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52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55
本申请涉及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涉及真空管井的领域,其包括位于井室内的真空管井,真空管井顶上盖设有井盖,井盖内穿设有抽气管、排水管和电缆线,压力真空表固定连接于井盖上,并与井室内连通,所述井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螺纹连接,第二盖体盖设于第一盖体上,并与第一盖体转动连接,第二盖体与真空井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并通过连接组件与真空井体连接。本申请具有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第二盖体进一步加强了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连接强度的效果。连接强度的效果。连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真空管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地下水是一大难题,管井降水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施工降水井,使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井中汇集,再通过水泵将地下水抽出,从而达到排除地下水的目的。
[000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79414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真空管井井盖测水位孔的密封装置,包括位于井室内的真空管井,真空管井整体呈圆筒状,底部连通地下水,顶部固定有用于密封管井的板,板上四周的螺栓将板固定在管井上;板上连通有抽气管和排水管,还设置有测量管井压力和真空的压力真空表;在板上设置有连接球阀的管,通过搬动把手转动球阀,使球阀的开口和管连通,将测量井深的焊条通过测绳伸入到管井内测量水位。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井口密封结构仅有四个螺栓,密封结构尚不完善,密封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井口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包括位于井室内的真空管井,真空管井顶上盖设有井盖,井盖内穿设有抽气管、排水管和电缆线,压力真空表固定连接于井盖上,并与井室内连通,所述井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螺纹连接,第二盖体盖设于第一盖体上,并与第一盖体转动连接,第二盖体与真空井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并通过连接组件与真空井体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螺纹连接,使得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真空管井的连接,一方面来说,第二盖体进一步加强了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来说,第二盖体进一步对真空管井起到了密封作用。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盖体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转动轴,转动轴穿射出第二盖体,转动轴远离第一盖体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位于第二盖体外侧,并与第二盖体相对转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与转动盘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仅通过拧动转动盘,转动盘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盖体转动,就可以使得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螺纹连接,可以同时安装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再利用转动盘将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连接,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长时间盖于真空管井上,工作人员不需要取下第二盖体,也可以通过
转动盘便捷的拧紧第一盖体,检修时省时省力。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和连接栓,上连接块和第二盖体固定连接,下连接块和真空管井固定连接,连接栓穿射上连接块、下连接块,并与上连接块、下连接块螺纹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盖体与真空管井通过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与连接栓的固定,则进一步加强了第一盖体对真空管井的密封效果,使得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抵接更加紧密,即使连接栓松动,还有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连接,确保真空管井内的真空密封性较好。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盖体靠近真空管井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角和第二密封角。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上第一密封角与第二密封角的设置,使得真空管井外的气体要流动到真空管井内时,经过一个密封块相当于经过三个密封块,由于第一密封角与第二密封角相当于两个密封块,第一密封角与第二密封角的夹角处相当于一个密封块,因此,第一密封角与第二密封角的设置,相当于在原密封性能的基础上密封性能增大了三倍。
[0015]可选的,所述密封块、第一密封角和第二密封角上围设有密封环,且密封环和密封块、第一密封角和第二密封角固定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的设置,由于密封环的弹性作用,使得第一密封角、第二密封角及密封块与真空管井抵接的更加紧密,密封性能更好。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盖体靠近真空管井内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密封圈,内密封圈纵截面呈三角形,内密封圈与真空管井内壁抵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密封圈形状的设计,使得真空管井内微小颗粒运动到第一盖体处时,碰到内密封圈,顺着内密封圈的倾斜面运动时,碰到第一盖体后,运动方向改变,又重新向真空管井内的方向运动,真空管井内物质难以外泄,并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则第一盖体对真空管井的密封效果好。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盖体上固定连接有外密封圈,外密封圈与真空管井外壁抵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真空管井井口处被外密封圈的包围,进一步增加了第二盖体对真空管井的密封性。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盖体上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头,抽气管、排水管和电缆线上固定粘结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与金属连接头焊接固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连接头与金属连接片的焊接,使得抽气管、排水管和电缆线可以与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稳定的固定在一起。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螺纹连接,使得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第二盖体进一步加强了第一盖体与真空管井的连接强度;
[0025]转动轴与转动盘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安装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时省时省力,准确性高。
[0026]密封块上第一密封角与第二密封角的设置,相当于在原密封性能的基础上密封性能增大了三倍。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旨在显示井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旨在显示金属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井室;11、挡尘盖;2、真空管井;3、井盖;31、第一盖体;311、转动轴;312、转动盘;32、第二盖体;321、金属连接头;322、金属连接片;4、连接组件;41、上连接块;42、下连接块;43、连接栓;5、密封块;51、第一密封角;52、第二密封角;6、密封环;7、内密封圈;8、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参照图1,一种真空管井2降水的井室1结构包括位于井室1内的真空管井2,井室1上盖有挡尘盖11,真空管井2上盖有井盖3,井盖3包括第一盖体31与第二盖体32,第一盖体31与真空管井2螺纹连接,且第一盖体31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5;第二盖体32与真空井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第二盖体32与真空井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
[0033]工作人员安装井盖3时,首先将第一盖体31放置于真空管井2上方,然后拧动第一盖体31,直至第一盖体31与真空井盖3螺纹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包括位于井室(1)内的真空管井(2),真空管井(2)顶上盖设有井盖(3),井盖(3)内穿设有抽气管、排水管和电缆线,压力真空表固定连接于井盖(3)上,并与井室(1)内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包括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第一盖体(31)与真空管井(2)螺纹连接,第二盖体(32)盖设于第一盖体(31)上,并与第一盖体(31)转动连接,第二盖体(32)与真空井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并通过连接组件(4)与真空井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31)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转动轴(311),转动轴(311)穿射出第二盖体(32),转动轴(311)远离第一盖体(3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12),转动盘(312)位于第二盖体(32)外侧,并与第二盖体(32)相对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上连接块(41)、下连接块(42)和连接栓(43),上连接块(41)和第二盖体(32)固定连接,下连接块(42)和真空管井(2)固定连接,连接栓(43)穿射上连接块(41)、下连接块(42),并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文杰焦志朝化要雨郭士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创天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