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76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机防护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包括吊篮主体,所述吊篮主体一端的两侧均连接有门框,所述吊篮主体一端通过两个门框共同连接有吊篮门,所述吊篮主体内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支座,所述吊篮主体内部通过两个支座共同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吊篮主体内部通过一号转轴连接有翻板,所述门框一端的中部连接有防坠件,所述门框一端的底部连接有托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坠件可以在吊篮门的下落过程中为横杆提供支撑功能,避免吊篮门因意外脱手导致坠落,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同时吊篮主体内部的翻板可以向外翻转,防止建筑材料从缝隙落下,既可以保障升降机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空坠物伤人。空坠物伤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机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升降机被广泛运用于城市高层和超高层的各类建筑中,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让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
[0003]在升降机的吊篮结构中,两端均有吊篮门作为进出通道和临边的防护,但是由于工人失误会出现吊篮门脱手自动落下的情况,容易砸伤在门下方的人员,同时吊篮与楼体间存在较大的缝隙,在搬运建筑材料时,容易从缝隙中落下,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包括吊篮主体,所述吊篮主体一端的两侧均连接有门框,所述吊篮主体一端通过两个门框共同连接有吊篮门,所述吊篮主体一端在两个门框底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吊篮主体内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支座,所述吊篮主体内部通过两个支座共同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吊篮主体内部通过一号转轴连接有翻板,所述门框一端的中部连接有防坠件,所述门框一端的底部连接有托架,所述防坠件包括内板,所述内板底部贯穿连接有二号转轴,所述内板内侧通过二号转轴连接有外板,所述内板内侧的上端连接有内旋转座,所述内板内侧通过内旋转座连接有一号旋板,所述内板一端通过一号旋板连接有二号旋板。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板内侧连接有外旋转座,所述外板通过外旋转座与二号旋板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旋板一端贯穿连接有三号转轴,所述二号旋板通过三号转轴与一号旋板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篮门中部连接有把手,所述吊篮门下端连接有一组杆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杆架中部贯穿连接有横杆。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篮门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吊篮门两侧通过凹槽与门框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防坠件可以在吊篮门的下落过程中为横杆提供支撑功能,避免吊篮门因意外
脱手导致坠落,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防坠件在横杆的上升过程中能够被动向内折叠,在横杆离开防坠件位置后,防坠件的外板会自动展开复位,有效地保障吊篮门的升降安全;同时吊篮主体内部的翻板可以向外翻转,对吊篮与楼体间的缝隙进行覆盖,防止搬运建筑材料时,建筑材料从缝隙落下,既可以保障升降机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中A的放大图;
[0017]图4为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防坠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吊篮主体;2、门框;3、吊篮门;4、防坠件;5、托架;6、把手;7、杆架;8、横杆;9、限位板;10、支座;11、一号转轴;12、翻板;41、内板;42、外板;43、内旋转座;44、外旋转座;45、二号转轴;46、一号旋板;47、二号旋板;48、三号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包括吊篮主体1,吊篮主体1一端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门框2,吊篮主体1一端通过两个门框2共同连接有吊篮门3,吊篮门3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吊篮门3两侧通过凹槽与门框2相连接,吊篮门3可以在两个门框2内垂直滑动移动,吊篮门3中部连接有把手6,把手6设置在吊篮门3的中部,便于站立时将吊篮门3向上提起,吊篮门3下端焊接连接有一组杆架7,两个杆架7中部贯穿连接有横杆8,通过杆架7可以使横杆8与吊篮门3保持一定的间距,便于横杆8在门框2外侧移动,通过横杆8可以在吊篮门3上升一定高度后,为吊篮门3提供支撑的扶手,吊篮主体1一端在两个门框2底部焊接连接有限位板9,通过限位板9可以对吊篮门3的下落行程进行限制,防止吊篮门3从门框2中脱离,门框2一端的中部焊接连接有防坠件4,通过防坠件4可以在吊篮门3升起后,为吊篮门3提供支撑,防止吊篮门3掉落,门框2一端的底部连接有托架5,通过托架5可以从两端对横杆8进行支撑,在吊篮门3下落过程中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避免长时间的吊篮门3下落冲击造成门框2和限位板9松动。
[0020]在图2和图3中:吊篮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焊接连接有支座10,吊篮主体1内部通过两个支座10共同连接有一号转轴11,吊篮主体1内部通过一号转轴11连接有翻板12,翻板12的一端可以沿着一号转轴11进行转动,在电梯运行时,翻板12置于吊篮内部,不影响吊篮主体1的正常运行,在工人搬运物料进吊篮时,可以将翻板12翻出,对吊篮与楼体间的缝隙进行遮盖,既可以使物料更便捷的送入吊篮主体1内部,同时也可以避免碎屑废料从吊篮主体1与楼体的缝隙处掉落,保护下方操作人员安全。
[0021]在图4中:防坠件4包括内板41,内板41焊接固定在门框2上,内板41底部贯穿连接有二号转轴45,内板41内侧通过二号转轴45连接有外板42,外板42可以沿着二号转轴45进行转动展开,内板41内侧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内旋转座43,内板41内侧通过内旋转座43连接有一号旋板46,一号旋板46的一端可以沿着内旋转座43进行转动,内板41一端通过一号旋板46连接有二号旋板47,外板42内侧焊接连接有外旋转座44,外板42通过外旋转座44与二
号旋板47相连接,二号旋板47可以沿着外板42的外旋转座44进行转动,二号旋板47一端贯穿连接有三号转轴48,二号旋板47通过三号转轴48与一号旋板46相连接,一号旋板46和二号旋板47均可沿着三号转轴48进行转动。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握住吊篮门3的把手6向上托举吊篮门3,吊篮门3的两侧能够沿着门口向上移动,在吊篮门3上升到一半时,把手6高度也随之升高,此时抓住吊篮门3底部的横杆8,可以将横杆8作为底部扶手,继续推动吊篮门3上升,在松手后,吊篮门3受重力影响自然下落,通过门框2两侧的防坠件4为横杆8提供支撑,防止吊篮门3自然下坠,防坠件4在横杆8上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横杆8将外板42推入内板41的内侧,同时一号旋板46和二号旋板47可以沿着三号转轴48进行折叠,使得横杆8可以顺利上升,同时在横杆8离开防坠件4后,防坠件4的外板42会自动向外侧展开,在横杆8的下落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在吊篮主体1与楼体间转运建筑材料时,可以将翻板12向外翻出,对吊篮主体1与外界的缝隙进行遮盖,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升降机结构,包括吊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主体(1)一端的两侧均连接有门框(2),所述吊篮主体(1)一端通过两个门框(2)共同连接有吊篮门(3),所述吊篮主体(1)一端在两个门框(2)底部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吊篮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支座(10),所述吊篮主体(1)内部通过两个支座(10)共同连接有一号转轴(11),所述吊篮主体(1)内部通过一号转轴(11)连接有翻板(12),所述门框(2)一端的中部连接有防坠件(4),所述门框(2)一端的底部连接有托架(5),所述防坠件(4)包括内板(41),所述内板(41)底部贯穿连接有二号转轴(45),所述内板(41)内侧通过二号转轴(45)连接有外板(42),所述内板(41)内侧的上端连接有内旋转座(43),所述内板(41)内侧通过内旋转座(43)连接有一号旋板(46),所述内板(41)一端通过一号旋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洋孙孝军侯红星刘龙燕李永刚薛天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威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