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89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正常路基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加强筋、支撑座、固定板、连接槽和底座,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两端侧壁。本申请通过将本装置中的底座固定在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然后将支撑板放入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并使支撑板一端的固定板与连接槽卡合,将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插入支撑板的内部,通过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加强支撑板的支撑能力,从而加强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的支撑。界处的支撑。界处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建筑工程
,尤其是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点是整段公路最薄弱的部分,在运营使用过程中,此位置也较容易沉降。
[0003]现有的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段之间的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受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路基的纵横向开裂,使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路基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段之间的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受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路基的纵横向开裂,使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路基使用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正常路基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
[0006]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加强筋、支撑座、固定板、连接槽和底座,所述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两端侧壁;
[0007]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加固板、定位块、定位槽、限位槽、限位板、锁紧孔、锁紧螺栓和缓冲座,所述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座;
[0008]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侧板、滑槽、滑块、第一弹簧、连杆、连接块、顶板、支撑杆、固定座、第二弹簧、缓冲块和连接孔,所述缓冲座的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座。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卡合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侧壁均卡合连接支撑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加强筋的一端,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抵紧支撑板的侧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合连接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在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顶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卡合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缓冲座的两端侧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内部螺纹连接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限位板的内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内壁。
[0015]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在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侧板的内壁。
[0017]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侧壁。
[0018]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段之间的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受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路基的纵横向开裂,使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路基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缓冲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软土路基,2、正常路基,3、支撑板,4、支撑柱,5、加强筋,6、支撑座,7、固定板,8、连接槽,9、底座,10、加固板,11、定位块,12、定位槽,13、限位槽,14、限位板,15、锁紧孔,16、锁紧螺栓,17、缓冲座,18、连接板,19、侧板,20、滑槽,21、滑块,22、第一弹簧,23、连杆,24、连接块,25、顶板,26、支撑杆,27、固定座,28、第二弹簧,29、缓冲块,3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6]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7]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8]此外,术语“安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土路基(1)、正常路基(2)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3)、支撑柱(4)、加强筋(5)、支撑座(6)、固定板(7)、连接槽(8)和底座(9),所述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加固板(10)、定位块(11)、定位槽(12)、限位槽(13)、限位板(14)、锁紧孔(15)、锁紧螺栓(16)和缓冲座(17),所述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10),所述加固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板(10)之间设置有缓冲座(17);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18)、侧板(19)、滑槽(20)、滑块(21)、第一弹簧(22)、连杆(23)、连接块(24)、顶板(25)、支撑杆(26)、固定座(27)、第二弹簧(28)、缓冲块(29)和连接孔(30),所述缓冲座(17)的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座(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部卡合连接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均卡合连接支撑座(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6)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加强筋(5)的一端,所述加强筋(5)的另一端抵紧支撑板(3)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全功王琨朱达龙张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