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22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包括箱体和加工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喷涂仓,所述喷涂仓内设有左右对称设有转筒,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的左右两壁并贯穿所述箱体,所述加工件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内,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设有水泵,所述安装仓靠近所述加工件的一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料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仓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加料盒,所述水泵的进料端贯穿所述安装仓并伸入到所述加料盒内。通过此设计能实现对工件均匀的涂覆。计能实现对工件均匀的涂覆。计能实现对工件均匀的涂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阻力器生产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在实际使用中阻力器由于长时间的工作,极易被氧化腐蚀,对阻力器的使用具有极强的影响,现在市面上的涂覆装置对阻尼器的涂覆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包括箱体和加工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喷涂仓,所述喷涂仓内设有左右对称设有转筒,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的左右两壁并贯穿所述箱体,所述加工件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内,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设有水泵,所述安装仓靠近所述加工件的一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料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仓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加料盒,所述水泵的进料端贯穿所述安装仓并伸入到所述加料盒内,此设计能对工件均匀的涂覆。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工件的下端设有毛刷,所述毛刷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的左右两壁,所述毛刷与所述工件的外壁接触,此设计能将加工件外壁涂覆多余的材料刷下,提升涂覆的效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喷涂仓连通,所述开口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与所述毛刷对应,此设计能将毛刷刷下的涂覆材料收集。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盒的下端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滑块,所述开口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此设计能在收集盒滑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筒的外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转筒,所述加工件左右两端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加工件左右两端的外壁,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插销,所述插销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内,此设计便于安装和卸下加工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筒贯穿所述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此设计利于转动转筒,使工件能被均匀的涂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盖板,此设计能防止加工时,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喷涂仓内,影响涂覆的效果。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盖板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此设计能在盖板滑动时,起到引导的作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喷头组件配合转筒,实现了能对工件均匀的涂覆;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毛刷,实现了能将加工件外壁涂覆多余的材料刷下,提升涂覆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收集盒,实现了能将毛刷刷下的涂覆材料收集;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滑块配合第一滑槽,实现了能在收集盒滑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过插销配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了便于安装和卸下加工件;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盖板,实现了能防止加工时,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喷涂仓内,影响涂覆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第二滑块配合第二滑块,实现了能在盖板滑动时,起到引导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设置过把手,实现了利于转动转筒,使工件能被均匀的涂覆。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毛刷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加工件爆炸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a区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b区放大图。
[0022]图中:1、箱体;11、喷涂仓;111、转筒;1111、第一通孔;1112、插销;1113、把手;12、安装仓;121、水泵;122、喷头;13、加料盒;14、毛刷;15、开口;151、收集盒;1511、第一滑块;152、第一滑槽;16、盖板;161、第二滑块;17、第二滑槽;2、加工件;2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

6,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包括箱体1 和加工件2,所述箱体1内设有喷涂仓11,所述喷涂仓11内设有左右对称设有转筒111,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111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11的左右两壁并贯穿所述箱体1,所述加工件2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在
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111内,所述箱体1内设有安装仓12,所述安装仓12内设有水泵121,所述安装仓12靠近所述加工件2的一端设有喷头122,所述喷头122的进料端与所述水泵121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仓1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加料盒13,所述水泵121 的进料端贯穿所述安装仓12并伸入到所述加料盒13内,此设计能对工件均匀的涂覆。
[0027]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6,所述加工件2的下端设有毛刷14,所述毛刷14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11的左右两壁,所述毛刷14与所述工件的外壁接触,所述箱体1的左端面设有开口 15,所述开口15与所述喷涂仓11连通,所述开口15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151,所述收集盒151与所述毛刷14对应,所述收集盒151 的下端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滑块1511,所述开口15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511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152,此设计能将加工件2外壁涂覆多余的材料刷下,提升涂覆的效果,并能将毛刷14刷下的涂覆材料收集,还能在收集盒151滑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0028]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4,所述转筒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包括箱体(1)和加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喷涂仓(11),所述喷涂仓(11)内设有左右对称设有转筒(111),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111)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11)的左右两壁并贯穿所述箱体(1),所述加工件(2)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对称设置的所述转筒(111)内,所述箱体(1)内设有安装仓(12),所述安装仓(12)内设有水泵(121),所述安装仓(12)靠近所述加工件(2)的一端设有喷头(122),所述喷头(122)的进料端与所述水泵(121)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仓(1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加料盒(13),所述水泵(121)的进料端贯穿所述安装仓(12)并伸入到所述加料盒(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2)的下端设有毛刷(14),所述毛刷(14)转动连接在所述喷涂仓(11)的左右两壁,所述毛刷(14)与所述工件的外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器表面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端面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与所述喷涂仓(11)连通,所述开口(15)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151),所述收集盒(151)与所述毛刷(14)对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本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