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846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曝光控制方法。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包含多个阶段点的预设参数表用于曝光参数的调节,由于各阶段点分别关联表示光圈值、快门值以及增益值的不同组合的曝光参数,因此,通过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匹配阶段点,可以实现兼顾多种参数类型的曝光参数调节。而且,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当曝光参数既不匹配阶段点、也未落入在阶段点之间的区间内时,还可以对曝光参数进行以匹配阶段点或落入阶段点之间的区间未目标的收敛调节。从而,能够避免预设参数表丧失对包含多参数类型的曝光参数的调节约束。的调节约束。的调节约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光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曝光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曝光控制方法的一种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拍摄到亮度合适的图像,需要合理调节摄像机的曝光参数。
[0003]其中,曝光参数的参数类型通常可以包括光圈值、快门值以及增益值,即,曝光参数是涉及多参数类型的多维值。相应地,图像的亮度也是由多种参数类型共同生效影响的。
[0004]因此,如何使曝光参数的调节能够兼顾多种参数类型,成为现有技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分别提供了一种曝光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曝光控制方法的一种摄像机,可以实现兼顾多种参数类型的曝光参数调节。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曝光控制方法,包括:
[0007]获取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以及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其中曝光参数的参数类型包括光圈值、快门值和增益值;
[0008]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确定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匹配的阶段点,其中预设曝光参数表包括多个阶段点,各阶段点分别关联不同的曝光参数;
[0009]当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成功确定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匹配的阶段点或相邻阶段点之间的区间时,根据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以及匹配到的阶段点或区间,确定在第一图像之后成像的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
[0010]可选地,根据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以及匹配到的阶段点,确定在第一图像之后成像的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包括:将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与预设亮度进行比较,其中,若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并且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与预设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大于预设差值,则将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向低阶侧相邻的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若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并且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与预设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大于预设差值,则将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向高阶侧相邻的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若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与预设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则将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
[0011]可选地,其中任一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小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小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或者,任一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大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大值。
[0012]可选地,其中预设曝光参数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阶段点各自关联的曝光参数之间仅有光圈值、快门值和增益值的其中一个参数类型是不同的。
[0013]可选地,其中任一阶段点关联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快门值以及增益值分别为:光
圈最小值、光圈最大值、第一光圈中间值、第二光圈中间值和第三光圈中间值中的一个,其中光圈最小值<第一光圈中间值<第二光圈中间值<第三光圈中间值<光圈最大值;快门最小值、快门最大值、第一快门中间值和第二快门中间值中的一个,其中快门最小值<第一快门中间值<第二快门中间值<快门最大值;增益最小值、增益最大值、第一增益中间值和第二增益中间值中的一个,其中增益最小值<第一增益中间值<第二增益中间值<增益最大值。
[0014]可选地,其中预设曝光参数表中的阶段点包括:基础阶段点,该基础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小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小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
[0015]第一阶段点,该第一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一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小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第二阶段点,该第二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一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第一快门中间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第三阶段点,该第三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二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第一快门中间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第四阶段点,该第四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二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第二快门中间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第五阶段点,该第五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二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第二快门中间值、且增益值为第一增益中间值;第六阶段点,该第六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二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第一增益中间值;第七阶段点,该第七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三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第一增益中间值;第八阶段点,该第八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第三光圈中间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第二增益中间值;第九阶段点,该第九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大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第二增益中间值;第十阶段点,该第十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大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大值。
[0016]可选地,其中至少一个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随镜头倍率的调节而改变的变量。
[0017]可选地,进一步包括:当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未匹配到任一阶段点、且未落入预设曝光参数表中相邻阶段点之间的任一区间时,通过比较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和多个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确定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形成向任一阶段点的收敛调节趋势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其中,确定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包括光圈值和快门值、或者光圈值和增益值;根据确定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调节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并将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调节结果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
[0018]可选地,通过比较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和多个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确定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形成向任一阶段点的收敛调节趋势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包括:通过比较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和多个阶段点分别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确定第一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和第一低阶侧选定阶段点,其中第一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略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第一低阶侧选定第二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略小于或等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通过比较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和多个阶段点分别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快门值,确定出第二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和第二低阶侧选定阶段点,其中第二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快门值略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像的快门值,第二低阶侧选定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快门值略小于或等于第
一图像的曝光参数中的快门值;通过比较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和多个阶段点分别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增益值,确定第三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和第三低阶侧选定阶段点,其中第三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增益值略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中的增益值,第三低阶侧选定阶段点关联的增益值略小于或等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中的增益值;确定第一高阶侧选定阶段点、第二高阶侧选定阶段点和第三高阶侧选定阶段点中最低阶的一个阶段点,并将该阶段点与其低阶侧相邻阶段点之间具有不同取值的参数类型确定为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形成朝向高阶侧的收敛调节趋势的第一待调节参数类型;确定第一低阶侧选定阶段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光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以及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其中曝光参数的参数类型包括光圈值、快门值和增益值;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确定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匹配的阶段点,其中预设曝光参数表包括多个阶段点,各阶段点分别关联表示光圈值、快门值以及增益值的不同组合的曝光参数;当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成功确定与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匹配的阶段点或相邻阶段点之间的区间时,确定在第一图像之后成像的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确定在第一图像之后成像的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包括:将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与预设亮度进行比较,其中,若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则将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向低阶侧相邻的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调节,并将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调节结果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若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则将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向高阶侧相邻的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调节,并将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调节结果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若第一图像的平均亮度与预设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则将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为第二图像的曝光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其中任一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小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小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小值,或者,任一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光圈最大值、快门值为快门最大值且增益值为增益最大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其中预设曝光参数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阶段点各自关联的曝光参数之间仅有光圈值、快门值和增益值的其中一个参数类型是不同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其中任一阶段点关联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快门值以及增益值分别为:光圈最小值、光圈最大值、第一光圈中间值、第二光圈中间值和第三光圈中间值中的一个,其中光圈最小值<第一光圈中间值<第二光圈中间值<第三光圈中间值<光圈最大值;快门最小值、快门最大值、第一快门中间值和第二快门中间值中的一个,其中快门最小值<第一快门中间值<第二快门中间值<快门最大值;增益最小值、增益最大值、第一增益中间值和第二增益中间值中的一个,其中增益最小值<第一增益中间值<第二增益中间值<增益最大值。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其中至少一个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中的光圈值为随镜头倍率的调节而改变的变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在预设曝光参数表中未匹配到任一阶段点、且未落入预设曝光参数表中相邻阶段点之间的任一区间时,通过比较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和多个阶段点关联的曝光参数,确定对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形成向任一阶段点的收敛调节趋势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其中,确定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包括光圈值和快门值、或者光圈值和增益值;
根据确定的两个待调节参数类型调节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淼马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