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10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包括:取材台主体;围护壁,围护壁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取材台主体的上表面的一侧,围护壁的内侧形成有一安装空间;功能安装架,功能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功能安装架与围护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功能安装架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安装面,功能安装架的下表面第二安装面;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面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智能摄像头,智能摄像头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面上的一端;上盖,上盖与围护壁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取材工作台,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更为规范的取材操作,以及方便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远程指导。导。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病理取材台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病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并阐明疾病的发生原因,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较常见地会被应用于临床分析中。在大多病理研究的过程中,较多地会采取对相应的病理材料进行获取,而医护人员直接获取的材料往往没有办法直接使用,还需要通过病理取材台进行取材。现有的病理取材台往往只具有机体本身以及设置在上面的操作台,以满足医护人员的取材需要。但在实际的病理取材过程中,往往对医护人员的取材操作有一定要求,但受地点以及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很难直接对新来的医护人员的病理取材操作进行指导,只能派遣经验老套的医护人员前往各地指导,带来了较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包括:
[0004]取材台主体,所述取材台的上表面的中部下凹形成一操作槽;
[0005]围护壁,所述围护壁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取材台主体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围护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围护壁的下端沿所述取材台的上表面的一侧的外缘呈半包围式结构,所述围护壁的内侧形成有一安装空间;
[0006]功能安装架,所述功能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功能安装架与所述围护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功能安装架的上表面形成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功能安装架的下表面形成一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面;
[0007]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一端;
[0008]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背面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09]智能摄像头,所述智能摄像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的一端;
[0010]上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的一端与所述围护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取材台主体的正上方。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槽的水平面截面呈圆角矩形设置。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面靠近所述围护壁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安装面远离所述围护壁的一端的水平高度。
[00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一挠性连接管。
[00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为一平板电脑。
[001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围护壁的水平截面呈冂字形设置。
[00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下表面的安装有发光装置。
[001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功能安装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设置。
[001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取材台主体上嵌设有若干柜体,每一所述柜体均可打开地设置有一拉门。
[001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还设置有一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执行端设置有一激光笔。
[0020]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取材工作台,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更为规范的取材操作,以及方便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远程指导。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0023]附图中:
[0024]1、取材台主体;11、操作槽;2、围护壁;3、功能安装架;31、第一安装面;32、第二安装面;311、连接件;4、控制面板;5、智能摄像头;6、上盖;7、发光装置;8、拉门;9、机械手;91、激光笔;12、5G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包括:取材台主体1,取材台的上表面的中部下凹形成一操作槽11;围护壁2,围护壁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取材台主体1的上表面的一侧,围护壁2沿竖直方向设置,围护壁2的下端沿取材台的上表面的一侧的外缘呈半包围式结构,围护壁2的内侧形成有一安装空间;功能安装架3,功能安装架3固定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功能安装架3与围护壁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功能安装架3的上表面形成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面31,功能安装架3的下表面形成一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面32;连接件311,连接件31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面31上的一端;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的背面与连接件3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智能摄像头5,智能摄像头5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面32上的一端;上盖6,上盖6的下表面的一端与围护壁2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盖6设置于取材台主体1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控制面板4还通过线路与智能摄像头5连接;控制面板4为一个智能控制端,内置有相应的医生在线指导程序,使得使用上述的智能取材台的医护人员通过控制面板4可与远程的专家取得联系,专家通过智能摄像头5获得的图像对使用者的病理取材进行实时指导;同时,通过操作槽11形成一个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病理取材工作的实验位置,并且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安装面32为智能摄像头5提供更好的视野,使得智能摄像头5正对操作槽11设置。
[002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操作槽11的水平面截面呈圆角矩形设置。进一步地,使得在进行病理取材的过程中,残留的样品在冲洗的过程中不会黏连在操作槽11的内壁造成难以清洗。
[002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安装面32靠近围护壁2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安装面32远离围护壁2的一端的水平高度。进一步地,换句话说,第二安装面32靠近
使用者的一端较高,第二安装面32远离使用者的一端较低,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视线环境。
[002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件311为一挠性连接管。进一步地,连接件311可为一种万向挠性管,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视角的需要对控制面板4进行适当的角度调整。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11还可采用具有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移动的连接架。
[003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控制面板4为一平板电脑。进一步地,平板电脑至少具有一用于用户进行操作的交互触摸屏、扬声器以及麦克风,从而方便使用者直接与远程的专家进行交流沟通以及接受指导。
[003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围护壁2的水平截面呈冂字形设置。进一步地,诉搜狐取材台主体1的上表面呈矩形,上盖6呈矩形体壳状结构,围护壁2至少包括:两侧板和一主板,两侧板和主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侧板分别垂直设置于主板的两侧。
[00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盖6的下表面的安装有发光装置7。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面32的倾斜设置也使得发光装置7发散出的辅助光线更容易覆盖整个操作槽11。
[00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发光装置7为:连接杆和探照灯,连接杆的上端与上盖6的下表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取材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材台主体,所述取材台的上表面的中部下凹形成一操作槽;围护壁,所述围护壁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取材台主体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围护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围护壁的下端沿所述取材台的上表面的一侧的外缘呈半包围式结构,所述围护壁的内侧形成有一安装空间;功能安装架,所述功能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功能安装架与所述围护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功能安装架的上表面形成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功能安装架的下表面形成一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面;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一端;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背面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智能摄像头,所述智能摄像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的一端;上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的一端与所述围护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取材台主体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取材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槽的水平面截面呈圆角矩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刘净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