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湘瑞专利>正文

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28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包括外包装袋、支撑软管、四角暗扣、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所述外包装袋内为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支撑软管,所述外包装袋四角设置有径向贯穿外包装袋的四角暗扣,所述外包装袋上设置有与密闭容腔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轻巧透气,可以与水冷装置连接,亲肤贴在人体,制冷效果适宜,适合室外长时间佩戴。间佩戴。间佩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包,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气候的变化,现在的夏季越来越炎热,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空调,但空调只设置在室内,到了室外就只有炎热难耐之感了。而且随着空调越来越多的被使用,空调压缩机使用的氟利昂逸出后,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使紫外线增加,另外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加重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越高,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0003]通常的降温水循环热交换包常设有若干个蓄冷剂包,里面装着高分子蓄冷剂,体积大、重量大。在用到人体降温时,长时间背着这样较重的热交换包给人以负重的感觉,不轻便。而且夏季人们穿着简便,这样大的热交换包容易现形,不美观。另一方面,装有蓄冷剂的热交换包蓄冷效果明显,长时间贴身佩戴时,容易给人体造成局部过冷,甚至冻伤。
[0004]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亟需开发一款轻巧且制冷效果适宜的热交换包以满足人体在室外降温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轻巧便携、降温吸潮的作用于人体上的降温水冷循环热交换包。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包括外包装袋、支撑软管、四角暗扣、进水管和出水管;
[0008]其中,所述外包装袋内为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设有支撑软管,所述外包装袋四角设置有径向贯穿外包装袋的四角暗扣,所述外包装袋上设置有与密闭容腔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外包装袋中设置有至少2根支撑软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软管为横向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软管与外包装袋通过热熔粘连。
[0012]作为优选,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包还包括透气网面,所述透气网面通过四角暗扣固定在所述外包装袋的亲肤侧。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包还包括吸潮海绵,所述吸潮海绵设置在所述透气网面和所述外包装袋之间。
[0014]作为优选,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包还包括气凝胶隔热膜,所述气凝胶隔热膜设置在外包装袋的背肤侧。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外包装袋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
[0016]作为优选,所述外包装袋的四边和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均采用热压密封。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一、本技术的水循环热交换包内降温组件为低温水,冷水经过制冷后泵入热
交换包内,在炎热的夏季能很好的起到隔绝外部高温的作用;支撑软管通过与外包装袋热熔粘连,可以支撑外包装袋不至于装入大量冷水后造成鼓包,同时还可以使得热交换包内可以储存大量的冷水,延长制冷的时间,更好的与人体实现热交换的同时,减低泵的工作频率,高效省电;
[0019]二、本技术在热交换包贴身内侧设置透气网面,使得佩戴者佩戴时不仅感觉凉爽,同时舒适透气;
[0020]三、本技术在热交换包贴身内侧还设置了吸湿海绵,有效的吸收低温潮气,有效避免佩戴者得风湿等疾病;
[0021]四、本技术在热交换包背肤侧设置了气凝胶隔热膜,是一种3mm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膜,用于与外界热空气隔绝,在高温环境的空气中不会被30~40 多度的空气带走冷水中的温度,从而冷水温度只会给人体做热交换,更好的延长热天给人体降温时长。
[0022]五、本技术结构简单,轻巧透气,可以与水冷装置连接,亲肤贴在人体,制冷效果适宜,适合室外长时间佩戴。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实施例1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正面图;
[0026]图2为实施例1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反面图;
[0027]图3为实施例1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截面图;
[0028]图4为实施例2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正面图;
[0029]图5为实施例2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反面图;
[0030]图6为实施例3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正面图;
[0031]图7为实施例4中水循环热交换包的截面图;
[0032]其中,1,外包装袋;11,表层;12底层;2,支撑软管;3,四角暗扣; 4,出水管;5,进水管;6,密闭空腔;7,透气网面;8,吸湿海绵;9,气凝胶隔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细节。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循环热交换包,包括外包装袋1、支撑软管 2、四角暗扣3、进水管5和出水管4。所述外包装袋1内为密闭空腔8,所述密闭空腔8内设有支撑软管2,所述外包装袋1四角设置有径向贯穿外包装袋的四角暗扣3,所述外包装袋1上设置有与密闭容腔相通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 4。所述外包装袋1的四边和所述进水管5、出水管4均采用热压密封。
[0036]外包装袋1包括由表层11和底层12,两者四周粘合形成有密闭容腔8。并在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留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插入进水管5和出水管4,外包装袋1上设置有与密闭容腔8相通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为避免蓄水海绵2因注入大量的水而鼓包,密闭容腔内设有支撑软管2,该支撑软管设置有至少2根,采用横向设置。支撑软管通过与外包装袋热熔粘连,可以支撑外包装袋不至于装入大量冷水后造成鼓包,同时还可以使得热交换包内可以储存大量的冷水,延长制冷的时间,更好的与人体实现热交换的同时,减低泵的工作频率,高效省电。
[0037]为了方便把热交换包固定到特制的衣物或者背带上,外包装袋1的四角设置有径向贯穿外包装袋1的四角暗扣3。外包装袋1的表层11和底层1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TPU材质,软管包括但不限于采用PVC、PPSU或PP材质,热熔时两者容易发生粘连固定。
[0038]实施例2
[0039]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

2和图4

5所示,水循环热交换包的进水管5 和出水管4设置在所述外包装袋1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进水管5和出水管 4设置在上下两侧的水循环热交换包适用于穿戴在背部降温,通常背部可以有但不仅限于三个串联的如图1和图2所示热交换包;进水管5和出水管4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水循环热交换包适用于穿戴在腹部降温,通常腹部包括且不限于一个如图4和图5所示热交换包。
[0040]实施例3
[0041]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水循环热交换包还包括透气网面7,所述透气网面7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装袋(1)、支撑软管(2)、四角暗扣(3)、进水管(5)和出水管(4);其中,所述外包装袋(1)内为密闭空腔(6),所述密闭空腔(6)内设有支撑软管(2),所述外包装袋(1)四角设置有径向贯穿外包装袋的四角暗扣(3),所述外包装袋(1)上设置有与密闭容腔相通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袋(1)中设置有至少2根支撑软管(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软管(2)为横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软管(2)与外包装袋(1)通过热熔粘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循环热交换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湘瑞
申请(专利权)人:罗湘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