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69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蓝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该蓝莓种植棚包括格架和覆盖在格架上的网片装置,格架包括地锚和立柱装置,每一种植行行头和行尾各安装一个地锚,地锚包括地锚拉杆,地锚拉杆其下部连接有地锚石,其上部连接有张紧器和地锚拉线;立柱装置包括钢丝、位于每个种植行行头和行尾的两个行头柱、位于中间行的中间柱以及位于边行的若干边柱;网片装置由若干网片通过网片连接器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解决了现有蓝莓种植大棚结构不够稳定、棚内农机设备作业困难的问题,且便于安装。且便于安装。且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


[0001]本技术涉及蓝莓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

技术介绍

[0002]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因此倍受人们青睐。
[0003]在蓝莓果园中,为了避雨以及防鸟、防雹防霜冻,提高果实品质,通常采用了种植大棚进行蓝莓的种植。蓝莓种植大棚通常的结构是:包括大棚主体,大棚主体包括以横向成排、纵向成列的方式排布的骨架单元,每个骨架单元包括拱杆以及连接支撑拱杆两端和顶部的根立柱;每列骨架单元的拱杆上覆盖有顶膜;大棚主体的立柱下端固定埋设于土地上,在每列大棚主体单元之间相邻处的下方,土地上纵向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厢沟,厢沟的两端连通至土地上的排水沟中,厢沟与排水沟形成了排水系统,从顶膜上流下的雨水可通过厢沟排向排水沟,由排水沟将雨水排走,实现了种植大棚实现了其避雨功能。然而现有的蓝莓种植大棚具有结构不够稳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横向最两侧的骨架单元而言,其受力最多,结构稳定性不高。此外现有大棚多为拱棚搭建,在使用过程中,农机只能通过中间行,而在拱棚支架两侧所在行高度低,无法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解决了现有蓝莓种植大棚结构不够稳定、棚内农机设备作业困难的问题,且便于安装。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包括格架和覆盖在格架上的网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架包括地锚和立柱装置,每一种植行行头和行尾各安装一个所述地锚,所述地锚包括地锚拉杆,所述地锚拉杆其下部连接有地锚石,其上部连接有张紧器和地锚拉线;所述立柱装置包括钢丝、位于每个种植行行头和行尾的两个行头柱、位于中间行的中间柱以及位于边行的若干边柱;所述网片装置由若干网片通过网片连接器连接成一体。
[0006]所述网片包括内侧的防雹网和外侧的避雨棚膜,所述避雨棚膜其上方设有加密固定层,其下方设有防虫网。
[0007]所述行头柱和边柱外偏于种植行方向且与地面成75~80度夹角设置,中间柱垂直于地面设置。
[0008]所述地锚拉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头,所述卡头为8号钢丝绳卡头,卡头之间的间距为40~50mm。
[0009]所述行头柱、中间柱和边柱顶部均安装有柱帽,所述柱帽上横纵穿过有所述的钢丝。
[0010]所述避雨棚膜为抗紫外线PP塑料膜,防虫网网孔为40~60目。
[0011]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解决了现有蓝莓种植大棚结构不够稳定、棚内农机设备作业困难的问题,且便于安装。本技术通过设置埋入地面的地锚拉杆和地锚石,使地锚拉线稳固的与各立柱装置固定,能够对格架整体位置固定,避免格架移位,提高格架的稳定性。行头柱、中间柱和边柱在保证埋深和倾斜角度后夯实固定,不仅使格架具有较好的稳固性,而且还可用于固定树体。通过网片上设置的防虫网,覆盖在格架上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将鸟和害虫拒之网外,切断害虫(成虫)繁殖途径,有效控制各类害虫对蓝莓侵害。通过棚膜设置内侧的防雹网及外层的抗紫外线PP避雨棚膜,其强度高,透光性、耐候性好,具有多重防灾减灾功能,可以预防雨水、风害、冰雹、霜冻,而且有阻隔紫外线功能,使棚内紫外线透过减少,防止阳光对果实的灼烧,确保蓝莓生长品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的地锚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的地锚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的卡头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5为图1中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地锚,2

立柱装置,3

网片装置,11

地锚拉杆,12

张紧器,13

地锚拉线,14

卡头,15

地锚石,21

行头柱,22

中间柱,23

边柱,24

钢丝,25

柱帽,31

网片,32

网片连接器,311

加密固定层,312

避雨棚膜,313

防雹网,314

防虫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的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包括格架和覆盖在格架上的网片装置3,格架包括地锚1和立柱装置2,每一种植行行头和行尾各安装一个所述地锚1,地锚1包括地锚拉杆11,地锚拉杆11其下部连接有地锚石15,其上部连接有张紧器12和地锚拉线13;立柱装置2包括钢丝24、位于每个种植行行头和行尾的两个行头柱21、位于中间行的中间柱22以及位于边行的若干边柱23;网片装置3由若干网片31通过网片连接器32连接成一体。行头柱21和边柱23外偏于种植行方向且与地面成75~80度夹角设置,中间柱22垂直于地面设置。网片31包括内侧的防雹网313和外侧的避雨棚膜312,避雨棚膜312其上方设有加密固定层311,其下方设有防虫网314。地锚拉线1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头14,
卡头14为8号钢丝绳卡头,卡头14之间的间距为40~50mm。行头柱21、中间柱22和边柱23顶部均安装有柱帽25,柱帽25上横纵穿过有钢丝24。避雨棚膜312为抗紫外线PP塑料膜,防虫网314网孔为40~60目。
[00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S1.地锚1安装:距边柱埋入点1.5~2米,地锚拉杆11埋深大于1.5米(地锚石15下表面到地面位置)。用地锚拉线13将地锚拉杆11和张紧器12连接,或者通过钢丝绳缠绕后用卡头14固定(每端至少两个卡头);使地锚拉杆11方向与地锚拉线13在同一条直线上。地锚强度要求:必须承受大于三吨的力。
[0023]S2.立柱装置2的安装:行头柱21在行宽方向上,与中间行行头柱间距3m,并在一条直线上;在行长方向上,距离边柱间距为10m,埋深0.8m,在保证埋深和角度后夯实固定。边柱23在行长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包括格架和覆盖在格架上的网片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架包括地锚(1)和立柱装置(2),每一种植行行头和行尾各安装一个所述地锚(1),所述地锚(1)包括地锚拉杆(11),所述地锚拉杆(11)其下部连接有地锚石(15),其上部连接有张紧器(12)和地锚拉线(13);所述立柱装置(2)包括钢丝(24)、位于每个种植行行头和行尾的两个行头柱(21)、位于中间行的中间柱(22)以及位于边行的若干边柱(23);所述网片装置(3)由若干网片(31)通过网片连接器(32)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雨、防鸟、防雹、防霜冻的蓝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头柱(21)和边柱(23)外偏于种植行方向且与地面成75~80度夹角设置,中间柱(22)垂直于地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避雨、防鸟、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小龙高俊芳曹少伟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