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该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包括:导流槽、台体以及喷管。其中,导流槽设置于地面以下,具有导流槽入口、导流槽出口以及导流槽内部通道,台体设置于所述导流槽入口处,具有固定端与支撑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于地面,所述支撑端用于支撑运载火箭进行各种工况的运行,喷管沿台体周向设置,且与运载火箭喷注端对应设置,用于从侧向地向喷注火焰喷冷却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具有同时满足支撑运载火箭发射及试车、节省工位及成本等优点。节省工位及成本等优点。节省工位及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载火箭
,特别是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火箭发射台是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发射的地面发射设施,可以满足运载火箭的竖立和释放要求。试车台是一种用于运载火箭进行动力系统试车的地面设施,可以满足运载火箭的各试验阶段的试点火。现有的发射台与试车台不能同时兼顾发射与试车工况,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试车和火箭发射是分别在试车台与发射台完成的,且试车台与发射台是分别进行设计并建造完成的,建造成本高昂、工期长、重复建设及重复投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兼顾火箭动力系统试车与火箭发射的地面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具有同时满足支撑运载火箭发射及试车、节省工位及成本等优点。解决了火箭发射及试车不能使用同一个地面设施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节省了巨额建造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该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包括:导流槽、台体以及喷管。其中,导流槽设置于地面以下,具有导流槽入口、导流槽出口以及导流槽内部通道;台体设置于所述导流槽入口处,具有固定端与支撑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于地面,所述支撑端用于支撑运载火箭进行各种工况的运行;喷管沿所述台体周向设置,且与运载火箭喷注端对应设置,用于从侧向向喷注火焰喷冷却液。
[0005]所述支撑端用于支撑火箭发射或者支撑火箭动力系统试车,进行火箭发射时,所述喷管关闭,火箭点火后脱离台体后逐渐升空,喷入导流槽的火焰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对导流槽的烧蚀时间短,可以不需要喷管喷注冷却液对火焰进行降温。而通过本申请的地面设施进行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时,试车时间长,200秒至1000秒不等,长时间的烧蚀易造成导流槽损坏,进而使设置于台体周向的喷管开启,由于火箭发动机的喷流速度极大,冷却液很难喷进火焰内部,因此冷却液会被火焰带进导流槽,冷却液伴随火焰的过程,即会对火焰进行冷却,从而降低抗烧蚀混凝土的冲击火焰温度。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体的支撑端具有支撑待发射运载火箭的支撑接口,所述支撑接口用于与待发射运载火箭的箭脚匹配对接,所述支撑接口的数量按照待发射运载火箭的箭脚数量及位置关系对应设置。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体的支撑端具有固定待试车运载火箭的第一环形法兰,所述第一环形法兰与设置于待试车运载火箭的第二环形法兰配合,进而将待试车运载火箭牢固的固定在所述台体,防止运载火箭试车时脱离台体。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入口具有朝向出口侧的斜面,所述斜面靠近所述导
流槽入口侧为直斜面,使火焰直接进入导流槽;所述斜面靠近所述导流槽出口侧为曲斜面,使火焰逐渐转变冲击方向进入导流槽内部通道,最后从导流槽出口排出。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斜面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30度,以将运载火箭喷射的火焰传递至所述导流槽内部通道,并由所述导流槽出口排出。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火焰冲击面采用抗烧蚀混凝土制备,厚度在20厘米至35厘米之间,以充分适应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的长时间火焰烧蚀。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台体,所述喷管与运载火箭喷注端的垂直距离在0.9米至1.2米之间,保证及时通过所述喷管侧向地向运载火箭的火焰喷注冷却液,进而对运载火箭的火焰进行降温。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管具有喷头,所述喷头朝向火焰的斜下方设置,以增加冷却液与火焰的接触面积。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管的喷头与设置在所述台体的运载火箭的中轴线夹角为45
°
。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体的固定端通过锚栓连接方式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防止运载火箭进行动力系统试车时带动所述台体脱离地面。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内部通道靠近所述导流槽出口位置设置为斜平面,保证火焰向远离运载火箭的方向排出。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通过改进台体的支撑结构,增加可以喷注冷却液的喷管,以及改进导流槽的结构,可以实现运载火箭发射及动力系统试车在同一工位上进行,不需要单独建设,只需要调整机械结构及喷管的开合即可,能够大幅节省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试车工位和发射工位建设项目,节省原材料和工序。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设施,通过整合火箭发动机试车和火箭发射,有利于减小技术壁垒,缩短技术协调链条,提高火箭研制不同环节的衔接流畅性。
[0017]在阅读具体实施方式并且在查看附图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另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诸如“下面”、“下方”、“在
…
下”、“低”、“上方”、“在
…
上”、“高”等的空间关系术语用于使描述方便,
以解释一个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的定位,表示除了与图中示出的那些取向不同的取向以外,这些术语旨在涵盖器件的不同取向。另外,例如“一个元件在另一个元件上/下”可以表示两个元件直接接触,也可以表示两个元件之间还具有其他元件。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也用于描述各个元件、区、部分等,并且不应被当作限制。类似的术语在描述通篇中表示类似的元件。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参见图1,本技术的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包括:导流槽1、台体2以及喷管3。其中,导流槽1设置于地面以下,具有导流槽入口11、导流槽出口12以及导流槽内部通道13,运载火箭喷出的火焰通过导流槽入口11进入经过导流槽内部通道13,最后由导流槽出口12排出。台体2设置于导流槽入口11,具有固定端21与支撑端22,固定端21固定设置于地面或者导流槽1,支撑端22用于支撑运载火箭R执行各种工况。喷管3沿台体2周向设置,且与运载火箭R喷注端对应设置,用于从侧向向喷注火焰喷冷却液。
[0024]台体的支撑端用于支撑运载火箭发射或者支撑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进行火箭发射时,喷管可以关闭,火箭点火并脱离台体后逐渐升空,使喷入导流槽的火焰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此时运载火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槽,设置于地面以下,具有导流槽入口、导流槽出口以及导流槽内部通道;台体,设置于所述导流槽入口,具有固定端与支撑端;喷管,沿所述台体周向设置,且与运载火箭喷注端对应设置,用于从侧向向喷注火焰喷冷却液;所述支撑端用于支撑火箭发射或者支撑发动机试车,进行火箭发射时,所述喷管关闭,进行发动机试车时,所述喷管开启,以实现对发动机试车过程的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具有支撑待发射运载火箭的支撑接口,所述支撑接口用于与待发射运载火箭的箭脚匹配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具有用于固定待试车运载火箭的第一环形法兰;所述第一环形法兰与设置于待试车运载火箭的第二环形法兰配合,将待试车运载火箭固定在所述台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及发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入口具有朝向出口侧的斜面,所述斜面靠近所述导流槽入口侧为直斜面,所述斜面靠近所述导流槽出口侧为曲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运载火箭动力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凤明,番绍炳,赵玉龙,韩静,何基强,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