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78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预埋钢管,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上设置有预埋孔,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和螺孔;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块,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两个竖板,两竖板之间预设有可供竖梁嵌入的安装间隙,竖板和竖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竖板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L型连接侧板,L型连接侧板和横梁上均对应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便于安装,提升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重要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抗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被提出并逐渐在工程实际中获得应用,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及耐火能力,材料用量相比于传统剪力墙结构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具有优良的综合经济性能,而且,其能够解决室内露柱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建筑适应性,是一种理想的剪力墙结构形式。
[0003]在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墙

梁连接节点是实现钢梁和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关键部位,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性能。现有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节点形式较少。现有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形式主要集中在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锚筋连接等,由于剪力墙的钢管束采用冷弯薄壁U型钢,其壁厚较薄,使用上述连接方式会影响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同时现有的连接方式采用钢梁和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之间直接固定,给安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包括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工型钢梁和连接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和工型钢梁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预埋钢管,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上设置有可供所述预埋钢管插入的预埋孔,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和螺孔;
[0007]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埋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嵌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工型钢梁包括两个横梁以及连接两所述横梁的竖梁,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两个竖板,两所述竖板之间预设有可供所述竖梁嵌入的安装间隙,所述竖板和所述竖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竖板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L型连接侧板,所述L型连接侧板和所述横梁上均对应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0008]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的侧壁上预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预埋钢管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贯穿孔,固定钢筋可依次贯穿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一侧的第一固定孔、贯穿孔和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另一侧的第一固定孔以实现所述预埋钢管和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之间的固定连接。
[0009]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分别贴合在所述钢管束剪力墙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钢筋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一侧的第一固定孔、贯穿孔、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另一侧的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固定孔以实现所述预埋钢管和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之间的固定连接。
[0010]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定位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两侧部的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的底部向内均设置有U型定位槽。
[0011]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边设置有限位开口槽,所述限位开口槽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之间,所述限位开口槽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限位开口槽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的一侧均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可分别沿所述连通孔运动。
[0012]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定位块包括相连的条形块和位于所述条形块下端的U型定位块,所述条形块可对应嵌入至所述第一开口槽或第二开口槽内,所述U型定位块可对应嵌入至U型定位槽内。
[0013]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条形块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可沿所述连通孔旋入所述定位孔的内部。
[0014]上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竖板的上下断面均设置有开口腔,所述L型连接侧板的侧边活动连接在所述开口腔的内部,所述开口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L型连接侧板上对应设置有固定部。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安装板与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板与工型钢梁之间进行固定,在安装板和连接板进行固定后,通过吊装机构对钢梁吊起,通过安装板和连接板上的定位块和定位槽实现安装板和连接板的定位,定位后再对工型钢梁进行安装,如此使得在对工型钢梁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对工型钢梁的调节。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安装板上设置有预埋钢管,连接板上设置有竖板和L型连接侧板,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设置具有定位部和固定部,如此增加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和工型钢梁连接强度,提升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3为另一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安装板;
[0026]1.1、第一安装面;1.2、第二安装面;1.3、预埋钢管;1.3.1、贯穿孔;1.4、螺孔;1.5、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第二固定孔;
[0027]2、连接板;
[0028]2.1、第一安装孔;2.2、第一连接面;2.3、第二连接面;2.4、竖板;2.4.1、第二安装孔;2.4.2、开口腔;2.5、安装间隙;2.6、L型连接侧板;2.7、第三安装孔;
[0029]3、定位槽;
[0030]3.1、第一开口槽;3.2、第二开口槽;3.3、U型定位槽;
[0031]4、限位开口槽;
[0032]4.1、第一限位杆;4.2、第二限位杆;
[0033]5、定位块;
[0034]5.1、条形块;5.1.1、定位孔;5.2、U型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包括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工型钢梁和连接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和工型钢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预埋钢管,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上设置有可供所述预埋钢管插入的预埋孔,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和螺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埋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嵌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工型钢梁包括两个横梁以及连接两所述横梁的竖梁,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两个竖板,两所述竖板之间预设有可供所述竖梁嵌入的安装间隙,所述竖板和所述竖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竖板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L型连接侧板,所述L型连接侧板和所述横梁上均对应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的侧壁上预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预埋钢管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贯穿孔,固定钢筋可依次贯穿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一侧的第一固定孔、贯穿孔和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另一侧的第一固定孔以实现所述预埋钢管和所述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之间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分别贴合在所述钢管束剪力墙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钢筋可依次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武袁立刚李新李桐胡卫洪武波王祥李锁辉徐显攀刘国怀陈俐光王启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