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21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增压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包括:设有纵向通孔的中端盖,增压缸,设于增压缸内的增压活塞,一端与增压活塞固定连接的增压杆,设于中端盖内的第一通油孔,一端与中端盖固定连接的储油缸,与中端盖相连接的辅助中盖,与辅助中盖一端固定连接的工作缸,设于工作缸内的工作活塞,一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工作活塞杆,第二通油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还包括:与辅助中盖另一端相连接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滚珠丝杠,套设于滚珠丝杠上且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螺母副;第二通油孔与工作缸通过纵向穿孔连通。同现有同类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各种精度要求高的加工需求,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


[0001]本技术涉及增压缸
,具体是指一种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将工作活塞及活塞杆移动到工作位置的气液增压缸。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增压缸常用于冲压、拉伸等设备上,目前普遍采用的气液增压缸包括:用于提供增压的液压油及储存液压油的储油缸,以及增压缸、工作缸,分别与三者对应的活塞及活塞杆,工作时,首先通过压缩气体推动储油缸内的活塞,将其内的液压油通过油路输送到工作缸内,该液压油推动工作缸内的活塞及活塞杆到达工作位置,然后启动与增压缸连通的气源,在压缩气体作用下,增压缸内的活塞快速下降,带动增压活塞杆下降,增压活塞杆的快速移动通过油路中的液压油实现对工作活塞及活塞杆的增压过程,从而完成冲切等加工过程;采用目前的增压缸,能满足大多数精度要求不高的加工需求,但通过油推工作活塞的方式将其移动至工作位置的结构,精度较低,难以满足高精度的加工要求,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其旨在解决现有产品加工精度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包括:设有纵向通孔的中端盖,一端与中端盖固定连接的增压缸,设于增压缸内的且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增压活塞,一端与增压活塞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插设于纵向通孔内的增压杆,设于中端盖内的第一通油孔,一端与中端盖固定连接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的储油缸,与中端盖相连接且其内设有纵向穿孔及第二通油孔的辅助中盖,与辅助中盖一端固定连接的工作缸,设于工作缸内且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工作活塞,一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工作活塞杆,第二通油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所述储油缸与大气连通;还包括:与辅助中盖另一端相连接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且沿工作缸轴向设置的滚珠丝杠,套设于滚珠丝杠上且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螺母副;第二通油孔与工作缸通过纵向穿孔连通。工作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滚珠丝杠旋转,所述滚珠丝杠沿工作缸轴向设置且其上位于辅助中盖以下的部分结构均位于工作缸内,按照滚珠丝杠与螺母副的特性,滚珠丝杠相对工作缸轴向无位移,螺母副随着滚珠丝杠的旋转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工作活塞向下移动,工作活塞杆随之向下移动,当工作活塞杆上伸出工作缸外的下端部到达设定位置时,伺服电机停止转动;工作缸内位于工作活塞以上的空间通过纵向通孔、第一通油孔、第二通油孔及纵向穿孔组成的油路与储油缸连通,且该油路为密闭空间,当工作活塞随着螺母副的移动向下移动时,在工作缸内必然形成真空,该真空区域与大气之间存在压差,因储油缸直接与大气连通,此时储油缸内的液压油被压入该空间内,因此,当工作活塞到达设定位置时,工作缸内位于工作活塞以上的空间被液压油填充;然后启动增压缸内的增压活塞,增压杆随着增压活塞快速移动,推动与油路连通的液
压油快速进入油路,从而将增压杆的压力通过液压油传递至工作活塞及工作活塞杆并使二者沿滚珠丝杠轴向移动设定距离,完成增压的加工过程;工作活塞及工作活塞杆复位时,伺服电机反向旋转,带动螺母副及工作活塞、工作活塞杆回到初始位置,在该过程,工作缸内的液压油经油路回到储油缸。
[0005]优选地,为了将螺母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包括一个转接盘,所述转接盘设于工作活塞上接近辅助中盖的一端;转接盘与工作活塞内分别设有相互连通且与工作缸同轴的第一轴向孔、第二轴向孔。
[0006]优选地,所述螺母副插设于第一轴向孔、第二轴向孔内且转接盘与螺母副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工作活塞杆上与工作活塞相连接的一端插设于第二轴向孔内,在工作活塞杆内设有与工作缸同轴的轴向孔。
[0008]优选地,所述工作活塞杆位于转接盘下方且其与工作活塞相连接的一端套设于螺母副的外部。
[0009]优选地,所述辅助中盖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伺服电机的法兰,在法兰内设有与纵向穿孔同轴的法兰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位于法兰孔内;在法兰孔内设有分别与滚珠丝杠、输出轴相连接的联轴器。
