮224与门导轨222可滑动地卡合。层门210通过使用固定螺栓50固定到该门吊架223上。
[0022]图4是示出层门2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层门210具有大致平板状的门板10、与门板10一体形成的顶钩11、上部梁12、下部梁13和滑块14(参照图2和图3)。
[0023]通过折弯大致平板状的构件来形成门板10和顶钩11。门板10具有作为外观面的正面部10a和两个侧面部10b、10b。门板10的正面部10a可开闭地覆盖出入口202。
[0024]侧面部10b从正面部10a的开闭方向即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大致垂直地弯曲。将加强
构件、隔热构件配置在正面部10a的井道110侧的面上。
[0025]此外,在正面部10a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固定有上部梁12。上部梁12被固定在正面部10a的井道110侧的一个面上。此外,上部梁12是截面形状为U字形的构件。固定孔12a和开口部12b形成在上部梁12上。
[0026]固定孔12a是在与上下方向正交且与开闭方向也正交的相对方向上延伸的长孔。固定螺栓50与固定孔12a螺合。开口部12b形成在固定孔12a的附近。而且,在将层门210固定到门吊架223时,将工具插入开口部12b中。
[0027]此外,在正面部10a的上下方向的下端部固定有下部梁13。与上部梁12同样地,下部梁13固定在正面部10a的井道110侧的一个面上。将滑块14安装在该下部梁13上。如图3所示,滑块14可滑动地插入设置在层站侧门地坎213中的导槽213a中。
[0028]此外,在正面部10a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连续地形成有顶钩11。通过折弯门板10的正面部10a的上端部来形成顶钩11。顶钩11具有连接部11a和钩部11b。
[0029]连接部11a从正面部10a的上端部朝向层站侧门单元212大致垂直地弯曲。此外,钩部11b形成在连接部11a的与正面部10a相反一侧的端部。钩部11b从连接部11a大致垂直地弯曲。而且,钩部11b从连接部11a朝上下方向的下方突出。
[0030]钩部11b插入上框架221的下端部,并与折返部221a隔开规定间隔L3地相对。而且,折返部221a配置在顶钩11的钩部11b和门板10的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该上框架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中的轿厢停止的层站的出入口的上下方向的上部;门吊架,该门吊架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框架上;以及层门,该层门安装在所述门吊架上,所述层门具有: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出入口的门板;以及顶钩,该顶钩设置在所述门板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并预先与所述门板一体形成,所述顶钩中的朝上下方向的下方突出的钩部与所述上框架中的朝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折返部隔开规定的间隔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门板的上端部弯曲来形成所述顶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钩具有从作为所述门板的外观面的正面部的上端部垂直弯曲的连接部,所述钩部从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垣辽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