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55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背面焊接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预留板、固定栓、垫圈、卡块和固定板,所述预留板与固定栓螺纹连接,所述预留板与固定栓之间套接有垫圈,所述预留板通过卡块卡合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机壳的背部表面,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机壳的内部焊接有安装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橡胶防撞护角,防止了使用人员意外磕碰装置,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对壳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了其在运输途中受到磕碰从而损坏壳体,通过设置纳米陶瓷颗粒胶其本身为耐磨材料极大的增加了装置壳体的稳固性。为耐磨材料极大的增加了装置壳体的稳固性。为耐磨材料极大的增加了装置壳体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一般分外形为立柱式或方形盒体,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无论是在室内或是室外,对充电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风吹日晒或是意外磕碰,所以充电桩一般都需要外壳进行保护;
[0003]传统的外壳不便于快速安装,不便于防剐蹭、不便于辅助对内部安装的充电桩主进行散热,不便于缓冲保护受到撞击的壳体,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该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其便于快速安装,便于防剐蹭、便于辅助对内部安装的充电桩主进行散热,便于缓冲保护受到撞击的壳体。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背面焊接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预留板、固定栓、垫圈、卡块和固定板,所述预留板与固定栓螺纹连接,所述预留板与固定栓之间套接有垫圈,所述预留板通过卡块卡合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机壳的背部表面,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机壳的内部焊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机壳通过转轴旋转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螺钉连接有盖板。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板与机壳的外侧壁四角均套有橡胶防撞护角,且橡胶防撞护角为“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橡胶防撞护角的内壁与盖板与机壳的外壁紧密贴。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板的后方表面焊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块,且盖板通过合限位块卡合连接有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内部罩有控制面板窗。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板的后方表面镶嵌有控制面板窗,且控制面板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散热机构,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包括防尘网罩、连接块、定位栓和定位框,所述防尘网罩的上、下端分别均设有对称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为开孔式设置,所述防尘网罩通过连接块配合拧入定位栓固定在定位框的后方表面,所述盖板的后方表面为开孔式设计,且盖板的后方表面为开孔内壁与定位框的外壁紧密贴合。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板的内部前方表面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盖板通过转轴旋转贴合有机壳,且盖板内部的连接柱抵触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焊接在机壳的内部
前方表面,所述机壳与盖板的外侧壁均涂有纳米陶瓷颗粒胶。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机构焊接在机壳的内部前方表面,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上抵触块、对位孔、活动杆、套杆、下抵触块和缓冲弹簧,所述上抵触块的顶部开设有对位孔,且对位孔的内部直径大于连接柱的外壁直径,所述上抵触块的下端焊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下端安装在套杆内部,所述上抵触块通过活动杆活动连接有焊接套杆的下抵触块,所述上抵触块与下抵触块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上抵触块通过对位孔连接有连接柱。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机壳可通过固定板配合焊接卡块的预留板提高了安装者的安装速度节约了使用者的安装时间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孔配合第二通风孔对后期安装于安装框的电动桩主体起到了散热的作用,通过设置橡胶防撞护角,防止了使用人员意外磕碰装置,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对壳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了其在运输途中受到磕碰从而损坏壳体,通过设置遮光罩对安装于户外的本装置后期安装的控制显示屏起到了遮光的效果,通过设置盖板的前方开孔内部安装防尘网罩便于了在大量空气进入装置辅助散热的同时对灰尘起到了隔离的效果,通过设置纳米陶瓷颗粒胶对盖板与机壳起到了防刮擦的效果,通过设置纳米陶瓷颗粒胶其本身为耐磨材料极大的增加了装置壳体的稳固性,当壳体的盖板受到撞击时,通过设置连接柱将冲击力传递与上抵触块,随后上抵触块的冲击力将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通过设置活动杆与套杆对缓冲弹簧起到了限制形变方向的效果,通过设置本机构缓冲冲击,进一步提高了机壳与盖板的坚固程度,使得装置不易破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机构的零件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辅助散热机构的零件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缓冲机构的零件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中安装块的零件示意图。
[0017]其中:1、机壳;2、固定机构;201、预留板;202、固定栓;203、垫圈;204、卡块;205、固定板;3、第一通风孔;4、安装框;5、第二通风孔;6、转轴;7、安装块;8、盖板;9、橡胶防撞护角;10、限位块;11、遮光罩;12、控制面板窗;13、辅助散热机构;1301、防尘网罩;1302、连接块;1303、定位栓;1304、定位框;14、连接柱;15、缓冲机构;1501、上抵触块;1502、对位孔;1503、活动杆;1504、套杆;1505、下抵触块;1506、缓冲弹簧;16、纳米陶瓷颗粒胶;17、反光警示贴;18、钢化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9]根据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背面焊接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预留板201、固定栓202、垫圈203、卡块204和固定板205,所述预留板201与固定栓202螺纹连接,所述预留板201与固定栓202之间套接有垫圈203,所述预留板201通过卡块204卡合连接有固定板205,所述固定板205焊接在机壳1
的背部表面,所述机壳1的两侧内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风孔3,所述机壳1的内部焊接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5,所述机壳1通过转轴6旋转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螺钉连接有盖板8,通过设置机壳1背部焊接有固定板205,同时通过机壳1可通过固定板205配合焊接卡块204的预留板201提高了安装者的安装速度节约了使用者的安装时间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孔3配合第二通风孔5对后期安装于安装框4的电动桩主体起到了散热的作用。
[0020]所述盖板8与机壳1的外侧壁四角均套有橡胶防撞护角9,且橡胶防撞护角9为“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橡胶防撞护角9的内壁与盖板8与机壳1的外壁紧密贴,通过设置橡胶防撞护角9,防止了使用人员意外磕碰装置,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对壳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了其在运输途中受到磕碰从而损坏壳体。
[0021]所述盖板8的后方表面焊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背面焊接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预留板(201)、固定栓(202)、垫圈(203)、卡块(204)和固定板(205),所述预留板(201)与固定栓(202)螺纹连接,所述预留板(201)与固定栓(202)之间套接有垫圈(203),所述预留板(201)通过卡块(204)卡合连接有固定板(205),所述固定板(205)焊接在机壳(1)的背部表面,所述机壳(1)的两侧内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风孔(3),所述机壳(1)的内部焊接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5),所述机壳(1)通过转轴(6)旋转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螺钉连接有盖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与机壳(1)的外侧壁四角均套有橡胶防撞护角(9),且橡胶防撞护角(9)为“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橡胶防撞护角(9)的内壁与盖板(8)与机壳(1)的外壁紧密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后方表面焊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块(10),且盖板(8)通过合限位块(10)卡合连接有遮光罩(11),所述遮光罩(11)的内部罩有控制面板窗(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损坏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后方表面镶嵌有控制面板窗(12),且控制面板窗(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散热机构(13),所述辅助散热机构(13)包括防尘网罩(1301)、连接块(1302)、定位栓(1303)和定位框(130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素梅李成坤刘少婵李承乾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陆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