[0010]优选地,所述滚珠丝杠的上端外壁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外壁与纵向穿孔内壁相接触。
[0011]优选地,还进一步包括一个与中端盖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与纵向通孔同轴的筒状增压腔,所述增压腔内设有液压油,增压腔的上端与分别与纵向通孔、第一通油孔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储油缸通过设于中端盖内的横向通油孔及纵向通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即,横向通油孔与纵向通孔连通,纵向通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所述横向通油孔与第一通油孔垂直;横向通油孔在纵向通孔内壁的开口位于增压腔的上方。
[0013]优选地,所述纵向通孔内壁上固设有内径与增压杆直径相同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横向通油孔上方;所述增压腔的上端插设于纵向通孔的下端部内,在增压腔的上端设有若干将增压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的径向孔;所述纵向通孔内壁内嵌设有位于横向通油孔与增压腔上端之间的油封;所述增压杆的直径小于增压腔内径。
[0014]有益技术效果:工作时,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组合将工作活塞、工作活塞杆移动到设定位置,该移动过程可精密控制,精度更高,而且,移动速度可灵活控制,既可快速移动,也可慢速移动。同现有同类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满足各种精度要求高的加工需求,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泄压过程的主视方向截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增压过程的主视方向截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方向截面图;
[0019]图5为A处放大图;
[0020]图6为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

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包括:中端盖1,其内设有纵向通孔102;一端与中端盖1固定连接的增压缸2,设于增压缸内的且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增压活塞3,一端与增压活塞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插设于纵向通孔内的增压杆4,设于中端盖1内的第一通油孔101,一端与中端盖1固定连接且与第一通油孔101连通的储油缸5,与中端盖1相连接的辅助中盖6,在辅助中盖6内设有纵向穿孔602及第二通油孔601;与辅助中盖6一端固定连接的工作缸7,设于工作缸7内且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工作活塞8,一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工作活塞杆9;此处第二通油孔601与第一通油孔101连通;此处的增压杆4另一端(下端)可沿纵向通孔102轴向移动;且纵向通孔102与第一通油孔101连通。
[0023]在本实施例,通过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工作时推动工作活塞8、工作活塞杆9到达设定位置,因此,还包括:与辅助中盖6一端相连接的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包括:设有纵向通孔的中端盖,一端与中端盖固定连接的增压缸,设于增压缸内的且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增压活塞,一端与增压活塞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插设于纵向通孔内的增压杆,设于中端盖内的第一通油孔,一端与中端盖固定连接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的储油缸,与中端盖相连接且其内设有纵向穿孔及第二通油孔的辅助中盖,与辅助中盖一端固定连接的工作缸,设于工作缸内且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工作活塞,一端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工作活塞杆,第二通油孔与第一通油孔连通;所述储油缸与大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辅助中盖另一端相连接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且沿工作缸轴向设置的滚珠丝杠,套设于滚珠丝杠上且与工作活塞固定连接的螺母副;第二通油孔与工作缸通过纵向穿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转接盘,所述转接盘设于工作活塞上接近辅助中盖的一端;转接盘与工作活塞内分别设有相互连通且与工作缸同轴的第一轴向孔、第二轴向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副插设于第一轴向孔、第二轴向孔内且转接盘与螺母副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工作活塞杆上与工作活塞相连接的一端插设于第二轴向孔内,在工作活塞杆内设有与工作缸同轴的轴向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伺服电机的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名业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