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88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涉及到拉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轮箍、盖板和轮毂,所述轮箍内设有腔体,所述轮毂的圆周外壁上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轮辐,所述轮辐的中间部呈扭曲状,所述轮辐的扭曲轴线上安装有测力应变片,所述轮辐为抗疲劳型的单薄弹性片材,所述轮辐的扭曲角度为四十五度,所述腔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顶端套设在所述轮毂的底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扭曲状的轮辐在发生变形时在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方向上都会发生拉扯变形,相较于原先技术中只能发生纵向变形的问题,能够利用其扭曲弹性,达到让轮辐变形复位的作用,增加轮辐的抗疲劳程度,进而增加装置使用的耐久性。使用的耐久性。使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拉压力传感器
,具体是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轮辐式拉压力传感器与柱式、膜盒式压力传感器相比,轮辐式压力传感器精度更高、偏载更小,简单的柱式、筒式、梁式等弹性元件是根据正应力与载荷成正比的关系来测量的,它们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缺点。
[0003]轮辐式拉压力传感器由轮箍、轮毂、辐条和应变片组成。辐条成对且对称地连接轮箍和轮毂,当外力作用在轮毂上端面和轮箍下端面时,应变片进行拉压力的检测工作,而在当外力作用在轮毂上端面和轮箍下端面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当作用力作用在轮毂运动方向时会造成轮辐的纵向变形,长时间的使用会对其结构造成不可逆反的损伤,因此我们公开了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当作用力作用在轮毂运动方向时会造成轮辐的纵向变形,长时间的使用会对其结构造成不可逆反的损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包括轮箍、盖板和轮毂,所述轮箍内设有腔体,所述轮毂的圆周外壁上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轮辐,所述轮辐的中间部呈扭曲状,所述轮辐的扭曲轴线上安装有测力应变片。
[0006]拉压力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以弹性体为中介,通过力作用在帖传感器两边的电阻应片使它的阻值发生变化,再经过相应的电路转换为电的信号,从而实现后面的控制。轮辐式拉压力计应用于高低压电器、电子、五制锁、汽车配件、制笔、轻工、建筑、渔具、纺织、化工、机械、IT等行业和科研机构作拉压负荷、插拔力测试、破坏性试验等,是数字型的新一代拉压力测试仪器。
[0007]基于本申请的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轮毂能够在外界作用力下配合轮箍的连接作用力带动轮辐发生变形,扭曲状的轮辐在发生变形时在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方向上都会发生拉扯变形,相较于原先技术中只能发生纵向变形的问题,能够利用其扭曲弹性,达到让轮辐变形复位的作用,增加轮辐的抗疲劳程度,进而增加装置使用的耐久性。
[0008]优选地,所述轮辐为抗疲劳型的单薄弹性片材,所述轮辐的扭曲角度为四十五度。
[000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扭曲角度为四十五度的单薄弹性片材属性的轮辐,能够增强其变形复位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抗疲劳程度。
[0010]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顶端套设在所述轮毂的底端上。
[0011]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向管能够对轮毂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使得轮毂在检测拉压
力时避免作用力方向偏移,提高对轮辐保护作用。
[0012]优选地,所述导向管内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为弹性材质的柱状结构,所述缓冲块的顶端与所述轮毂的底端接触。
[0013]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缓冲块能够对轮毂的底端进行支撑缓冲工作,使得轮毂带动轮辐变形后,更加容易进行复位工作。
[0014]优选地,所述轮箍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安装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内设有多个柱头。
[0015]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连接片上接线头能够便于将测力应变片产生的拉压力信号输出至信号显示终端,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缆线的连接安装工作。
[0016]优选地,所述盖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的规格与所述轮毂的顶端规格相适配,所述盖板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轮箍的顶端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螺孔。
[0017]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装配口能够便于盖板套设在轮毂上,装配口能够对轮毂顶端起到导向作用,定位孔和螺孔能够便于将盖板和轮箍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便于装配检修。
[0018]优选地,所述轮毂的圆周外壁顶端套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侧壁与所述轮毂和所述装配口之间的接缝处贴合。
[001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密封环能够对轮毂和装配口之间的接缝处进行密封工作,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腔体内部,保证装置内部的清洁度。
[0020]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轮毂能够在外界作用力下配合轮箍的连接作用力带动轮辐发生变形,扭曲状的轮辐在发生变形时在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方向上都会发生拉扯变形,相较于原先技术中只能发生纵向变形的问题,能够利用其扭曲弹性,达到让轮辐变形复位的作用,增加轮辐的抗疲劳程度,进而增加装置使用的耐久性。
[002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导向管能够对轮毂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使得轮毂在检测拉压力时避免作用力方向偏移,提高对轮辐保护作用,另外缓冲块能够对轮毂的底端进行支撑缓冲工作,使得轮毂带动轮辐变形后,更加容易进行复位工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实施例中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实施例中轮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施例中轮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施例中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轮箍;2、盖板;3、轮毂;4、定位孔;5、连接片;6、接线头;7、装配口;8、密封环;9、轮辐;10、测力应变片;11、缓冲块;12、导向管;13、腔体;14、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参考图1

4所示的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包括轮箍1、盖板2和轮毂3,轮箍1、盖板2和轮毂3为高精合金材料制成,轮箍1、盖板2和轮毂3的选择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轮箍1内设有腔体13,轮毂3的圆周外壁上与腔体13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轮辐9,轮辐9的中间部呈扭曲状,轮辐9的扭曲轴线上安装有测力应变片10。通过设置轮毂3能够在外界作用力下配合轮箍1的连接作用力带动轮辐9发生变形,扭曲状的轮辐9在发生变形时在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方向上都会发生拉扯变形,相较于原先技术中只能发生纵向变形的问题,能够利用其扭曲弹性,达到让轮辐9变形复位的作用,增加轮辐9的抗疲劳程度,进而增加装置使用的耐久性。
[0031]如图1、2和3所示,轮辐9为抗疲劳型的单薄弹性片材,轮辐9的扭曲角度为四十五度,通过设置扭曲角度为四十五度的单薄弹性片材属性的轮辐9,能够增强其变形复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包括轮箍(1)、盖板(2)和轮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箍(1)内设有腔体(13),所述轮毂(3)的圆周外壁上与所述腔体(13)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轮辐(9),所述轮辐(9)的中间部呈扭曲状,所述轮辐(9)的扭曲轴线上安装有测力应变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9)为抗疲劳型的单薄弹性片材,所述轮辐(9)的扭曲角度为四十五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3)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导向管(12),所述导向管(12)的顶端套设在所述轮毂(3)的底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疲劳型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2)内设置有缓冲块(11),所述缓冲块(11)为弹性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测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